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纯种嗓音是如何走向灭绝的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尚进)
<span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4px;=""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 font-weight:="" letter-spacing:="" line-height:="" 21px;="" orphans:="" auto;="" text-align:="" start;="" text-indent:="" 0px;="" text-transform:="" none;="" white-space:="" widows:="" 1;="" word-spacing:="" -webkit-text-stroke-width:="" display:="" inline="" !important;="" float:=""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第46届格莱美最佳儿童说唱奖获得者:戈尔巴乔夫、索非亚·罗兰和克林顿
当戈尔巴乔夫、克林顿和索非亚·罗兰,在2月9日被第46届的格来美评为最佳儿童说唱奖的时候,负责荷兰转播的DJ范·舒特希茨抱怨道:“格来美将儿童也拉进了商业诵读音乐之中,人工合成的音乐不仅仅变成了公益事业,合成的音响效果甚至听上去很完美。”但是舒特希茨如果听到了雅马哈的人造歌喉后,至少对戈尔巴乔夫和克林顿的“假唱”不再那么敏感了。
2003年好莱坞那部描绘虚拟偶像的科幻片《虚拟1号》票房并不扎眼,但片中为虚拟偶像合成虚拟嗓音的情节,却描绘得非常细致。谁也不会想到,雅马哈所资助的西班牙庞佩乌·法布拉大学研究小组,却在2004年初将类似的虚拟嗓音技术开发了出来。实际上用电子合成器替代乐器已经是这十年来流行音乐界,甚至新古典音乐界通用的技术手法,在电脑上只用一把吉他或者一个键盘琴就能够模仿大型乐队效果已经并不新鲜,甚至苹果电脑已经把这种功能开发到民用的GarageBand软件上。由此所诞生的新音乐人不仅创作成本低廉,而且还可以用电子声效翻录所谓新古典乐曲,普通人根本无法区分出合成器和真实乐器之间的细微差别。
尽管无数自称纯种的音乐人对电子合成音乐嗤之以鼻,但是他们的抱怨更多的还仅仅停留在对乐器音色合成上,而庞佩乌·法布拉大学研究小组这套Vocaloid虚拟嗓音技术,目标直指合成更为多变复杂的人类嗓音。数字音乐人汤沐森评论道:“在这套虚拟嗓音技术出现以前,数字采样算法已经可以合成清晰的吐字发音,最常见使用在外语学习机上,但它们的声音还很单调,有明显的机器口音,但是虚拟嗓音技术却完全能够合成出人类的自然发音状态。”虚拟嗓音技术就像我们日常使用的文字处理软件word一样,其实质就是将音符和歌词设定为各种音符字体,以一个人的嗓音分解为各种声音基本元素,通过音素数据库所收集的嗓音资料,其中不仅仅有各种嗓音状态的资料,还包括滑音、加气、假音、连唱等唱读技巧,最终通过软件分析的方法来还原组合声音。
“雅马哈的虚拟嗓音技术绝对可以乱真”,音乐文化网站《多声道》的编辑扎瓦伦茨评价道,“将虚拟嗓音技术仅仅标价200美元的公开销售,雅马哈简直在帮助犯罪。”虚拟嗓音技术刚刚问世就遭到了空前的安全怀疑,前FBI侦探瑞奇·度兰公开批评说:“绑匪不用再捏着鼻子打电话要赎金了,他们完全可以杜撰出一个嗓音。”更为紧张的观点认为,搞恶作剧的小孩也有可能模仿出拉登的口音,那些阿拉伯电视台甚至为了争夺收视率,完全有可能也杜撰出一段拉登的磁带录音。
<span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4px;=""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 font-weight:="" letter-spacing:="" line-height:="" 21px;="" orphans:="" auto;="" text-align:="" start;="" text-indent:="" 0px;="" text-transform:="" none;="" white-space:="" widows:="" 1;="" word-spacing:="" -webkit-text-stroke-width:="" display:="" inline="" !important;="" float:=""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米丽娅姆·斯托克利(上)“零重力”公司通过雇人诵读、歌唱,创造出莱昂和罗拉一男一女两种音色
英国音乐私人厂牌“零重力”似乎在虚拟嗓音技术的商业化上更为卖力,在提前获得雅马哈公司的技术授权之后,零重力通过雇用音乐唱师,创造出莱昂和罗拉一男一女两种音色,迅速地将虚拟灵歌手伴唱版打向市场。此后歌星米丽娅姆·斯托克利也被拉进了虚拟嗓音行列,零重力出大价钱购买米丽娅姆·斯托克利的音色数据。米丽娅姆在采访中说道:“我本不想出卖自己的嗓音,第一次接触到虚拟嗓音时我非常害怕,但是我不可能和技术的进步抵抗,但愿我能从出售自己的嗓音中获得我嗓音音色的那份分成。”实际上只要零重力获得她的全部声音样本,歌星本人就可以被淘汰了,因为零重力完全可以用这些音色合成出各种版本的米丽娅姆·斯托克利。
零重力的野心远远不仅如此,他们希望与世界级的音乐人合作,购买他们的嗓音资料,零重力总裁埃里克·夏皮罗(Eric Shapiro)在一次酒会上说道:“虚拟嗓音技术为音乐商业界提供了新的商业模式,任何人都可以购买我们出售的歌星嗓音,以合成用户自己的音乐,只要用户愿意,甚至可以让帕瓦罗蒂唱金属摇滚,让乡村歌手威利·尼尔森大吼R&B,让U2乐队去哼爵士乐。”
“下次买唱盘的时候要留意是真人演唱,还是虚拟嗓音了”,扎瓦伦茨嘲讽道。虚拟声音技术正在沿袭着CG动画对电影的影响,纯种嗓音的音乐人似乎难逃传统电影人的厄运,不过虚拟嗓音技术对于那些一贯“假唱”的流行歌手倒未必是坏东西,至少虚拟嗓音技术可以帮他们掩盖缺五音少六律的生理缺陷。 纯种嗓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