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道:养殖产业遭遇禽流感
作者:朱文轶(文 / 朱文轶 陈楫宝)
对于高密度的养殖产业来说,防疫要做到百无一疏
坚守严防做到百无一疏,养殖业不光是个经济账
——调查徐水鸡产业
从世界范围的畜牧业经验看,GDP达到1000美元之后,养殖和畜禽产品消费将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但处于农业结构调整之中的中国农村,养殖业恐怕还不光只是个经济账
徐水和那些靠鸡吃饭的城市
张来勇和记者的见面匆匆忙忙。这个河北省徐水县分管农业工作的副县长现在怎么都坐不住了。几天来湖北、湖南、陕西、江西频频有发现疑似禽流感病例的消息。一天前,徐水县领导班子碰了个头,决定从县财政中拿出30万元用来防疫。所谓“防疫”,就是给养殖户免费提供防禽流感的疫苗注射,“这里的养鸡户都散落在各个村子里,很难集中注射,免疫人员挨家挨户去跑,一个也不能少”。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徐水县基本上属于“吃饭财政”,30万不算是个小数目。张来勇说他们是“花钱买平安”。
这笔账很好算。徐水有196个中等规模的养鸡专业户,每家养的鸡都在3000只以上,一旦发生疫情需要捕杀,“上千万损失是眼睁睁的”。徐水县畜牧局局长崔国新说,“还不包括处于鸡产业下游肉禽加工业的损失。”这还只是最表面的情况。以徐水最大的鸡饲养企业“大午集团”为例,“因为土地收入的微薄,大午集团所在郎五庄村有超过一半的村民把自己的田租给‘大午’用于养殖,同时在公司打工。如果‘大午’受疫情影响而部分停产,光郎五庄就会有上千人暂时失业,并且失去收入来源。”崔国新说,不夸张地讲,“鸡打个喷嚏,徐水就会感冒”。
“现在,我们的防疫要做到百无一疏。”张来勇和几个下属官员都立了“军令状”。
徐水只是中国众多靠鸡吃饭的城市之一。畜牧经济学家王济民说,英美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轨迹是从发达的种植业到发达的畜牧业,再到发达的加工业,进而加速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城市化进程,“这种转型现在正在许多的中国农村发生,而养殖业的初期模式通常都是‘小规模、大群体'”。
王济民说,家禽业在近20年来,一直都是中国畜牧业中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承农启工”,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中举足轻重,“中国的肉鸡生产主要分布在山东、吉林、辽宁、江苏,蛋鸡主要分布在河北、河南、山东,而各地又以养殖为上游产业,就地起灶,形成了屠宰、加工、销售的一体化产业链”。
西黑山村的“村政”和养鸡经济
张来勇一再强调,养殖业对徐水来说,是“先富民后富县”。在张看来,种地和养鸡最直接的区别是农民手里可支配的收入,“种粮食一亩地纯收入200多块,种两茬只能赚一茬。而养鸡的产业规模比较灵活,投入可大可小,每只鸡的成本大约是10元,平均售价是12元/只,这样,每只鸡就可以获利2元。肉鸡40到50天就可以出栏,蛋鸡500天一个饲养周期,150天的时候就可以产蛋。以现在的价格,养1000只鸡可以有利润,养5000只,两三个月就可获利10000元。农民能有闲钱去替子女交学费,去购买其他生活资料。”张来勇打了个比方说就像一个ATM机。
徐利是徐水县西黑山村的村民,他问记者知不知道啥时候他们能喝上南水北调的水。在规划上,“南水北调”工程要途经徐水西黑山。徐利每天眼巴巴地等。这里的确缺水缺得厉害。西黑山村的人一直共用两口井,现在上层的水已经没有了,去年11月份刚完工的新井打到190米深才出水,但因为水压问题,水仍然没办法送到村里每一户人家。村委会打算修一个水塔,但没钱了。“打井的钱,徐水县水利局拨了9万元,民政局拨了5万元,一共花了14万元。”村委会主任刘素来对记者说,要修完水塔,还有3万块钱的缺口。
“去年天旱,玉米秸长得不到桌子那么高。”刘素来坐在村委会破旧的办公室里,皱着眉头,用手比划着,“因为庄稼绝收,上面给我们减免了三四万元的税,但扣去征订报纸的费用,几乎就没有返还了,村委会连一分钱的可支配收入也没有。”刘素来说,“以前通过政府介绍,还能从信用社贷来款,现在不行了,没抵押,谁出面也不行。”
“没钱怎么办事?”刘素来后来想到的惟一办法是由村民自愿集资,“其实也就只有十几户养鸡户能够稍微拿出点钱来。”“我跟他们说,有水用了,路修好了,你们生意也好做。”“没有他们,村委会就只有束手无策”。
刘素来说,县里给村养殖户的政策支持是养殖户占地按种植用地算,比企业用地要便宜一半,另外水费也半价征收。“村子本来就穷,谁也不希望养殖被任何疫情中断。”记者离开西黑山村的前天,所有的家禽都注射了疫苗。
禽流感会成为流行病吗?
