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道:北京动物园搬迁的公益、商业之争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程义峰)
70年代初,大熊猫在北京动物园安家
北京动物园
在北京市发改委召开的小型论证会之前,北京市政协委员陈瑞钧今年递交了“建议北京动物园搬迁”的提案。作为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大兴区委办公室主任郭宝东也提交了一份《将北京动物园搬迁到大兴与北京野生动物园重组的建议》。据刘农林介绍,这样的提议实际已经有三四年了,但因为一直在小范围的内部进行,所以不为人所知。
郭宝东在建议书中表示,近两年在北京及全国各地发生的“非典”和禽流感事件,令人重新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北京动物园在西直门一带,动物与人口高度密集,所产生的水污染、排泄物污染,有可能会引发人畜间的交又感染,对公共卫生构成威胁。将动物园搬出闹市,可消除这一隐患。刘农林介绍说,这只是一个“牵强的借口”而已。因为在去年“非典”期间,全国100多家动物园6万多名员工,因为管理严格,并无一例感染发生。在动物园存在的200多年历史上,还没有发生过一起发源于动物园的公共卫生事件。如果大兴方面的理由成立,那北京市的医院岂不是都要搬出城区?
除公共卫生方面的考虑,“主搬派”还有三大理由:第一,该园地处闹市之中,基本格局形成于50多年前,园区缺乏系统规划,科研区、展示区和后勤区混在一起,发展空间和规模已经受到限制。第二,由于现有动物园面积有限、动物增多等原因,动物福利状况亟待改善。在商业人口密集区内,人工圈养的野生动物要比在野外自然条件下散养的野生动物寿命短,主要原因在于,生存空间过于狭小,影响其生长发育。在这种环境下繁育的野生动物,其种群会产生退化。第三,动物园客流量大,给交通造成负担,北京动物园所在的西直门外路段既是北京的交通枢纽,也是北京有名的拥堵路段。动物园搬迁后,通过对该地区的重新规划,打通南北通道,将极大改善其整体环境和交通状况。
刘农林称这些理由都站不住脚。他反驳说:“发展规模是城市规划的事,动物福利与搬不搬也没有因果联系。就我所知,对北京动物园搬迁最感兴趣的,一是急需地皮的开发商,二是地方县区。像大兴野生动物园现在有2亿元银行贷款还不了,今年其职工已经连续3个月开不出工资,很显然,如果北京动物园搬到大兴,他们的日子就会好过得多。”
对动物园历史有研究的学者莽萍认为,如果动物园搬迁是经过有关部门调研后的深思熟虑之举,就应该大胆地搬。目前全国各大城市动物园迁址的非常多,新址大都选在距市区较近、植被和自然条件好的区域,动物生活环境得到了一定条件的改善。“像猴类动物,很容易感染人的疾病,而且传播速度快,对空间有一定要求。再如大象,我们应该承认人类不能摹拟出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应该让其进入活动范围更广的野生动物园。”而刘农林说:“我记得沈阳动物园搬迁后,我们在当地曾经引以为傲的鹤类繁殖研究基本做不下去了,因为主事的人变成了私人老板,他不可能在科研上大量投入。动物的福利如何并不能直接跟搬迁挂起钩来。”刘农林介绍说,在中国一些城市动物园的搬迁过程中,大部分对搬迁必要性的论证和变迁地点的选择过程中,都只进行了小范围的意见征集和讨论,大多数都处于保密状态,公众参与的机会很少。
搬迁的传闻已经传了数月之久,北京动物园方面似乎没有受到多大影响,目前仍在进行环境绿化改造和动物笼舍的改建、丰容等工作。
北京市园林局有关人士认为,如果动物园确需易地建设,其选址条件需要在宏观研究全市动物园的设置数量、类型、布局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确北京动物园的定性、定位及其功能侧重、服务范围等后,再根据城市总体发展来确定新址。
动物园的搬迁屡见不鲜。图为2004年2月10日,西安动物园的首批动物开始向新建的秦岭野生动物园搬迁
数易其址的哈尔滨动物园搬迁
