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茉莉花开》的发行困境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孟静)
电影《茉莉花开》剧照
6月5日开幕的上海电影节的重头戏是章子怡主演的《茉莉花开》,作为导演,侯咏应该高兴才对,但他却对记者说:“我特不愿意提电影节的事。”他想谈论的是自己的片子为什么在一种无序的状态下混乱着。《十面埋伏》的投资人张伟平说,他5月初去日本碰见了侯咏,他正为《茉莉花开》无人接招儿发行而急得团团转。这部片子用了姜文、章子怡、陈冲,都是重量级的腕儿,听说拍得也不错,可就是没人敢接,4家投资商谁也不愿意再拿宣传费,怕钱扔出去打了水漂儿。《茉莉花开》在大学生电影节上得到了好评,张艺谋看过这部电影后说:“《茉莉花开》是今年最有商业性的艺术片,《十面埋伏》是最有艺术性的商业片,这两部电影是今年最好的。”既然有这样的评价,为什么投资方却如此没有信心呢?投资方之一世纪英雄公司表示,既然已经先期投入了,不可能不着急,但当记者采访他们时,负责发行的吴总却表示:“片子没有下一步计划,不宜接受采访。”
导演侯咏
多方扯皮
这正是侯咏所指的混乱:影片的发行和宣传至今没有说法,片子一直搁置,没有上映计划。“我只关心电影什么时候能上映,不用太具体的时间,今年或者明年,只要能放就行。”可这些情况并没有人通知他,去上海电影节参展他也是从报纸上才得知消息。《茉莉花开》从筹备到拍竣都异常顺利,它是由苏童的小说《妇女生活》改编的,侯咏十年前就有投拍的打算,去年他只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就谈妥了投资。因为一直是张艺谋的摄影师,又拍过章子怡的第一部戏《我的父亲母亲》,所以他很轻易地邀请到了章子怡,影片的其他主角姜文、陈冲、陆毅、刘烨都是国内的一线演员,却在拍这部戏期间都没有轧过其他戏。“也许是前面太顺利,现在的状况是一种补偿。”侯咏叹息道。
《茉莉花开》由四家公司共同投资,侯咏告诉记者:“万基文化负责国际市场,世纪英雄负责国内市场,是主要投资方,另外两家北大华亿和金英马是陪绑的。”万基文化传播公司的制作总监蔡尚君也向记者证实:“这部片子一共投资2000多万元,我们占最大部分。”世纪英雄公司电影制作部的刘小姐却是另一种说法:“四家的投资差不多,责权利没有分得特别清楚,谁能找到发行额度最高的发行商,谁就分得多。”华谊兄弟广告公司副总经理刘星雨说:“这种几家联合投资的模式目前是最流行的,比如我们的《天下无贼》,还有另两个投资方太合影视和香港寰亚,国内广告和宣传由我们承担,寰亚负责香港地区发行。你的项目有其他公司看好,他们就会要求加入。”这种方式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风险共担,世纪英雄公司的刘小姐表示,在每部戏上他们只投资几百万,这样就可以其他资金做别的戏,即使这部戏赔了也不害怕。
但对于影片的前景来说,侯咏认为这不是一个好模式,首先它就导致了互相推诿。以《茉莉花开》为例,万基文化和世纪英雄都是制作单位,没有发行能力,他们需要把片子卖给发行商,有个保底数,超过这个保底卖的价格越高,自己得到的分成就越多。因此他们并不关心电影被排到了哪些院线,大概在何时上映,以及媒体如何报道。真正关心这些情况的是买版权的发行商,但他们没有参与制作过程,对影片并不了解,经常也感到无从下手。
