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亚洲珠宝,国际大盗的取款机

作者:王鸿谅

(文 / 王鸿谅)

报道:亚洲珠宝,国际大盗的取款机0

警方缴获的被盗钻石  

报道:亚洲珠宝,国际大盗的取款机1

犯罪嫌疑人被押出宾馆  

地点是上海世贸商城北侧一楼的展厅,时间是5月13日,第四届上海国际珠宝展开展的第一天。价值69万美元的成品钻石不翼而飞,据当事人惊恐的描述,失窃不过在短短几分钟内,“再回头,装钻石的背包就不见了”。

这名女职员对钻石的最后记忆,是下午4点半以后,她开始清理展台,将全部钻石展品小心翼翼地收拢打包,放到一个深色的背包里,接着准备收摊。因为按惯例,展馆将在下午5点清场,从下午4点半开始,就不再接纳参观者入场,剩下的时间留给各参展商收拾自家展品准备离场。四五个外籍客人在这时候来到她的柜台,其中一个中等体态的男子说异域口音很重的英语,将她叫到一旁索要名片,双方的交流很简短,之后这群外国人离开。等她再转过身去,柜台里装成品钻石的背包就不见了。

这样简单的过程描述相比失窃钻石高达69万美元的总价值,同样令人惊讶——没有任何暴力手段,没有任何高科技工具的介入。按照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长孔宪明的说法,只是最为常见的“群体盗窃作案时‘声东击西’的手法”,在此案正式告破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孔宪明如此描述,“一群人锁定目标后分工,或者佯装看珠宝,或者借口索要名片与工作人员攀谈,把柜台围住后,隔断周围其他人的视线,伺机作案。”作案者的并不高明还在于留下了诸多可追寻的线索:展馆的现场监控录像里,一群外国人多次在失窃展台出现的场景被记录下来,其中一名女子也因为头发呈特殊深红色特征被展馆许多工作人员记住。上海警方在此次破案中的一个重要信息来源,是与香港警方的协作——去年5月31日,在香港本土举办珠宝钟表展期间,曾有南美籍人员伺机作案。香港警方制作的南美籍涉案人员的相关资料被传真至上海专案组,与现场录像及当事人回忆等诸多信息比对后,5月14日与17日,上海警方两度发布协查令,到5月18日上午10时,全部涉嫌人员落网。整个案件的侦破只用了5天,69万美元的钻石被全部追回。

随此案告破逐渐显现出来的另一个令人惊讶的信息,却是涉案的盗窃群体多达25人,分别来自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墨西哥、哥斯达黎加、智利、秘鲁等五个国家。上海市达华宾馆的工作人员为记者提供了对这个群体部分成员更为细致的描述。5月17日下午7点多,当警方拿着一个A开头的名字来查询某哥伦比亚籍男子是否有住宿记录时,服务员迅速回忆起来,因为这个人和同伴一起在下午5点刚刚续交了一天的房费。服务员给警方调出了两份护照资料,无意中透过酒吧窗口看到两名男子坐在餐厅临街的位置,服务员和大堂经理分别过去仔细查看一次,确认两人的长相和警方提供的照片是否一致——照片比较模糊,是展馆的远距离监控图像。两人似乎意识到了什么,顾不得就要上桌的饭菜就起身离开,在宾馆外来回转了几圈,再绕经宾馆大门返回房间。

警方的守株待兔也迅速有了结果。不久后,另一名外籍男子在大堂出现,随后回房的两人要求退房,服务人员细心注意到一个细节,退房过程中,105房发现一块客人遗忘的手表,但两人表示手表坏了不要了,等到服务员拿过来,却看了看又迅速塞进旅行包。三人没有叫车,拿着大大小小四五件的行李步行离开。警方在这时候采取了行动,将他们拦住带回宾馆。在被警方拦截的过程中,墨西哥籍男子曾两度试图丢弃一个深色的挎包。在房间中经过清点,该挎包中装的是正是失窃的全部钻石,“每颗都不大,但特别多”。据警方统计,全部钻石多为0.01~0.15克拉(CTS),多达11万余粒。而警方在这三人身上,没有发现任何武器。

从这样的描述中,虽然很难建立起一个类似好莱坞影片中珠宝大盗全副武装、身手不凡的形象,但这个“5月初分别从马来西亚和我国香港特区等地入境”的跨国盗窃群体,还是以其成员构成的复杂性和庞大的数目备受关注。负责侦破此案的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总队长郭建新,对这个群体的描述似乎过于简单,“这样的群体作案,暂时很难区分他们谁是主犯谁是从犯,只能说他们是彼此之间有着联系。知道对方做哪一行,看准目标后就彼此联络聚集起来。”破案过程中,上海警方自述,“从香港警方获得的相关资料看”,这一群体似乎有不同一般的密切联系。

