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费
作者:邢海洋(文 / 邢海洋)
4月初。有关银行卡收取年费的争论愈演愈炽
喜爱恶作剧的人一定喜爱4月1日,因为这一天他们可以合理合法地尽情发挥。4月初,有关银行卡收取年费的争论愈演愈炽,这件事上可没人有心思开玩笑。农业银行宣布,将向金穗卡的持卡人每年收取10元的服务费,也就是年费。收费期定在每年的7月1日,自动从储蓄卡账户中扣除。但是,实际上,只要3月18日后办理了金穗卡,就要收取年服务费,不足一年也要收取一年的费用,以现金方式扣除。所以说,这项收费的确切起始日期应该是3月18日。
农行金穗卡包括金穗综合理财卡、金穗校园卡、金穗物美卡、车辆纳税协查卡等诸多卡种,北京地区400多万持卡人都将结束在农行免费用卡日子。接下来就是一场论战,中消协就认为金穗卡收费属于农行单方面更改合同的行为,因为在办理金穗卡时农行已经表明放弃了收费的权利。农行总行于2002年7月16日公布的《金穗借记卡章程》第四条是“金穗借记卡无有效期,不收年费”。现在银行更改协议,属于霸王条款。农行方面却说,收费符合国际经验,有利于消除死卡,补偿服务的成本支出等,央行和银监会也表示农行该项措施有据可依。
农行虽不是第一个勇于收费的银行,却是第一个在“太岁头上动土”的,也就是在京城擎大旗的。这一来,其他几家国有商业银行也都虎视眈眈。工行早就公布了它3月1日开始实施的银行卡收费计划,但对于牡丹灵通卡那样使用量巨大的借记卡和交通卡那样的智能卡,还在观望中,相信一定是要看看农行的效果,一旦感到它们4家国有商业银行有足够的力量控制消费者,即会加入战团,集体出击。农行自今年推出银行卡收费之后,一些金穗卡用户纷纷要求退卡。但如果四大银行统一行动,消费者没有了退路,还是得乖乖就范,所以,有猜测称,四大银行有可能7月里同时收费,让消费者无路可逃。
令人瞠目结舌,又“合情合理”的银行收取服务费的行动就以如此方式推广开来。届时,消费者的选择只有两种,一是留下来,二是到网点少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付费和方便之间做一个割舍。如果股份制商业银行审时度势,也加入到收费行列,情况将变得更为复杂,好的一种可能是银行和储户的关系依然故我,只是消费者每张卡多花10元的费用——因为自动从账户中扣除,你甚至感觉不到自己多花了。这是银行一方独赢的方案,却没有违背银行的初衷。坏的可能是,众多消费者取消了手中的电子卡,转到柜台操作。这显然违背了银行推广电子货币的初衷,银行不得不增加人手,储户不得不多花时间排队等候。如果是这样,这次收费显然和国际惯例不能接轨,因为国际上,为减少人力资源浪费,通常ATM机上操作不收费,但要在柜台上劳动银行员工,就得付费了。
银行方面对收费能讲出的道理很多,比如,“睡眠卡”,即从不使用的卡在发行的银行卡中超过80%,这对持卡人和银行来说都是巨大的浪费,特别是占据了银行大量系统资源。同样,在愚人节前后,全球最大搜索引擎Google推出的免费电子邮箱容量高达1000兆,是Yahoo免费邮箱的250倍,是微软的500倍。1000兆的信息量,相当于几百本图书的内容,而一个人的个人信息,即使打成简历,也不过一页内容,不知道银行经常说的浪费巨大的系统资源在存储费用极端低廉的时代是什么概念,是否储户的信息要层层加密,以至像病毒一样把空间占满?银行的算计,收取年费后,持卡人会把各项业务集中到一张卡上办理,便捷银行服务。不知这样的便捷又意味着什么,难道到ATM机上取款,过去的做法是一下子塞进几张卡而不是一张?银行可能认为,办几张卡,每次都是劳动,但实际是,办卡开户已经开始收费,这部分的劳动已经得到补偿。另外销户也收费,不存在持卡人免费占用银行人工的问题。
专家多支持银行方面收费的行动,认为对增值服务收费是国际惯例,但现在的增值服务,比如交纳交通罚款的工行交通卡、医保卡、公积金卡,养老金账户卡、交车船使用税的金穗卡等被消费者协会称为捆绑卡。这些卡是行政机关和银行之间的一种协议,消费者是没有选择权。另外,大部分储蓄人使用借记卡的时候并没有要求本外币合一、定活两便、自动转存、代扣代缴等增值服务,只把它看成一种存折。专家们经常引用国外银行的收费来支持国内银行收费,却绝口不提国外的增值服务的含金量,不提大量草根银行的低费率零费率。还有银行为了拉客户,动不动开户即送50乃至100美元的促销。这想必也是阻碍我们知情权的霸道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