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291)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三联生活周刊)

观察(291)0

人们悼念里根  

会见戈尔巴乔夫  

“最伟大沟通者”里根走了

美国前总统里根6月5日在家中去世。和里根生活了50多年的妻子南希·里根当天发表声明说:“我的家人和我本人向世界宣布,罗纳德·里根总统在身患老年痴呆症10年之后以93岁高龄辞世,我们感谢所有人的祈祷。”

据美联社报道,里根遗体将首先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锡米山谷的总统图书馆被安放两天,然后运往华盛顿国会山庄。为里根举行的国葬将在国家大教堂举行,预计各国政要和里根生前好友将出席葬礼。葬礼结束后,遗体将运回加州,正式安葬在以他名字命名的总统图书馆内。

当天,白宫和美国不少地方都为这位美国历史上最长寿的总统降半旗致哀。正在进行主场比赛的纽约扬基棒球队停止了比赛,赛场上播放起关于里根的新闻。另一个吸引摄影记者的地方是好莱坞的名人大道,许多人在刻着里根的名字地方摆放了纪念品。这两处的纪念反映着这个前总统的与众不同。1932年,刚毕业的大学生里根开始从事体育节目播音员的工作,几年后他又成为好莱坞的一个明星。这或许造就了里根的一个特点一一擅长交流。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在里根去世当天专题的标题就是“最伟大的沟通者走了”。

里根最后一次公开正式同民众沟通应该是1994年。当年11月,里根写信对外公布他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近期获知我和数百万美国人一样,将受老年痴呆症折磨。得到这个消息后,南希和我必须做出决定:我们应该保留这一隐私,还是将之公布于众?……现在,我们觉得很有必要把它和你们共享。通过打开心扉,我们希望这样能引起人们对老年痴呆症的更多关注。可能会让人们更好地了解那些备受病症煎熬的家庭和个人。

《时代》周刊说,里根是美国现代政治的未解之谜,连那些对他最熟悉、距他最近的人说起他来也是一脸的迷惑,但有一点:里根最喜欢做的事是写信。去年9月,从里根5000多封亲笔信中精选出来的《里根的书信生活》正式出版。这些信涉及他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2001年,南希·里根也曾把丈夫几十年来写给她的书信结集出版,一本缠绵悱恻的《我爱你,罗尼》被誉为美国各年龄阶段夫妇必读的爱情读本。

《里根的书信生活》中最令人吃惊的是他1951年写给老朋友耶尔莉的一封信。那时耶尔莉刚刚离婚,她对里根说她将放弃一切男人。里根写信说,这样做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他解释了她的生活中拥有一个男人的重要性,接着又解释了爱情与性的重要性:“产生的欲望是美好的东西,男人和女人之间的身体关系是伴侣关系的最高形式。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把这些话说给我女儿听。我希望她能明白,她和她爱的男人之间没有什么东西是错的,是淫秽的,性欲本身是正常的,是健康的。”

当然,还有许多信件事关政治。1981年里根遇刺,在复原期间,他坐在白宫的日光室里,给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写了长达四页的一封信,呼吁用他们都拥有的人性来缓和两个国家的紧张关系。信写得非常诚恳,情真意切,但有点空想色彩。当他把信给几名高级助手看时,助手们都反对将这样的信寄出去,他们说,美国总统从未写过发出这种呼吁的信。最后,他让国务卿再写封信,将两封信都寄出去。在信中,里根否认了美国的帝国主义企图,并希望勃列日涅夫考虑一下平民百姓的福祉:“这个世界上的人,尽管种族不同,但仍有许多共性的东西。他们希望拥有决定自己命运的尊严,他们希望凭自己的劳动为生,希望在和平的环境养儿育女,不伤害任何人,也不让自己受伤害,政府是为他们的利益而存在。”据说,看了这封信后,勃列日涅夫立即意识到,他面对的是一位不同风格的美国总统。

不过,里根最终并未能同勃列日涅夫进行历史性会面。里根伟大的沟通技巧体现在了他的第二任期。自从1985年里根在日内瓦与当时的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首次会晤后,两人举行了3次首脑会谈和会晤,并于1987年12月签署了彻底销毁和禁止两国中程导弹条约,大大化解了核大战的危机,缓解了一度激化的冷战形势。1987年6月,里根在柏林墙前发表经典演说:“如果你寻求和平,如果你为苏联和东欧寻求繁荣,如果你寻求自由化,请来到这扇大门前……打开这扇门……推倒这堵墙。”

