海外特稿:一个精心策划的谋杀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李孟苏)

海外特稿:一个精心策划的谋杀0

被害者事先知道自己要被杀死

两个男孩之间的谋杀事件发生在去年6月29日傍晚。那天,两个通过互联网聊天室结识的男孩在一家商场碰面,他们各怀心事。

时年15岁的马克之前从来没有任何不轨和犯罪记录。他出身中产阶级家庭,和父母住在曼彻斯特附近的乡村,生活平淡,让他极其厌倦。2002年父母为了帮助他学习给他买了台电脑。无所事事的时候,马克就上各个聊天室闲逛,2003年2月他在聊天室认识约翰,两人开始频频联系。

几乎在同时,马克在聊天室里认识了一位神秘的女特工,和她通信几个月后,马克彻底变了。他相信自己成了英国情报机构的雇员,代号47695。马克渴望冒险,加入情报组织,意味着新生活开始了。女特工向马克下达了谋杀密令,要他杀掉自己的朋友约翰。

约翰很聪明,他的中产阶级父母对他期望很高,希望他能上大学。但约翰却感到很孤独、苦闷,他没有同龄朋友,父亲也是继父。马克出现后,他不仅视马克为年长的朋友,更把他幻想成性伙伴。

6月29日下午,马克与约翰在曼彻斯特附近一个镇中心购物中心见面时,马克漫不经心地说,他“捡到了一把刀子”。他从一个自动取款机里取了10英镑现金,让约翰挑一件合适的家伙,约翰挑了一把6英寸长的刀,两人共同付了款。

这都是神秘女特工事先传达给马克的行动计划。约翰心里也很清楚,再过一会儿马克就会杀了他一一因为他自己就是安排和组织这次行动的幕后人士。

通过法庭上出示的审讯记录,马克对警察说,此时他觉得很难受,头晕目眩。“我的脑子中出现了幻觉,幻觉出现得越来越频繁。我有了一种感觉,我必须杀掉某个出现在我幻觉里的人。当时,我和约翰坐在一起……我想告诉他我当时的感觉。”他明确地告诉了约翰,这一天他“也许会做什么事”。

约翰当然知道“什么事”是什么事,两人走进一片树林,马克对他的朋友说,他必须杀了他。

根据审讯记录,马克说:“你得让我这么做。”在一个多小时之内,他数次拿着刀逼近约翰。约翰在想什么?在等着瞧好朋友怎么杀了自己?

他们返回最初碰面的地方,进了一家麦当劳,一人买了一杯可乐,然后拐进一条小胡同,走到一块空地。已经是晚上20点了,但天色还很亮。根据后来约翰在医院的口供,他说:“马克说我是他最好的朋友,然后把刀捅了进来。我说‘别,住手’。他把刀捅了进来,我开始大喊。他说,‘冷静,别让人发现我们。’”

事后,马克对警方说:“我已经失去了控制。我已经感觉不到我就是我了。我把刀抵住他的肚子,用力捅了进去。刀子进自己事件去后,血流了出来。我抱住他,我真的不愿伤害他。接着我又一次拿刀子捅了他。”

尽管知道自己已经犯下了罪行,马克还是报了警。几分钟后,赶到现场的警察发现约翰躺在地上,伤得很严重。他的肾和肝被刺伤,在医院抢救一星期才脱离危险。

起初,两个男孩一口咬定约翰是被一个突然蹿出来的陌生人刺伤的。警察根据他们描述的袭击者相貌细节,发出了追捕令。警方调看现场中央监视系统拍下的录像带时,发现案发期间除了两个男孩,根本没有旁人出现在现场。于是,警方开始怀疑这两个男孩,真相一步步被揭开。

被害者自己编织的谋杀圈套

警察惊奇地发现,正是约翰自己设计、安排了一切,一步步诱导自己最好的朋友走进了这个谋杀圈套。

约翰对网络有一种天分,他就利用这种天分在网上实现自己的各种奇思怪想,放纵性格中野性的一面。

认识马克之初,约翰在网上说自己是个少女,接着给马克介绍了一个年轻女人,说她是个间谍,其顶头上司是名42岁的女情报官员,叫珍妮特·多宾森。几次聊天下来,马克就真诚地以为军情五处使用了洗脑技术,消除了他的记忆。