据中国动物园协会介绍,在中国,动物园的搬迁屡见不鲜:昆明、西安、石家庄、太原、沈阳、呼和浩特、佳木斯、长沙、上海、成都、宁波、哈尔滨、常州、西宁、银川、北京……国内二十多个城市已先后对动物园进行搬迁或酝酿搬迁。其中哈尔滨市动物园搬迁工程历经5年时间,数易其址,最终选址在哈尔滨辖区下的阿城市,目前新动物园正在筹建中。哈市动物园搬迁过程反反复复,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建章教授为首的专家们慎之又慎的态度令人赞赏。
据介绍,今年67岁的马建章是东北林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野生动物学科带头人。作为权威的野生动物学家,马院士曾多次被邀请参与全国各地野生动物园的选址论证。
哈尔滨动物园迁址之争由来已久。由于近年来城市建设迅猛发展,哈尔滨动物园的规模和所处位置已不利于动物园自身的生存发展。1999年,哈市政府首次提出动物园搬迁的设想。2000年初,马建章等专家通过在区位、环境、人文和投资等各方面综合比较论证,首选天恒山风景旅游区为动物园新址。天恒山以其优美独特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其他诸多优势,得到社会各界及有关专家的认可,但当时由于位于天恒山出口的向阳山火葬场暂时无法搬迁,这一最佳方案只好忍痛放弃。
2000年12月,哈市有关部门曾将动物园正式定址松北新区,但这里地势低洼属于湿地,缺山无林,人造山林、土方回填量大,邻近滨洲铁路线,噪音干扰严重,又不利于防洪。2001年5月,在以马建章牵头的专家团的强烈建议下,松北新区被否定。哈尔滨市有关部门随即表示,哈尔滨动物园新址将在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之后予以确定,将充分尊重科学家和广大市民的意见。
马建章院士表示,建野生动物园须建设单位提供规划设计方案和论证可行性报告等,购买动物还得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才能实施,有关部门在没有获得必要的审批的情况下就盲目地开工建设,将导致国有资产白白流失,带来无穷后患,实为不妥之举。
2002年6月,马建章等专家组成员同意把新址拟定在距哈市出城口38公里处的鸽子洞,并当场建议为避免公路噪音,要将园址沿垂直公路方向往内迁移。尽管在选址论证意见书上签了字,马建章心里仍不踏实。2003年3月,在动物园新址开工前,他悄悄赶往施工现场踏查,结果发现施工现场已不是当初论证签字时的鸽子洞原址,而是顺着公路又向前推移,距城区的实际路程已超过50公里。这意味着哈市市民游览动物园将要承受高昂的费用和浪费大量时间。更严重的是,马院士还发现了附近存在强烈的噪音源,将对动物的生存构成威胁。
马建章随即联合在哈尔滨的10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就哈尔滨动物园迁址的始末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咨询意见。科学家们一致认为动物园迁址远离城区50公里之遥的鸽子洞地区是不适宜的,一致再次强调将动物园新址定在距离城区仅3公里的天恒山自然风景区。而此时,影响选择天恒山的最大障碍已被扫除——2003年2月,哈尔滨市政府决定将向阳山火葬场搬出天恒山,计划在天恒山地区建设以旅游为主的大型生态园。于是,马建章和其他科学家决定弃鸽子洞而选天恒山。
有人议论,马建章这么大的科学家居然出尔反尔。对此,马院士坦然说:“作为一名科学家,要有科学良知,要说真话。我所想的,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是野生动物的生存命运。至于有人说我‘自己否定自己’,我根本不在乎。”
马建章说,解决动物园搬迁的最好办法就是把选择权交给广大市民,公开召开听证会,让各方百姓作决定。
动物园:从娱乐到公益