科学家担心,在亚洲传播的禽流感病毒会与普通流感病毒混杂,从而产生一种新的流感病毒导致1/3的死亡率
禽流感病毒:
这种棒状病毒在禽类之间的传播非常迅速
RNA
酸苷酶N1列
红血球凝聚素H5列
普通流感病毒:具有相当强的传染性,但通常并不致命
从禽类到人
RNA
红血球凝聚素H3列
酸苷酶N2列
从人到人
超级流感病毒:
如果有人被两种流感同时感染,那么有可能形成既有很强传染性又很致命的新病毒
禽流感的RNA
红血球凝聚素H5列
酸苷酶N2列
两种病毒混合形成新的超级病毒
疫区现场:湖北武穴禽流感爆发的应急处理过程
1月28日一大早,37岁的农民陈渡桥钻进自家后院的鸭棚里,一只一只地抓活蹦乱跳的鸭子,在他人的帮助下,塞进事先备好的蛇皮袋里。一个多小时后,30多个蛇皮袋顷刻装满了鸭子,约480多只。走出后院的陈拍拍身上的尘土,对前来实施屠宰措施的镇政府干部,很坚决地挥手说,“全部装起来了,拉走吧”。
陈渡桥是湖北省武穴市石佛寺镇张岭上村村民,该村中型养鸭专业户。此次与陈经历相似的,还包括该市三个镇11个村4651家农户。这里属距离疫情发生地中心的周边3公里范围,他们从大年初六凌晨2点左右开始,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将自己的家禽全部宰杀、焚烧、深埋。据武穴市畜牧局办公室主任周克峰先生提供的数字,在此次行动中,约有5.3万只家禽遭宰杀。
2004年1月29日,上海南汇发现疑似禽流感,疾控人员对发病点附近的住户抽血化验,监控健康状况
据国家农业部1月26日报告,湖北省武穴市一林场养鸡专业户和湖南省武冈市一养鸭户出现禽只死亡,当地兽医部门初步诊断为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张岭上村是被初步确认为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湖北武穴疫区具体位置,从市区驱车赶往该村大概有35华里,约半个小时。该村是该市中部乡镇石佛寺镇所属,拥有14个小组21个自然垸。1月23日由该村林场养鸡专业户陈连富首次发现疫情后报告。据陈连富回忆说,4年前,他开始租用林场10亩地饲养家禽。今年1月20日即腊月三十晚上,他突然发现一个鸡棚里出现鸡死亡,最初为零星几只,病鸡出现头部肿大、鸡冠发绀、眼结膜出血等症状,“我最初判断以为是霍乱,但没想到后来局势大变,鸡成群死去。”疫情爆发在第二天,即大年初一,白昼一下子死了500多只,晚上,又有500多只死亡。1月23日早8点,陈立即向市畜牧局打电话,说鸡场可能发鸡瘟了。
接到消息后,值班的该市畜牧局办公室负责人随即带上专业人员赶往林场,经初步诊断,怀疑为禽流感,立即向上报告。整个应急预案在两天内迅速启动。1月24日,省地畜牧局获报后立即派员前往调查,并对鸡场剩余的1600只鸡全数扑杀,对鸡场进行严格消毒。并取去血清样本回去化验。
“从即日起对石佛寺镇张岭上村、朱河村、胡福四村、胡垅村、峨山村、鸡公岭村、游咀村等7个村实行全面封锁,待最后一只病禽处理完毕后,继续封锁21天。对病禽及以张岭上村林场养殖场为中心3公里以内的禽类动物一律就地进行扑杀、焚烧、深埋、无害化处理,对3公里以外5公里以内的禽类动物进行紧急免疫注射。在封锁期间,对6处主要交通要道设立消毒卡,每天组织专人专班进行消毒灭源,严禁人员、车辆、动物及其产品进出,建立防疫隔离带;封锁期满后,报请黄冈市人民政府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解除封锁。”
“我们1月28日凌晨1点就赶到镇政府开紧急会议,半个小时后就进村,对各家各户家禽进行收集、集中焚烧掩埋。”1月29日,石佛寺镇镇长夏润德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正在赶往乡村路上,在湖北省卫生厅派出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严格普查和监控下,指挥干群对疫点和疫区进行反复消毒。该日中午,湖北畜牧部门调集的又一车疫苗运抵武穴,下午3点左右,在记者采访完毕离开武穴市时,该市召开紧急会议,在完成离疫区中心周边3公里农户家禽宰杀完毕后,并立即连夜展开对5公里以内由远及近家禽实施强制性免疫。据确切消息,此次强制性免疫面积达到20个村8000多家农户,覆盖面积约28万平方米。
