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赌客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小宝)

阅读:赌客0

华人青年张约翰移民美国后就读麻省理工学院(MIT)电机系,他的毕业论文讨论的是赌博问题,他向数学系的教授请教,被教授婉拒。多年以后,张约翰指挥一支MIT21点团队——清一色的麻省理工毕业生——出没于美国各大赌场,专赌21点(black jack),无往不胜所向披靡,在这个团队因内讧而瓦解之前,赢下2000多万美元。台北大学法学院毕业的戴子郎,原来是证券公司的总经理,1990年台湾股灾,股指从14000点跌到3000点,戴子郎的生意和5000万台币的身家都赔了进去。从此他成了一名赌家,14年来遍游世界,靠赌理赢钱,虽然现在是各知名赌场的“拒绝客户”,但他已经从赌场搬走了200万美元。张约翰和戴子郎是赌界传奇中为数不多的华人,现在这张名单里又多了一位:神秘的四川人博智(笔名)。

博智赢到的钱应该比不过张约翰和戴子郎,他的名气渐大不是因为他赢过多少钱,而是他写了一本实实在在的书:《打败庄家——赌场制胜完全攻略》(德宏民族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根据介绍,博智本科主修无线电,对计算机原理十分熟悉,研究生的专业是程控交换,他熟知程序设计,精通数学博弈理论,上世纪90年代初赴俄罗斯留学,获数学博士学位。留学期间,他以赌客的热情和数学家的冷静研究赌规,终于发现赌场的漏洞,多次实战屡屡奏凯,1999年起被莫斯科的多家赌场列入禁入者黑名单。

和其他的赌客著作相比,《打败庄家》是一部严肃、严谨的学问书。它没有故弄玄虚的不经之谈,直截了当地用数学来破解赌规——它的另一个书名就叫《赌场里的数学》。作者说,他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大多数赌场赌戏的规则设计已经很少漏洞,惟独21点有重大缺陷,换句话说,21点存在着赌客的赢率大于50%的可能。他感叹,中国虽然有悠久的赌博历史,但国人赌博靠的是经验,而西方赌客靠的是理论,重经验轻理论使中国人的赌技普遍不高,进赌场撞运为先,“赌场不怕你的运气好,赌场只怕你懂科学”。“古人发明了原始的骰子却没有发现概率,现代人发现了概率,却还是有那么多人在赌场用与概率无关的方法与赌场对博,赌场真‘走运’。”

赌博是小道,甚至是邪道,但要让相信运气的赌徒变成相信数学的赌客,可以引出很多颇有谈趣的问题,比如国民性问题。

旅美历史学家孙隆基,20年前以一本《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名噪海内外,专论中国人的国民性格和文化文法,可惜这本书在内地一直没有正式出版,近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获作者授权出版了此书。作者的另一本论文集《历史学家的经线——历史心理文集》([美]孙隆基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也同时问世。

孙隆基对心理学很有偏爱,知人论世经常从心理分析落笔,他自负地说:“笔者可以保证的一点是:这本文集中每篇文章的角度皆独具一格,都是在中国的思想和学术界少见的。”文集中最后一篇《缺乏“性”与“暴力”:非美国式人格》,拿中国人的国民性与美国人的国民性比较,很有意思。

二次大战以后,美国军方拨了一点没用完的经费给高校学者,开设“当代文化研究”,专门考察各国的国民性,着眼点是各国国民的“文化与人格”,《非美国式人格》从那时候开说,介绍几十年来美国研究者对中国人的一些看法。

美国人自己特别强调两性的性征在心理和人格方面“全面盛开,充分明朗”,爷们就是爷们,娘们就是娘们。在美国人眼里,中国虽然是个传统的男权社会,但男性的心理发育不全,过分与妈妈认同,没有经历确立自己男性性别的心理成长期。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国的男孩子在心理成长方面根本没过“弑父娶母”(Oedipal)这一关。“在这个阶段上,男孩是完全与妈妈认同,根本没有想到自己是‘男人’而必须和爸爸抢女人。”没过这一关,中国男人的心理后遗症就一直特别幼稚,特别脆弱。

美国人看来,中国男性性格上最缺乏的就是“性”与“暴力”,很少确认自己雄性攻击者的地位。反映在文化上,中国传说中的浪漫公子都是细皮嫩肉优柔寡断的书生,现在的社会风气还在欣赏文弱的博士。但放到美国粗人那里,这些角色根本就是男性垃圾。美国人的英雄从来就不是知识分子,而是运动员。在美国,一般男人都不敢去沾文化艺术的圈子,他们会觉得这个行当太娘娘腔。像沈宏非这样,没事老给三联写稿子,落在美国人眼里,他十有八九是个基佬,别看他长了一脸胡子。

上一篇: 意料之外的刺激
下一篇: 观察(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