收集动物以娱乐是动物园最初的动机,公元前2000年埃及法老就有自己的动物收藏,甚至为此专派远征队四处捕捉。世界上第一座有规模的动物园是亚历山大大帝设立的。动物园有一个额外的作用是那些王公们没有设计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通过在这个动物园观察研究写下了《动物志》一书,书中描述了300多种脊椎动物,这大概算得上是世界第一本关于动物的百科全书。亚里士多德的一时好奇之作,给动物园的后来发展附加了一项重要功能。
13世纪,动物收藏在欧洲开始成为时尚,虽然许多动物园的动物被用于科学研究,但直到18世纪,动物依然是上流贵族们的玩物。几乎所有的欧洲国王都有自己的动物园,动物笼舍遍及皇家的领地。
法国大革命中,人民争取各种政治权利,其中就有参观动物园的权利。共和国成立后,法国各地的动物被集中起来,安置在巴黎的一个植物园里。英国公众也是从那时开始被允许参观皇家动物园。随着科学进步时期的到来,动物园有了一个新名称——Zoology Park一一研究动物的公园,这是现代动物园最早的概念。而在历史上被看作第一座现代动物园的是1828年在伦敦摄政公园建立的摄政动物园,因为它的宗旨是“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研究这些动物,以便更好地了解它们在野外的相关物种”。该宗旨非常清晰地明确了与过去动物展示以娱乐的区别。这个动物园成了当时其他地区动物园的典范,动物按分类来排序,园中保留有绿地和休闲地,去动物园被市民视为“一件惬意的事”,在歌唱这件“惬意的事”的流行歌里,动物园被简称为Zoo。到了1874年,在《牛津英语词典》中Zoo被正式使用。
动物园的另一条线索在18世纪的美洲展开,因为商业动机开始渗透到动物搜集中,商人把搜集来的动物到处展览以获利。大量的欧洲移民到美洲后有一种活跃的商业活动,商人穿越城镇沿途展示贩卖新奇物件,其中就有动物表演展示。这种展示在欧洲也曾流行,到了美洲很快遍及各地。当一个地方的人口多起来,城市有了一定规模时,流动展示的动物园就定居下来。而后,动物园的商业利益加大了动物量需求,激发了到其他大陆抓捕大型动物这一时髦项目,这些探险的猎人把打死的动物制成标本卖给博物馆,把活的动物卖给动物园、马戏团。大的博物馆也派出远征队去各地搜集动物,其中最著名的远征探险家是后来当了总统的泰德·罗斯福,他的儿子也都是有名的探险家猎手,据说他们是最早到中国猎杀大熊猫的外国人。
1861年起,在纽约的第五大道和六十四街附近出现了一个动物收藏地,开始时这里的动物大多是私人收藏者或巡回表演团遗弃的,现在已经发展成中央野生动物公园。纽约动物园带动美国芝加哥动物园、费城动物园等现代动物园的建立。费城动物园1872年建立,和以往动物园不同的是,它的设计有规划,动物笼合是永久性建筑,有专业饲养员,之后它又率先建立了专门用于动物园研究的科学实验室。到1999年,美国已经有23家动物园,并被视为公园系统必不可少的内容。
但是早期的动物园被称为“厕所时代”,当时认为保持清洁对动物非常重要,这也是与过去动物园无视动物生命的区别,为了便于冲洗和打扫,动物的笼舍只有瓷砖和水泥,没有“家具”,无处藏身,动物的生活面貌完全不能体现,即使像黑猩猩这种过家族生活的动物也是被单独关养。随着动物园对动物的研究和动物、环境保护观念的普及,现在这一切都在纠正之中,尽量以动物在自然界的生活模式为指导,并以此向公众介绍动物的知识和地球的环境。公众教育已经成为现代动物园最重要的功能,加上它的研究功能,动物园一步步脱离了原来作为商业、娱乐的机构。尤其是国际动物保护组织以及环境保护组织的干预和介入,使动物园越来越呈现其公众教育和动物研究与保护的社会公益的功能。
在游客们对动物了解交流的同时,更应该引导游客对环境与动物的保护意识
给动物园的飞禽注射禽流感疫苗,对飞禽、对游客都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北京动物园史
北京动物园的历史与世界其他城市的动物园起源略有不同。它的前身是1906年清朝光绪三十二年设立的清农工商部农事实验场。试验场在原乐善园、“三贝子花园”和广善寺、惠安寺的旧址上所建。试验场占地约71公顷,除一些精美的建筑物外,还设有试验室、农器室、肥料室、蚕室、农夫住宅等。对五大宗作物进行试验,分别为谷麦试验、蚕桑试验、蔬菜试验、果木试验、花卉试验。动物园只是面积仅占1.5公顷的一个附设项目,名“万牲园”,在现在北京动物园的东南角。最初展览的动物是南洋大臣兼两江总督的端方自德国购回的部分禽兽及全国各地抚督送献清朝政府的动物。