1月31日,农业部正式报告,湖北武穴被正式确认发现H5N1禽流感。
2004年1月30日,约两万只鸡苗分别从桂林、上海疫区进入成都,成都市首次启动禽流感防治预案,将这批鸡苗运往安全地带,于31日凌晨进行焚烧深埋处理
在亚洲许多地区比比皆是的贩卖活鸡的做法更加剧了病毒感染的风险性
1997年香港爆发禽流感,病理学与微生物专家的研究结果——禽流感病毒交叉传染链
禽流感病毒最早的宿源被科学家认定为“鸭子”。香港大学病理学系系主任大卫·希金斯(David Higgins) 1967年9月来到香港,这些年来都在做有关动物健康的研究,其中集中在家禽研究方面。在当时的新纽卡素病(NewCastleDesease)中,David的研究第一次有证据显示禽鸟、流感和人类的关连。“令我惊讶的是,在鸡只感染新纽卡素病毒或流感病毒后,对注射疫苗有正面反应(有效)。但是鸭子对疫苗没反应,而且它们本来就有抗体。”他说,“鸭子有一个相当奇怪的免疫系统,我们现在知道的是,相对鸡而言,鸭的是比较原始的。鸭子刚出生时,免疫系统并未完全长成,直至2到3星期后才会长好,才能对抗病毒,就像人类患感冒会康复一样。但在刚出生的约1个月内,鸭子容许病毒居住。直至一个月后,鸭子体内特定的基因,才会激活细胞长成所需的免疫系统,长成后鸭子就能对抗体内的病毒。因此,当一般鸭子在出生50日后才卖,也没有危险。在它们免疫系统还没有完整的2到3星期,就容易引起(鸭子的)交叉感染。”
但1997年,这条被认定的传染链被质疑。香港当年爆发禽流感,政府遂于12月底宰杀全港的活鸡超过100万只,使得街市没有活鸡可买。其后为了保证鸡档清洁,政府要求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清洗。在1997年的人类感染H5N1禽流感事件中,出现过有限度人传人的个案,18人受感染,6人死亡。有一段时间,人们以为H5N1病毒已消退,但病毒在2001年再度在香港出现,引起科学家关注。
在香港从事禽类流感研究三十多年的微生物学专家邵力殊和其他专家研究发现,有多种禽流感病毒在家禽之间传播,病毒持续变异,由一种家禽转移到另一种家禽(包括鸡、鸭、鹅及鹌鹑),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两次或三次以上的交叉感染,病毒会在动物体内呈现洗牌效应(reassortments),病毒基因会出现重新排列。到2001年,香港政再次宣布全面宰杀市面上的鸡只。邵力殊教授说:“杀鸡是为了阻止病毒在家禽不断变异,防止再发生类似1997年的人类禽流感爆发。”病毒在不断突变后,寄主的免疫系统会更加无法确认,病毒的传染性便会越来越高,对其他动物包括人类带来更大的风险。由于动物和人类群体对新病毒的免疫力变小,因而有可能出现大型的疫症。
“H5N1禽流感的变种传播到鸡后,会变得威力强大。”邵指出,近年鸡多次受禽流感感染,显示鸡可能成为禽流感的新宿主(以往是鸭子),而且病毒变种后特性有异。“第一,H5N1禽流感病毒正在从水栖类禽鸟的宿主如水栖鹅,逐渐适应并过渡到陆栖的家禽,如鸡。第二,1997年H5N1病毒由H9N2和H6N1中取得基因组进行变异,由感染鹌鹑变为其他陆栖家禽,包括雉鸡。虽然科学家还未完全掌握H5N1在过往几年基因变化的具体模式,即与什么禽类作怎样的交叉感染而形成基因组别的具体变化,但观察表明原本属水栖的H5N1,正通过不断变异而朝向陆栖的家禽,其中以鸡受的威胁较大。”
邵力殊认为,2001年的经验是,通过全面宰杀鸡只,阻止流感在三次或四次的突变过程中,变成有机会扩散到全球的流行病。在香港长期的动物监察系统下,有过两次全面宰杀鸡只的行动。此外,值得关注的是,1997年H5N1病毒曾出现有限度的人传人感染,似乎不一定需要惯常的猪(可感染人类流感及禽流感)作为混合器皿,而直接通过突变便有机会发展出较易感染人类的流感病毒。这些变化可能与其他禽流感病毒,如前述的H9N2和H6N1有关。在这个不明朗因素下,H9N2病毒的扩散引起研究员的警惕。