英国保守党领袖迈克尔·霍华德在得知里根去世的消息后说,里根是“我们时代的巨人,他与撒切尔夫人为西方世界赢得了冷战”。“英国,还有全世界许多其他地方的人,都欠着他永久的恩情,愿他安息!” (本栏目图片均由美联社提供)

观察(291)1

讲话者为伊拉克临时总统  

伊拉克临时政府成立

伊拉克临管会现任轮值主席加齐·亚瓦尔6月1日被提名为伊临时政府总统。临时政府随后宣告成立,由美英临时占领当局任命的伊临管会随即宣布提前解散。这个临时政府将于6月30日接管权力后开始执政,直到明年年初举行大选。

分析人士指出,这个临时政府事实上是各方妥协的产物,兼顾了各民族和宗教派别的利益:掌控实权的政府总理阿拉维是什叶派领导人,象征国家元首的总统则由逊尼派成员亚瓦尔出任,库尔德人也在新政府中获得了一名副总统、一名副总理和若干名内阁部长的实权。 尽管总统的权力非常有限,但其象征性导致了围绕总统提名,美国政府、联合国伊拉克问题特使卜拉希米和伊拉克临管会成员之间展开了一番不见硝烟的明争暗斗。

美国政府官员和卜拉希米都倾向于伊前外长帕沙希出任临时政府总统,但是大部分临管会成员则支持和阿拉伯国家关系密切的部族领导人亚瓦尔。由于双方僵持不下,导致临时政府名单迟迟无法公布。美国担心坚持对帕沙希的提名可能将和许多临管会成员翻脸,对权力移交的顺利进行不利,不得不最终做出让步。当天上午,有关各方终于达成“君子协议”。临管会成员取消对帕沙希总统提名的反对,几分钟后,这位前外长随即宣布由于“个人原因”拒绝接受提名,亚瓦尔顺理成章地获得了总统提名。

“这是一个具有崇高荣誉的职务,应该由得到大部分民众支持的人来担任,”帕沙希在位于曼苏尔区的家中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由于我被描述成得到美国的支特,所以和其他人比起来就显得不那么爱国。”

中情局局长突然辞职

美国总统布什6月3日上午在启程访问欧洲前宣布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中情局局长特尼特因“个人原因”提出辞职。经历多次难关屹然不倒的CIA局长出人意料地辞职,在美国朝野引起轩然大波。虽然白宫和特尼特本人都宣称是由于“个人原因”而辞职,但关于特尼特成为布什“替罪羊”的说法仍然在美国不胫而走,因为参加总统连任竞选的布什可以很容易地将伊拉克武器情报失误问题归因于他。一名中情局官员告诉美联社,特尼特早在去年就萌生退意,但他却坚持留了下来,因为他非常希望能在任期内抓住本·拉登。然而现在看来,近期内实现这一愿望的可能并不大。特尼特本人在发布会上解释说,他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特尼特还赞扬了妻子对自己工作的支持,并表达了对所有中情局员工家属的敬意。

观察(291)2

观察(291)3

曼德拉正式宣布退休

即将迎来86岁生日的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6月1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向公众宣布,从现在起将大大减少在公开场合露面的机会,留出更多时间陪伴家人并完成自传的写作。1999年从南非总统的职位上退下来以后,曼德拉曾多次表示自己要减少公开露面的机会,但作为一个享有国际威望的政治家,他从来就没能真正实现“隐居”的愿望。不过曼德拉说:“这次是真的。”曼德拉这次公开声明宣布自己“退休”,一方面是年龄、健康等原因,他在2001年便被诊断患有早期前列腺癌,虽经治疗恢复了健康,但最近行动都要借助手杖和别人的搀扶,听力也大大下降。另一方面则是曼德拉感到自己的许多工作尚未完成,应邀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会影响像写自传这样的工作。

观察(291)4

美私人航天器进行太空首航

美国“有鳞合成物公司”(Scaled Composites)6月2日宣布,该公司制造的私人航天器计划6月21日升空。这将是人类历史上进行的首次私人航天器太空航行。

按计划,一架运载飞机将从加利福尼亚州莫哈韦沙漠起飞,把“太空船一号”航天器带到1.5万米高空后发射。“太空船一号”将以3马赫(相当于音速的3倍)的速度飞出大气层,在外太空飞行几分钟后返回地球。“太空船一号”由“有鳞合成物公司”负责人伯特·鲁坦设计,并得到与比尔·盖茨一起创立微软公司的亿万富翁保罗·艾伦资助。鲁坦说,研制私人航天器是为了降低航天飞行成本,让太空旅行走近普通人。 (本栏撰文:金浙)

(本栏目图片均由美联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