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左右之间

作者:钟和晏

(文 / 钟和晏)

在左右之间0

一左一右,左右间两位合伙人费斌和王晖  

5年间,6间院

摄影师陈准第一次到左右间咖啡馆是在去年岁末,那是一家杂志为拍摄一组周迅的时装照选择的地方——那时的左右间还没有完全装饰完毕,单薄的周迅在寒冷的房间里瑟瑟地更换着一套套华服。让陈准印象深刻的是院子里那个不锈钢镜面的方块建筑体,一条条金鱼在洗手间的玻璃天顶游来游去;由简单低价的材料和出其不意的想法完成一个不造作的舒适环境,这是这位国内时尚界最出色的摄影师之一对左右间的评价。

今年35岁的建筑师王晖是左右间的创造者,他听到过的另一条更加热情的评语来自北大的潘文石教授——“这里是我梦想的精神家园”,这位知名的“熊猫教授”甚至作出了将他的博士生答辩会放到那里进行的决定。

王晖当初一直以为潘文石的赞美是为了让他高兴,到了今天,他也开始为自己用很少的钱完成的左右间设计感到掩饰不住的得意:“设计从来就不只是和钱有关,穷人同样可以享受设计。当然,你必须做出来,让人看到,不能仅仅靠语言去描述。”

对于王晖和他的左右间合伙人费斌来说,这个让人看到的过程是漫长的。五六年前,出于对大多数酒吧过分的材料装饰和幽暗环境的反感,相识已久的王晖和费斌自然而然地想着要弄个自己的地方,让自己喜欢多呆着。这件被他们称为“咱们的事”在两人每次见面时都会被提起,往往一晃又半年,不过王晖倒觉得那是一种好状态:“咖啡本身是让人慢下来的,开咖啡馆跟做快餐不一样,不是非常理性的判断,赶着去做不一定好。”

从一开始,两位年轻的合伙人就打定主意要找个人迹稀少而又闲散的地方。2003年的后海已经过于热闹了,他们最后找到了圆明园东门北六间院一个破败的小院,3间共100平方米的平房像一把薄薄的刀片切割着300多平方米的前后院,他们用了年租6万元的价格把它租了下来。

左或右,多或少

在左右之间1

左图:由“书砖”堆砌成的吧台提供了室内最鲜明的视觉效果

在左右之间2

在左右间,时间有时是一种凝固的存在  

在左右之间3

置身洗手间,抬头望天,金鱼游弋  

和陈准一样,几乎所有第一次来到左右间的人都会对外面院子里那个亮闪闪的立方体印象深刻。这一面积仅为15平方米的小建筑表面被镜面不锈钢所覆盖,内部容纳了厨房和洗手间两个功能区,放置着几对餐桌椅的顶部平台构成了极好的露天餐厅,除了绿叶婆娑,一旁还有水池

里金鱼游弋。到了今年9月上海双年展时,一个一模一样的立方体会作为王晖的参展作品出现在展馆外的广场上。

因为金鱼池正位于洗手间的顶部,置身于那个小洗手间的感觉也就变得非同寻常了——头顶水波荡漾,晴朗的日子里阳光穿透了水池,不断变幻出美妙的光纹,脚下是悬空的玻璃地板,四周被12毫米厚的廉价胶合板垂直拼合出的淡黄色木壁所包围。身居其中,是感到新奇、不安

还是宁静、快乐?要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它所提供的独特体验并不容易。

尽管如此,王晖喜欢用“客观”一词来总结自己惯常的设计方法,用“下手轻一些”来描述自己对左右间的设计处理。因为希望简单,咖啡馆的内部空间选择了纯白色,头顶是裸露木梁的自然本色。

在王晖看来,白色的材料能将空间结构描述得更加真实,一旦把房间内对视觉有所干扰的一切都变成白色之后,空间的体量就如同凝固的冰块一样被呈现出来。同样为了减弱对空间的影响,室内摆的都是三角形的镜面小桌,纤细的桌腿接近冬天湖面上荷叶枯枝的感觉,支撑着冰

片般的桌面漂浮在这个小而浅的空间里。

咖啡馆的3间房间是被宽窄不一的门洞相互贯通起来的,和后院相连的6个小高窗如今落地之后变成6个玻璃,为了和门外的6棵树形成一种对应关系,每扇玻璃门的设计都有所不同。

由“书砖”堆砌成的吧台提供了室内最鲜明的视觉效果,在那里,各种语言、各个时代的书籍被混杂着摞在一起。事实上,在找到“左右间”这三个字之前,王晖和费斌先为他们的咖啡馆赋予了MIMA(Mix+Max)这个英文名字,意味着最大限度的混合。

“左右间,‘间’既是一处场所又是一种状态,一种似是而非在左和右之间犹疑的状态。设计过程从一开始就好像做一道难解的数学题一样,需要通过你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我做设计的过程其实是非常痛苦,每天都是在无数左一点或者右一点、多一点或者少一点中作出决定。”

疏离与控制

在左右间的白昼,除了变化着的自然光线外没有太多的东西提醒你时间的存在。只有到了晚上,一个投影的钟盘会在白墙上浮现出来。“我希望在左右间里,时间的感觉跟城市里的其他环境是有所疏离和差异的,可能比星巴克更慢。”咖啡馆吧台旁还有一个意大利设计的镀铬吧凳,凳面就是一个表盘,因为没有秒针,时间似乎是静止的。

在左右间,这种对城市的疏离和对时间的不同体验并非出于艺术家的闲散姿态,王晖说:“我在做任何建筑和环境设计时都会研究人的停留时间,我希望通过空间设计的方法让人们来到这里并且去控制他的时间。”

“他是个商人,他会考虑很多商业因素。”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经济系的费斌有时会这样评价他的搭档,虽然在两人的分工中费斌担当的是更为具体细碎的商业角色,从咖啡的选择到食品的研发甚至背景音乐的制作等等。对左右间的商业前景,费斌是自信的:“在一个非常同质化的商品时代,你不异化的话就几乎没有生存机会。我们把左右间咖啡当作一件产品来做,它已经具有足够的特殊性。”

因为它的特殊性和商业性,这两位合伙人如今正努力将左右间咖啡系列化。今年,第2家和第3家左右间会相继在北京出现。王晖的其中一个设想是在类似首钢宿舍这样中低收入者聚居的住宅区里租一个底层的3居室,然后将它改造成一间小咖啡馆:“这里面所有的设计细节我都会

去研究,材料都是工人家里装修用的,我想让人看到同样的材料稍微整合一下,感觉会完全不同。”

王晖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系,除了苹果社区的售楼处,今年他的西藏阿里希望小学、宁波一家医院等建筑会相继完成。所以,与最初仅仅弄个自己喜欢的地方的简单想法相比,如今王晖更多地赋予了自己一种设计的社会理想与责任感。他强调着自己“设计均贫富”的理念:“现在大多数人都认为设计和钱有关,是有钱人才能享受的,我觉得特别不对,穷人没有感觉到设计所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是因为他暂时没有条件去接触。我在想,能否把自己对设计的理解通过咖啡馆这样一个媒介传达出来,通过自己很小的力量让设计本身尽量地社会化。”

这样说时,王晖的表情是平和而松弛的,他说自己今年的热切愿望还包括养只猴子。

上一篇: 罗异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