这时,两个男孩在现实生活中已经见过面。约翰的父母认为聊天室是民间传说中邪恶森林的现代版本,潜伏着各种危险的角色,所以经常提醒儿子不要透露自家的地址和电话号码。得知儿子结识了马克,他们很警惕,上门拜会马克的父母,看到这孩子的家庭情况良好,这才放了心。同样,马克的父母见了约翰一家人,也确定孩子和对方交往不会有危险。

父母对孩子的内心往往并不了解。在虚拟世界,约翰越来越依恋马克。他的依恋表现得异乎寻常一一他给自己编造了6个不同的身份来蛊惑马克,有男有女,同时在网上和马克交往。几个月下来,马克就被网络聊天迷得神魂颠倒,尤其和“女间谍多宾森”投机。

很自然地,大家在交谈中增加了性内容。马克和约翰都在电脑上安装了摄像头,不止一次会有某个角色劝说马克在摄像头前自慰。但对青春期的男孩而言,性并不是惟一的诱惑。

马克和约翰的关系越来越火热。一天,约翰说,他活不了几周了。此时“多宾森”开始暗示马克,说有一桩阴谋涉及到女王的御玺、情报部门、世界上最昂贵的珠宝、大西洋底的安全地带。“多宾森”还告诉马克,他必须杀死他的朋友以保护国家财产,任务完成后他可以去伦敦,女王、首相、情报部门负责人将接见他。这一听就是假话,但马克已经被“多宾森”灌了迷魂药,丧失了判断力。当约翰再一次假扮“多宾森”和马克谈论杀人时,马克也不置可否。他就这样被约翰一步步牵着鼻子走,直到谋杀对象变成约翰自己。

“我觉得这一切太傻了。我只是好奇。但我们越聊越投机……一切就变成真的了。”马克对警察说。“她说,我已经被发展成英国情报机构的成员,代号47695……看上去太真实了。”

2003年6月28日,马克登录聊天室,和“多宾森”谈起了他们的行动方案。

马克:他会死在镇子中心吗??

约翰以“多宾森”的口气写道:是的!

半小时后,两人继续对话。

约翰:你能拿刀捅一个人吗?

马克:我真的没想过这个问题。

约翰:仔细考虑,拜托。

马克:好吧,嗯……好在我看过很多电影。

约翰:10分钟后再回来。好好想想。

“多宾森”许诺事成之后,给马克性和金钱上的报酬。他们之间最后的交谈是:

马克:你想让我把他带到购物中心,然后在购物中心杀了他?

约翰:对。

“多宾森”告诉马克,如果听到“6969”的暗号,就放弃计划。

第二天,马克将计划付诸于行动。把刀子捅进约翰的肚子里时,他说:“哥们儿,我爱你。”

“成长过程的一个阶段”

案发后,警方搜查了两个男孩的电脑。最初,探员们被那些约翰虚拟出来的角色所迷惑,拘捕了一个年轻女子,因为她的邮件记录显示她曾经登陆过一些涉及谋杀阴谋的网站。但是深入调查后,警察发现有人盗用了她的邮件地址。

警方的情报专家萨莉·霍格从两个男孩的电脑中查到58000条聊天对话,她分析这些对话,以找出谁是“多宾森”。她发现,每一个角色和马克联系时,只要说“maybe”(也许)都会把单词拼错,写成“mybye”。由此,她产生了怀疑。警察从这个线索人手,发现了约翰的秘密。在事实面前,警察们都不相信一个13岁的男孩能够深思熟虑地制定谋杀计划,他假扮各种角色,竟只为了寻找自杀的代理人。

审理案件的法院工作人员也说此案前所未闻,离奇荒诞。法官说,这种情节似乎只有犯罪小说作家绞尽脑汁才想得出来,13岁的孩子编造假身份、假人际关系、有条不紊地布置谋杀步骤,令人震惊。

5月28日,法庭上,穿着浅色格子衬衫、打着领带的约翰哭了。他的罪名是唆使谋杀和妨碍司法公正。他成为英国以唆使他人谋杀自己被定罪的第一人。

两个少年的父母都列席旁听了审判。约翰的辩护律师说,约翰在家里和学校都和他人相处困难,他的性取向现在还没有诊断出来,但他潜意识里向往和陌生的同龄人亲昵。

同一天,内政部部长谈到了互联网上的儿童保护问题,他说父母必须了解孩子在网络世界的情况。

约翰原本希望长大后成为有资格出席高等法庭的律师,百战百胜,舌战群雄,现在他很可能实现不了这个理想了。从法庭回到家,约翰只说了他“很好”,就不再开口,也不解释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切。这一系列的事件,他说,或许是“我成长过程的一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