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280)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张晓光 凉亭 王立纲 向明 晏扬 朱茂文 陈全忠)

读者来信(280)0

高尔夫20年之痒

“在合理规划的前提下,高尔夫运动应该得到推广。人们对它的批评不能太苛刻,好像所有的腐败和不公平都因此而生。健康良性发展的社会从来都不以剥夺富人的权利为目的,只要他合法经营,按章纳税,追求高品质生活就无可厚非。何况,为少数人所用并不当然代表浪费,高尔夫带来的不仅可以是单位面积的高效益,还可以是难得的精神重塑。”

北京  张晓光

江南也现沙尘暴

3月10日晚,原本晴好的天突然变了颜色。白天还是晴空万里,最高温度达27摄氏度,是50年来同期最高温,到了傍晚红云密布,风声紧,风卷尘扬,马路上一片灰蒙蒙的感觉。第二天看报纸才知道是沙尘暴来了。

以前只是听说北京等北部城市有沙尘暴,还引起了市民专家学者的热烈讨论,但此事对江南人民仿佛是一种遥远的感觉。沙尘暴到了,虽然只是暂时的天气,可是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这种自然状况起源于亚洲中部,是天气与植被等多重因素造成的,现在我国及周边东亚国家不同程度地受到沙尘暴影响。同时,我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差还体现在其他方面,比如那天晚上我看见许多塑料袋随风乱舞,好像在为沙尘暴助威。沙尘暴在江南的出现提醒我们,保护环境还要注意综合治理,不是种些树就万事大吉了的。

江苏  凉亭

公园免费开放好事要做细

上海市公园推出爱民措施,将每月10日定为免费开放日。3月10日免费开放第一天,各大公园纷纷“爆棚”,如共青森林公园一天迎来7万游客,是去年同日的70倍,上海植物园接待8万游客,刷新日接待量历史纪录,一时间不少公园厕所、小卖部等“不堪重负”。

笔者以为,在推出这些措施时,决策者要充分考虑它带来的后果,并有相应措施应对。比如,当天量游客涌入公园时,公共安全又成了一个大问题,北京密云元宵灯会的惨痛教训不可忘却。公园免费开放,除了固定开放日外,我们还该有别的办法。如一个月中的某一天本市某区的市民凭相关的证件游园免费,各区轮换,既分流了客流量,又实现了本市市民每月享受一天免费游园的关爱政策。当然,这样,可能不如集中在同一天有声势,但却是更好地为民着想。在我们这个有着众多人口的国度,任何政策制定后都要先进行人口因素的考量。

济南  王立纲

千年用不完的墓地为谁而建?

深圳市目前拥有合法经营权的经营性永久墓园5座,已建和规划修建的墓地和骨灰楼牌位共有的370多万个,而根据当地殡葬管理所提供的年死亡火化人数计算,这些永久墓园的墓地和牌位1000年都用不完。

墓园建设用地,不是占用耕地,便是占用山地或林地。我们不妨也为耕地面积做一个“百年”的估算。有资料显示,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人均耕地0.18公顷,2000年人均耕地减少到0.105公顷左右,依此速度,我们百年后的耕地面积还会剩下多少?如果当代人把千年后的子孙墓地都“预留”了,却惟独没有为百年后的子孙预留多少耕地,那么,子孙无地可耕、无以相续,人尚且养不活,还要那墓地何用?据我所知,现有地方的城乡规划,并未把耕地面积规划到千年之后,故而,对于上述“千年墓地”建设,我们除了要揭示其荒唐可笑的一面,还要谴责其盲目规划的另一面。

福州  向明

高校办学不要“不务正业”

今年高校新设招生2521个本科新专业,其中广东高校有198个,是历史上一次性新增专业点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此外,全国有326个本科专业教育部不同意设置。

近年来,高校调整、新增学科和专业形成一股热潮。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原本很有特色的专业院校也开始“不务正业”,不自量力增设超出其专业范围的热门专业,如农业院校开设传播学专业、语言院校开设金融学专业、医学院校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师范院校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再如,广州中医药大学今年新增了英语专业,原因仅仅是该校要运用双语进行《针灸课》的教学。难道说一所高校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得自己增设什么专业吗?盲目增设新学科、新专业,是一些高校“好大喜功”办学指导思想的体现,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而且必然带来教育质量下滑等问题。与其不自量力地盲目增设新专业,不如集中精力打造几个品牌学科、品牌专业。

上海  晏扬

“男性学”这门课也该开

上海高校近期选修《女性学》成风,主要内容有如何应对“婚外情”、“性骚扰”、“性别歧视”等,帮助女生发现自身优势、摆脱自卑、参与竞争,并让男性学会尊重自己。其实,笔者所在的广西大学早就开有《女性学概论》,笔者一位五大三粗的男同学就选修了此课。笔者以为,不仅开设《女性学》极有必要,《男性学》也是高校性别教育的当务之需。

《女性学》涵盖了性教育、性卫生和女性心理发展过程及特点,对社会上热点的女性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答疑解惑、指点迷津,的确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笔者作为男性一分子,深深了解男生对性别教育的需求较之于女生更为迫切。笔者所在高校选修《女性学》的男女生比例上学期是2∶5。由于男生缺少适合自己选修的《男性学》,只好退而求其次,选修《女性学》。虽说男生选修这门课的初衷是为了更多地了解女性,便于更好地去关爱女性,但男生更需要了解自己。

南宁  朱茂文

尊重人才从反就业歧视开始

最近,笔者陪一位同学去春季大型人才交流会投放简历,感受最深的,除了拥挤就是形形色色的就业歧视。对于一个应届毕业生而言,招聘单位要求年龄30岁以下,学历本科以上,英语水平过四级,计算机水平过二级,这门槛还不算很高。但要求有一定的社会关系,有一定的客户资源就有点强人所难了。这等于把企业应该担负的必要的培训和拓展业务的成本都推给了学校和学生,同时也在变相地鼓励大学生们在履历上弄虚作假。

此外,有些单位对女性身高、形象、气质方面的要求也让人费解,很像在寻求婚姻伙伴。同学苦笑说:“按现在的用工条件,比尔·盖茨也得下岗失业,中年人基本上属于淘汰品,女性只能做家庭主妇,我们最好回去考研读博。”笔者相信侵害求职者平等就业权的现象不仅在招聘会上有,在公务员考试录取中,对考生年龄身高健康方面进行限制的新闻也不少见,而相对于那些农民工,我们受到的歧视还不是最严重的。

徐州  陈全忠 读者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