另一个风险是,在亚洲地区出售家禽时,不同种类的雀鸟在细小的铁笼里等待出售,它们身上的病毒也可经排泄物等,传到附近笼里的禽鸟身上,形成另一个病毒的小型集中地。邵力殊表示,亚洲区习以为常的活禽售卖,其实存在一定风险。
鸭子体内本身存活有流感病毒,它们不一定发病,但在雀鸟之间可能互相交换病毒,因而有可能通过野生鸟类把病毒带到很远的地方。在2002年,香港就有两个动物公园内发现有水鸟死亡,体内发现H5N1病毒。邵力殊教授解释,野鸟和家禽在1~2里内在脚上就能沾上其它禽鸟的排泄物而受感染。在香港有大量不同类型的雀鸟,包括候鸟(飞行路线由西伯利亚到大洋洲都有),还有一些是来香港(亚热带地区)过冬的雀鸟,由温带的中国中部或南方飞到香港及其他热带地区。可是这些雀鸟的具体活动模式难有系统研究,所以病毒随之移动的路线难以追踪。
中国内地
2004年2月3日 广东潮安疑似被确诊,甘陕发现新疑似
2004年2月1日 云浙豫新等地区再次发现禽流感疑似病例
2004年1月31日 湖北鄂州市、广东潮安县发生疑似疫情
2004年1月30日 湖北湖南出现确诊,安徽上海广东出现疑似
2004年1月27日 广西隆安发生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
2004年1月26日 湖北武穴、湖南武冈出现疑似禽流感
台、港、澳地区
2004年1月30日 台湾鸭子爆发禽流感
2004年1月16日 台湾嘉义爆发禽流感
2004年1月15日 台湾彰化县芬苑乡疑似感染禽流感
2003年12月30日 金门发现台湾首宗禽流感
2003年11月27日 香港一男童感染禽流感
泰国
2月3日 泰国政府宣布一名7岁男孩死亡为确诊第四例
1月28日 25个府成为疫情控制区,2例确诊死亡5例疑似死亡
韩国
1月13日 梁山市爆发新的禽流感,90万只鸡鸭将被宰杀
2003年12月5日 忠清北道、阴城的一个养鸡场爆发禽流感
日本
1月12日 山口县阿东町发生禽流感,3万只鸡被宰杀
越南
2月4日 死亡人数增至24人,确定死于禽流感者11人
1月28日 蔓延至27个省市确诊及疑似增至65人,21人死亡
1月27日 越南9家肯德基全部歇业亚洲一半分店生意受影响
老挝
1月28日 首都万象3个养鸡场发现禽流感疫情
巴基斯坦
1月26日 卡拉奇爆发禽流感疫情已控制
印尼
1月25日 已出现禽流感疫情目前没有发现人感染案例
德国
2月2日 德国出现2疑似禽流感女病人,可能为欧洲首例
生物技术防疫专家谈养殖产业化下的疫情多现
在从欧洲养殖业开始的规模化养殖模式下,追求畜禽的快速生长和更高的饲料转化率成为影响养殖业利润的决定因素。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官员顾君华一直在从事养殖产业化和疫情多发的研究,他说,集中养殖的第一个环节就已经改变了生物的自然选择规律,“为了实现养殖利润,在畜禽生产过程的第一个环节,也就是在畜禽的育种过程中,育种专家一贯的并且很自然的把体重高、生长快、抗应激能力强等要素作为育种筛选的首要目标。”顾对记者说,近几年来的试验研究已经证明:动物免疫系统的发育复杂程度和动物的生长速度成反比例的关系,即一个活跃的免疫系统制约着动物体重的增加,“我们一代又一代选育长得既快又大的畜禽的同时,意味着我们接纳了免疫水平低下的品种”。
免疫水平的下降必然会导致动物对细菌和病毒的侵染更加敏感,最终只有通过大量使用抗生素来控制疾病的蔓延。现代化养殖业在养殖环境恶化,疾病容易集中爆发的同时,也陷入了依赖抗生素的恶性循环。杭州利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防疫专家王欣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新建的鸡场在第一年传染病很少,从第二年开始以后逐年增多,抗生素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养殖环境中的耐药病原菌数量不断堆积,造成了动物的感染。为了扑灭致病菌和致病菌的传播渠道,加大抗生素的使用剂量使动物自身抵抗力下降,动物得传染病的机会也就逐年升高,如此更离不开抗生素。”“工业化和抗生素使用成为新城疫、禽流感这类疫情多发的基本背景。”