清朝灭亡后,农事试验场衰败,并屡易其名。抗日战争时期,仅有的一头大象因饥饿而死,动物园内的狮、豹又被日军全部毒死。40年代末,园内只剩下13只猴子和一只老鸸鹋。
1949年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接管它,当时已经更名为“北平市农林实验所”。但是它已不具备农林实验的条件,经整修,于同年9月1日定名为“西郊公园”。1950年3月1日,西郊公园正式开放。毛泽东、朱德、任弼时在战争年代骑过的马“菊花青”、“大红骡”、“铁青马”送给动物园饲养展览。1955年4月1日,西郊公园正式改名为“北京动物园”。
1952年,建北京展览馆的时候,占去公园东部土地11公顷。1953年后,从国外交换的动物及国内搜集动物骤增,为预防动物疾病,需要将新引进的动物隔离检疫,将西郊打石厂(白石桥路南口)改建为西郊公园动物饲养场。1958年9月,征用长河北土地21公顷。1965年,建首都体育馆时,占去园西部土地约4公顷。1966年因筹建首都体育馆,占用在园外的饲养场,经北京市规划局及有关单位批准,又在十三陵地区征地2.3公顷筹建饲养场。
50年代初,动物园聘请了北京农业大学兽医专修科的教师任兽医顾问,后又聘请留美兽医博士黄逢坤任顾问。1951年后,又有北京大学、北京农业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分配的大学生来园对野生动物的饲料、饲养管理作科学试验。1956年园内成立科学研究工作组,以珍贵动物大熊猫、金丝猴、黑天鹅、丹顶鹤等动物的繁殖为重点研究课题。
60年代初,科研工作开始初见成果,“国宝”大熊猫于1955年在园内首展,并于1963年本交繁殖成功。华南虎、金丝猴、小熊猫、白熊、阿拉伯狒狒、黑犀牛等珍贵动物也繁殖成功。
1973年,动物园曾派出一个小组历时4年远赴非洲搜集动物,搜集到长颈鹿、非洲象、斑马、角马、毛耳长角羚、非洲鸵鸟、格氏瞪羚、汤氏瞪羚、象龟、绿狒、大羚羊、土豚等157种1000多只动物。
1975年在园西南建成新兽医院,建筑面积2073平方米。新建冷库、饲料室、检疫场。1988年在原科技组基础上,建立北京动物园科研所,从事野生动物的饲养、人工繁殖研究。北京动物园在大熊猫繁殖、医疗上已经创下了五个世界第一。它从1955年开始饲养展出大熊猫,现在展出的已达15只,其中14只都是在北京动物园出生长大的。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动物园都在做进一步符合科普符合保护环境的改进。所谓“动物兽舍丰富度”是一种重要项目,通过建造符合动物生活的环境为动物的正常行为表现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火烈鸟兽合改造是北京动物园西南区改造的重要项目之一。在原址新翻建的火烈鸟馆合面积八百多平方米,采用钢结构,三面用玻璃围合,一边采用弹性竖向钢丝围护网,无论是观赏还是摄影都无任何遮挡。为了能更好地再现火烈鸟原生态湿地景观,根据火烈鸟生性喜欢与泥巴为伍的习惯,运来了粘性红泥,在火烈鸟饲养区垒起多个圆柱形土堆,帮助火烈鸟建立“爱巢”。同时种植了旱伞草、凤尾竹、肾蕨、草兰等20种212株喜阴耐湿极具观赏性的植物,再现湿地景观。
而英国爱丁堡动物园的改进方式被当作另一种科普方式,它不追求动物种类的齐全,而是倡导研究展示本地动物,而放弃了大象这种动物的展示,代之以一些图片和影视来解说大象的习性和环境,并以此呈现之所以不在动物园展示大象的理由,在更深层次上进行动物科普教育。
增加兽合丰富度改善动物生活,或爱丁堡动物园的方式都是为了有助于增进游客对动物的了解,同时鼓励和引导游客对环境与动物的保护意识。
要实现科普教育的功能,动物园设置在城市是有交通上的必要的,华盛顿动物园就设在城市的地铁站上,纽约中央公园的动物园也是在市中心交通便利的地方,动物园集中的科研力量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