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看西看:美国版“爱是不能忘记的”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作者:娜斯

(文 / 娜斯)

东看西看:美国版“爱是不能忘记的”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0

编剧查理·考夫曼在好莱坞很走红,却是剑走偏锋那类,都是有些神神叨叨的故事,比如《身为约翰·马尔克维奇》是想象钻到演员马尔克维奇的脑袋里,用他的眼睛看世界。《剧本改编》是讲考夫曼自己怎么搅尽脑汁改编《兰花贼》一书,实在想不出按正常路数改编的办法只好把自己的创作过程给编了进去。他的鬼机灵很受欢迎,从梅丽尔·斯特里普到金·凯瑞都争演他的剧本,凯特·温斯莱特甚至说,有幸接到考夫曼的剧本,第一个念头是把他镶在镜框里挂在墙上。温斯莱特虽然演过《泰坦尼克号》,但是之后放着大众明星不当,挑选的都不是特别主流的电影,是个比较酷的美女。她也是考夫曼剧本的女主角的合适人选。

轮到温斯莱特出演的,是今春推出的《无暇心灵的永恒阳光》,演员阵容不光有温斯莱特,而且男主角是金·凯瑞,配角也都有些名头。导演是从法国来美的迈克尔·康瑞,以拍比约克的超现实风格的MTV成名。

搞笑出身的明星能转型演正剧而仍然屹立不倒的,能想起来的只有一个汤姆·汉克斯。金·凯瑞想步其后尘可是还没见那么成功。在《无暇心灵的永恒阳光》里他又是收起笑脸大扮苦脸,不但扮苦脸根本就是一内向木讷畏畏缩缩的曼哈顿小职员。——考夫曼的男主人公都是内向敏感的大男孩一类,不是“猛男”也不是“阳光之子”。而温斯莱特则是头发忽而绿,忽而蓝,忽而红,外向活跃我行我素的女孩。这样的女孩很容易成为内向男孩心灵中的一道阳光。不过这女人的情绪和心也像她的头发一样善变,不满意了就扬长而去,而且居然还到一家公司做了删除记忆手术,做了这种手术就把他们的一段情彻底抹去,真是“斩断情丝”了。金·凯瑞演的乔尔为了摆脱对她的思念,也去那家公司申请做同样的手术。这手术是用电脑技术寻找出他脑中所有跟她有关的记忆,一一删除。可是,手术过程中,电脑工程师玩忽职守,跟女朋友胡闹,乔尔这一夜可惨了,脑中的对她的记忆终于不能完全除去。也许这最终是件好事?因为她又遇到了他,似曾相识,前生今世,“爱,是不能忘记的”?“往事并不如烟”?

考夫曼剧情总有些刁钻古怪,跟一般思路不一样,属于一种“概念电影”,但是又编得比较好玩,所以显得很聪明同时又很天真。《无暇心灵的永恒阳光》(Eternal unshine of Spotless Mind),这样的句子肯定不是今人写出来的,的确,它引自前人的诗句。可是整个影片的色调都是黑乎乎的,多数是暗夜里记忆的一份挣扎,因为对情感的不合。不过最后的结局应该说是一道阳光终于透入。

美国电影对“失忆”主题情有独钟,经常从这种构思引发出一些故事来。比如前阵情人节一部约会电影是讲一个女孩出事故后丧失短期记忆能力,所以一个男孩约会她,每次都得从头再来,因为她记不住他是谁。有评家认为好莱坞一再涉及失忆题材,是因为美国人的集体潜意识中就有一种“历史失忆”,因为是在一片新大陆开创新国家,历史短暂,而且移民心理是忘记过去,从新开始。所以,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美国人相信忘记过去,重新发明自己。不但如此,美国人也相信可以帮助其他人这么做,比如对德国日本的重建,以及对伊拉克的行为。但是欧洲亚洲的历史毕竟跟美国完全不一样,历史记忆的沉淀不是能轻易抹去的,向前看也罢,重新发明自己也好,我们过去的经验注定要在我们未来的关系中发生影响。

当然,《无暇心灵的永恒阳光》完全讲的是个人情感问题,并不是要说政治的事儿。从个人情感的角度,它对于记忆最终是一种肯定。也正是因为肯定,男女主人公终于没有把对方彻底忘记。他们在冬天的雪夜冰河上仰卧观星,他们一觉醒来发现置身银白世界,他们在火车上相遇,他们在一个寒冷的早上漫游归来……是真是幻?是第一次还是第二次?这要你看到最后才能分辨。

东看西看:美国版“爱是不能忘记的”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1

东看西看:美国版“爱是不能忘记的”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2

东看西看:美国版“爱是不能忘记的”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3

电影《无暇心灵的永恒阳光》海报及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