2004年1月28日,亚洲各国部长在曼谷召开为期1天的会议,就袭击亚洲的禽流感事件进行磋商。图为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主任尾身茂(左)和泰国卫生部长索达拉·革育拉
世界卫生组织对亚洲禽流感现状评介
李小帅
在亚洲地区大量宰杀家禽的背后,是人们对禽流感的一种恐惧。1997年,在香港有18人感染了禽流感,这是禽流感第一次直接传染给人类,最终造成6人死亡。从流行病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很小的样本,但高达1/3的死亡率足以让专家们明白:H5N1病毒是致命的。幸运的是,它并没有很快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开来,香港地区全部150万只家禽被宰杀,从而避免了更大的灾难。但病原体专家依旧会担心禽流感在人群中大规模的传播。
2004年2月7日,世界卫生组织WHO称,从目前亚洲地区再次爆发的禽流感疫情收集到的信息来分析,不能确定禽流感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这多少会让人感到一些宽慰。目前在亚洲10个国家与地区发生的禽流感疫情与香港1997年的状况有许多相似之处,事实上,在去年春天,荷兰与德国也曾发生禽流感,但那次疫情与当时的SARS相比并没有受到太多的重视。WHO的专家并不能科学地解释为什么禽流感在亚洲的爆发似乎比在欧美更频繁,他们给出的原因是:亚洲的养殖业更多,人与家禽的关系更近,居住条件和卫生条件更差。
WHO太平洋地区的主管1月底在越南河内说:“考虑到H5N1病毒在家畜中的相互传播,它的确有机会发生变化,成为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病毒。一旦这样的变化发生,禽流感就会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可怕的疾病。”
目前,WHO正在呼吁各国像去年控制SARS那样努力控制禽流感,他们给出的建议是:宰杀疫区内的家禽,给鸡注射疫苗,而人也应该注射流感疫苗,这样就可以减少人同时染上禽流感和流感的机会。专家担心,两种流感病毒在人体中交叉形成新病毒从而在人群中传播。澳大利亚病原体专家拉文说:“这是人们的恐慌所在,人对新病毒是没什么抵抗力的。”
泰国是亚洲最大的家禽出口国,去年家禽出口的收入是12.5亿美元,直到今年1月中旬,泰国政府才承认禽流感爆发,此前官员们认为,农场中只是存在鸡霍乱。泰国总理他信在1月23日证实泰国有两人感染H5N1而去世,政府官员保证在30天内他们就能控制和消灭禽流感,但随后又有两名感染者去世。泰国最大的养殖业公司正大集团(Charoen Pokphand Group)表示,他们在去年11月的确注意到一些小农场中出现“鸡瘟”,但没有意识到那会是H5N1禽流感,而只当是“局部现象”。泰国农业部门官员强调,H5N1禽流感对全世界来说都是个新课题,他们并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应对疫情的出现。
日本和欧盟在1月已停止进口泰国家禽,欧盟要求泰国允许独立的调查小组进入泰国的农场。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汉斯·瓦格纳说,延误或隐瞒疫情只能带来更多的危险,病毒有可能传播到其他家畜身上,也可能污染水源,他强调,“越是开放好处越多”。
在印度尼西亚,直到今年1月25日,印尼政府才承认该国爆发了禽流感,但依旧拒绝WHO大规模宰杀家禽的要求。
印尼农业部官员说,政府是在2003年12月开始研究禽流感疫情的,此前得到的病例报告有许多可疑的地方。印尼家禽养殖协会的主席阿布拜克估计,禽流感将给有250万人从事的家禽养殖业带来至少1.2亿美元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