参加上海电影节是世纪英雄公司选送的,国际A级电影节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凡是参加过同类电影节的片子不能在另一个电影节参赛。刘星雨告诉记者,各类电影节上得奖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毕竟只有少量名额,但这种电影节是一个片商的聚会,怎样把自己的片子推销出去才更重要。片子得奖当然会对票房有很大帮助,但真正帮助的是那种艺术片。像冯小刚的电影,华谊兄弟最多把它送去参展,而不会参赛,因为他们很明白不可能得奖,也只有羡慕的份。冯小刚的电影市场主要在国内,尤其是北方地区,这也是特例。对其他电影就不一样,蔡尚君就认为,北美和日本市场对《茉莉花开》非常重要,海外发行收入很可能要超过国内的票房,这也是万基文化投资最大,却拿到的是海外版权的原因。上海国际电影节名为国际,它真正影响的还是国内片商,世纪英雄希望通过参赛打开国内市场,影片的其他投资方却因为它不能再参加国外电影节,失去了国外卖片的大好机会而生闷气。
多方投资的矛盾由此产生,刘星雨承认这种目前最通用模式有利有弊,前期签约时清晰责权利就非常重要,像华谊兄弟公司有自己的发行和广告分公司,不存在制作和发行的链条断裂,但在海外市场上他们还是要依靠外力合作。
为大片让路
侯咏长期从事幕后工作,并没有和投资商打过交道,他笑言自己第一次试了才知道这里面水有多深,他所不能理解的片子定不下放映日期其实也可以用商业规律解释。刘星雨介绍说,一年中电影最好的黄金档在年底,以《手机》为例,它是安排在去年的12月18日首映,那天是周四,首映完就是周末,紧跟着一个圣诞节,而后又是元旦,很多片商一听《手机》抢占了这个最好档期,都纷纷避开了。惟有《无间道3》和它硬碰硬,仅相隔一周,结果对双方票房都有损伤。差一点的亚黄金档期在暑期和“五一”、“十一”黄金周,像今年的7月,《十面埋伏》和周星驰的《功夫》都要上映,“十一”有《无极》,年底则是《天下无贼》,其他影片只有让路,这也是《茉莉花开》为什么迟迟不能定下放映时期的原因。和它同样遭遇的还有顾长卫的《孔雀》,只有对外宣称片子好就不怕放。长期搁置投资方当然会有损失,刘星雨承认这点,不过她也认为,一部电影的上映时间有多方面因素影响,导演、主演的档期,越是大牌就越难安排。
有趣的是,很多电影虽然迟迟不放,却并不甘心冷藏,纷纷选择大学生电影节展映,先试探一下观众反应,《茉莉花开》就举行了一个女性专场,并发放了调查问卷。这种小范围放映究竟有多大效果呢?侯咏犹豫着说,虽然反响不错,但电影节的观众大多是女大学生,据说陆毅一出场,引起满场尖叫。这不是他所愿意看到的,这部电影也不是为低龄女性准备的。 侯咏感叹说,好莱坞电影的前期拍摄费用和后期发行宣传费用大约是一比一,如果是艺术片,没有用太多大牌明星,能够省下片酬的话,后期发行费还要增加。可中国目前发行费只占总投资额的1/10左右。刘星雨举了《手机》的例子,这部电影用的都是本土明星,制作费只花了1600万元,发行费用是数百万元,算是一般比例。电影受很多不确定因素影响,具体情况不一样,如果是《十面埋伏》,在发行上的投入肯定要大一些。现在的《天下无贼》,为了争取南方和东南亚市场,用了刘德华和刘若英,再加上特技费用,制作费提高到3000多万元,发行费用就难以估算了。
蔡尚君说,《茉莉花开》中的大腕如章子怡、姜文都收了比较合理的价钱,但这个合理价格也占去了2000多万的大部分,以至于记者问,为什么章子怡一人分饰三角时,侯咏说,“为了省钱”。事后他对记者表示这句话是开玩笑,但据说为了请大明星,其他工作人员的费用都进行了压缩。对于影片的整个流程没有规划和无序操作,正是侯咏和中国电影面临的问题,他不认同电影人常持的“市场残酷说”,“美国每年有85亿美元票房,中国只有8亿人民币,相差100倍”是他们的口头禅,侯咏说:“市场并不残酷,是太多的人只知道怨局面,更主要的是说残酷的那些人的责任,他们还是小农意识,不敢去开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