作为亚洲规模最为盛大的珠宝展经常的主办地之一,香港特区警方对珠宝展上的盗窃案有更为深刻的感受,2004年3月2日开展的香港国际珠宝展,开展第一天,香港警方就拘捕了7名涉嫌“游荡”的外籍男子。而事实上,这个有1300多个展商参加的亚洲珠宝盛会,共发案12宗,涉及金额420万美元。而香港另一个被称为“亚洲规模最大的”珠宝钟表展同样连年失窃,2003年那一届展出,“每天都有盗窃案,失窃珠宝3000万港币以上”。

在香港警方的分析中,香港的大规模珠宝展频频失窃,有多方面原因,其中最主要的,首先是参展商缺乏防范意识,“对待装满珠宝的包和对待一个旧文件包的态度差不多”,也吝惜自己添置更安全的保险设备。第二是相对于美国、欧洲等地大部分的珠宝展只针对业内人士开放,香港的珠宝展上数千名零散买家只需经过简单的手续就被允许入场。交易商们对携带的珠宝急于出手,在防范不够的状况下,往往就为大盗们提供可乘之机。警方细心归结大盗们的作案手法之后发现,与其他商品的失窃相比,区别只在于珠宝的价值更昂贵,并非手法的独特。

相比较香港,上海国际珠宝展的规模显然要小许多,虽然这个被主办方誉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最成熟”的珠宝贸易展览会,汇集了来自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但在刑侦总队总队长郭建新的描述中,“从侦破时的调查来看,这个展览的规模并不是特别顶级,实质上是一个珠宝的展销会”。他对于这个跨国团体为什么会选择上海作案的解释,似乎也同样简单,“他们手头有世界各地珠宝展的信息,能够从哪里入境就选择到哪里作案”。但此次盗窃,传递出的另一个信息是上海作为中国大陆最主要珠宝消费城市之一,逐年规模扩大的珠宝展已经为国际大盗们所关注。郭建新透露,“他们并非单一作案,还涉及多起案件”,但除了在发布会上透露的另一起珠宝抢夺事件之外,郭拒绝透露更为详细的信息。

据达华宾馆服务员的回忆,在两个携带珠宝的外籍大盗退房之际,他最后询问到的信息,是他们接下来要去虹桥机场赶飞机去北京。根据在网络上可以轻易查询到的信息,5月25日,北京将同样举办一个规模盛大的珠宝展。

亚洲人的珠宝消费

在欧美很多国家,只要知道一个人的住址,就可以大概了解其收入地位,而目前在中国,人们要显示身份地位,只能通过汽车、穿着、手表、珠宝来体现

《远东经济论坛》在描述现代亚洲人的特征时指出:“他们知道的欧洲名牌比他们的任何一个欧洲朋友都多。”在这股名牌“东渐”的风潮中,珠宝、手表等越来越多的欧美奢侈品将其主要市场转移到亚洲。而在亚洲这一群体中,中国市场潜在的巨大珠宝消费,又成为商家日益关注的重点。

一直在中国有着良好销售业绩的Cartier(卡地亚)中国公关代表邓慧莹女士在分析中国人的消费特点时指出,“中国人对于奢侈品的追求与地域经济和传统文化有关”。在欧美很多国家,“只要知道一个人的住址,就可以大概了解其收入地位”,而目前在中国,“人们要显示身份地位,只能通过汽车、穿着、手表、珠宝来体现”。邓所观察到的另一种差异,是“西方人喜欢在股票方面投资,东方人则对于不动产、珠宝、手表感兴趣”。

中国宝玉石协会秘书长孙凤民勾勒出的中国珠宝业发展状况,似乎更能证明这一消费趋势。“近20年的时间,中国的珠宝首饰业从产值1个亿发展到近1000亿元,从业人员从2万人发展到200万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铂金消费国,年销售铂金量达140~150万盎司”,孙风民说,“中国是亚洲最大的钻石市场之一,年消费钻石达11亿美元;中国还是世界上第四大黄金消费国,年黄金首饰需求达到200吨左右;同时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石和翡翠消费市场。可以说,中国珠宝消费已经在国际上占据重要地位,中国市场的走向将直接影响国际市场的动向和价格。”

在中国的珠宝消费中,中国宝玉石协会副秘书长王永庆认为,“上海以及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国内最大、最前卫的消费市场”,“上海的人均GDP已接近5000美元,这正是进入珠宝首饰消费的标志”。王永庆提供的数据是,“上海的珠宝首饰产销量占全国的10%以上,钻石年消费额约为50亿元,约占全国钻石消费额的1/3,上海女性拥有钻饰的比例超过16%”。上海还是珠宝首饰业世界组织、国际办事处最集中的地方,世界黄金协会、国际铂金协会、DTC钻石推广中心都在这里建立了分支机构,传递着国际珠宝业的最新趋势。王永庆预测:“珠宝首饰将会成为房子、车子之后上海人的第三大消费热点。”珠宝专家、华东理工大学宝石研究所的郭守国教授也指出:“在美国、日本,一个女人从年轻到老,她的珠宝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而在中国,很多人还是一件首饰戴终身。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将逐步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作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上海无疑会首先进入珠宝消费发展期。”

报道:亚洲珠宝,国际大盗的取款机2

西方人喜欢在股票方面投资,东方人则对于不动产、珠宝、手表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