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越障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朱步冲)

都市越障0

“都市越障”可以看作是都市背景下徒手攀岩与越野赛跑的结合物  

3月22日,两群平均年龄17岁,分别来自纽约长岛新海德公园和英国温彻斯特,名为“都市忍者”与“Pac”的青少年聚集在纽约中央火车站;如果不是旁边几个来自ESPN电视台的摄影记者,这些身着宽大的滑板装与复古的阿迪达斯运动鞋的孩子很可能会被警方误认为是参加斗殴的帮派分子,但实际上他们却是一项名为“都市越障”的新兴极限运动的狂热爱好者,作为首次举办的全球巡回挑战赛的种子,两支队伍选择在这里一决高下。

简单地说,“都市越障”可以看作是都市背景下徒手攀岩与越野赛跑的结合物,参加者以征服那些钢筋水泥的障碍,如摩天大楼,立交桥,铁丝网为乐趣;真正的越障高手除了攀爬所用的钩索,与增加跳跃高度的弹射跳板,几乎不使用任何保护措施。与滑板或小轮车这些地道的美国产品不同,“都市越障”的起源要追溯到15年前的巴黎。两位来自利兹的愤怒青年大卫·贝娄与塞巴斯蒂安·福肯决心将儿童时代翻墙爬梯的玩闹扩充为一种超越自身与人工环境局限的冒险。“起初是大卫的父亲雷蒙的影响,使我们有了这个有趣的念头”,福肯对本刊记者说,“作为一名退役消防队员与越战老兵,他成功地使我们两个人迷上了障碍翻越。在志同道合者越来越多的同时,我们就决心把这种爱好升格为一项运动理念。”

1995年,贝娄、福肯与11个同志成立了“都市自由潮”协会,一边进行最基本的体质训练,一边在警察的叱骂声中攀爬全法国各大城市的标志建筑。正是这些飞檐走壁的少年,激发了著名导演吕克·贝松的灵感,于2001年拍摄了电影《企业战士》。而真正使得这项运动初步摆脱“小众爱好”标签的,就是贝娄在去年11月为耐克公司拍摄的广告“尖峰时刻”,在BBC电视台无数观众的注视下,他和其他4名越障高手利用绳索与钩爪辗转腾挪在伦敦高低不平的屋顶上,最终登上特拉法尔加广场纪念碑的顶部。而本次全球巡回挑战赛也史无前例地吸引了来自13个国家的40支队伍,并且得到了ESPN电视台的全程转播。

虽然“都市越障”的影响力正有如野火般蔓延,但福肯并不认为过分的职业化是个好主意:“这是一种最自由,也是最基础的极限运动。看看周围的城市,建筑与公用设施虽然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便利,也为孩子的自由意志设置了种种限制,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借助翻越障碍,来表

达对城市与国家非人性规定的挑战。除了起点与终点,竞赛者可以自由选择路线前进。”

的确,在3月22日的比赛中,“都市忍者”选择了横穿华尔街城铁车站,攀越路轨侧的金属护栏,再直接从瓦格钠停车场著名的巨大穹顶上走过的路线。虽然他们最终比“Pac”晚20分钟到达终点,但由于他们选择路线的难度较大,因而被判定胜出。

在福肯看来,如果非要为都市越障弄些条条框框,那么他希望这些规定是关于比赛安全的:“自从去年秋天,‘尖峰时刻’上映后,孩子们立刻被它所吸引,在三个月之间我们的会员人数从250个一下子变成了7600,由此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有些毫无基础的爱好者在冒险时受伤。”作为对策,“都市自由潮”从2月开始举办了第一届“都市越障”训练营,由绰号“EZ”的高手保罗·柯克里担任教官,负责教授从跳跃落地后蹲膝的保护动作到炫技式的侧手翻等动作。“虽然有时我们也会冒犯警察,但都市越障的目的可不是为了让你成为黑客帝国中的尼奥。”柯克里如是说。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