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特稿:“玛丽女王”——高傲的处女航

作者:王星

(文 / 王星)

海外特稿:“玛丽女王”——高傲的处女航0

在横渡大西洋的远洋客运业刚兴起时,搭乘大型邮轮的乘客有不少算不上什么富人。在这些人中普遍存在一种迷信:烟囱越多的邮轮越安全。于是,航运公司纷纷推出有四个烟囱的邮轮,哪怕这些烟囱中有几个根本是摆设。如今当然不会再有人去刻意清点这些大船上烟囱的数目,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些被认为可以说明问题的数字。

刚刚开始横渡大西洋做处女航的“玛丽女王二号”几乎是一问世就带着一大堆数字:长345米(超过“泰坦尼克号”1/3、超过法国“戴高乐号”航空母舰85米),宽41米,高72米(相当于23层楼,或者说41辆叠在一起的双层客车;据说这一高度足以使船长罗恩·沃维克在驶进纽约港时与自由女神像平视),总吨位15万吨,中央发电机组的总发电量相当于一座20万人口的城市的供电量。在它白色的甲板上有多层舱室,可容纳乘客2620人,其中3/4的舱室拥有自己的独立阳台。工作人员与乘客的比率是1∶2,也就是说平均每两名乘客可以享受到一名工作人员的专职服务。它的汽笛声可以传到16公里以外,如果按照预期寿命航行40年,“玛丽女王二号”的整个航行距离将相当于从地球到月球往返12次。虽然它的航速只有30节,比同样隶属Cunard公司的豪华邮轮“伊丽莎白女王二号”低了两节,但如今毕竟不是比着穿越大西洋抢“蓝缎带”的年代,最重要的数字反倒是:“玛丽女王二号”造价5.5亿英镑,是Cunard公司近30年以来投资建造的第一艘豪华邮轮,也是有史以来最长、最高、最宽、吨位最大、载客量最大也最昂贵的民用船只。

“玛丽女王二号”是当年“玛丽女王号”邮轮的后继者。“玛丽女王号”1936年在苏格兰建造,以当今英国女王的祖母、乔治五世国王妻子的名字命名。但对英国王室谱系不那么熟悉的人难免会从这个名字联想起苏格兰的那位玛丽女王。“玛丽女王号”当然不及“泰坦尼克号”那么轰轰烈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玛丽女王号”被美国征用为运兵船。1942年10月2日,在爱尔兰西北的大西洋海域,“玛丽女王号”与护卫它的巡洋舰“库拉科号”相撞。“库拉科号”被撞成两截,舰上25名军官和313名水手全部葬身海底,在20世纪海难史留下了一笔。如今的“玛丽女王号”只是静静地停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长滩的岸边,被改造成会议中心、饭店、餐厅,也是奢华婚礼的必备场所之一。按照写《格调》一书的保罗·福塞尔的说法:“作为一堆废铜烂铁被扔在一个无聊的地方。”

“玛丽女王二号”的出场也不免带着些阴影。2003年9月,“玛丽女王二号”在法国大西洋沿岸的圣纳泽尔市建成并成功下水试航。11月11日,“玛丽女王二号”完成了第二次试航,停靠在圣纳泽尔港的船坞中。按照当地造船厂的传统,船厂邀请工人的家属参观即将起航的新船。为了方便家属们的参观,造船厂专门委托一家公司在14日临时搭建了一个舷梯,参观者可以通过舷梯从船坞走上邮轮。11月15日下午2时30分左右,正当参观的人群通过舷梯走向邮轮,舷梯突然倒塌。据法国紧急事务官员表示:事发时10米长的舷梯上有数十人,其中包括一些前来参观的各界知名人物。受害者大多是从25米的高处坠落到干船坞中摔死或摔伤的。11月16日,法国官员透露:事故已造成16人死亡,30名伤者仍在医院接受治疗,其中1人伤势严重。

圣纳泽尔市一直以建造豪华型邮轮而享誉全世界。在它150年的历史上,圣纳泽尔曾经不止一次地承担起重要的造船任务。位居“世界四大名船”之列的“法兰西号”也是1962年从这里驶向大海的,而当年建造“法兰西号”的许多工人的后代也正是如今“玛丽女王二号”的建造者。虽然圣纳泽尔市的造船厂也制造过油轮、战舰、航空母舰乃至坦克,但每次豪华邮轮的完工总会给这里带来特别的庆典气氛。据报道,“玛丽女王二号”的第一次公开亮相曾引来无数当地人驻足围观,“美丽”与“出众”的赞美声此起彼伏。一个圣纳泽尔船厂的退休职工甚至泪流满面地表示:“这艘船是君临海洋的女王。”

不过,“女王”的亮相也差一点没这么威风。2003年3月起,承包“玛丽女王二号”建造的几家法国造船厂连续发生罢工,起因都是厂方拖欠、克扣工资。这场风波一直闹到9月才逐渐平息,险些使邮轮不能如期交付使用。罢工的导火索之一是有家船厂擅自把合约中签给工人的7欧元时薪缩减到了3欧元。与“玛丽女王二号”面世后的票价相比,这点钱几乎算不上什么。按照Cunard公司提供的价格表,“玛丽女王二号”的处女航票价为:内舱(看不到海景的房间)2599美元起,外舱(能看见海景的房间)3399美元起,套间9999美元起。尽管最高的票价超过了3万美元,但所有舱位仍然预购一空。

“玛丽女王二号”上的豪华场景  

海外特稿:“玛丽女王”——高傲的处女航1

餐厅

海外特稿:“玛丽女王”——高傲的处女航2

酒吧

海外特稿:“玛丽女王”——高傲的处女航3

礼堂

赌场

海外特稿:“玛丽女王”——高傲的处女航5

卧室

海外特稿:“玛丽女王”——高傲的处女航6

浴缸

“玛丽女王二号”自然会为这些花了大价钱的乘客准备足够的奢华设施。船上设有15间餐厅及酒吧,餐厅的供应特别包括了低热量饮食。在24个按摩室中可以享受到最正宗的泰式按摩,船上的温泉浴室是历来豪华邮轮上规模最大的,画廊里也塞着价值300万英镑的艺术品。除豪华邮轮必备的剧院、电影院、赌场、舞厅、游泳池乃至豪华狗舍外,“玛丽女王二号”还拥有目前世界上惟一的海上天文馆。有不少评论认为这个天文馆未免太哗众取宠,但以航运公司的眼光看,低估如今乘客的娱乐需求是危险的。

至于“玛丽女王二号”的内部装修,一个有幸提前登上“玛丽女王二”参观的船厂老员工曾惊叹:“我睁大了双眼。英国人为‘玛丽女王二号’选定了古典的装潢方式。它华而不俗。这种风格非常适合欧洲人的口味。与其他邮船相比,‘玛丽女王二号’的装修更豪华,更浪漫,却没有美国人常有的那种艳俗。”但按照英国BBC的报道,也已经有人把“玛丽女王二号”的内部装修与拉斯维加斯的脱衣舞夜总会相比拟,具体的表现包括:水晶吊灯、铜栏杆、裸体雕像与人造植物。

不过,航运公司也给不喜欢人造植物的乘客准备了有足够历史感的东西。航程图周围的展板展示了Cunard公司在过去一个半世纪里的航海历史,一直追溯到公司创始人塞缪尔·丘纳德在19世纪40年代订购第一批邮轮时。除了这些发黄的照片,船上与历史相关联的另一件东西是船顶那三个烟囱,它们取自“玛丽女王二号”的前任:“玛丽女王号”。烟囱如今另具备了一种说服力。

正式出航后,“玛丽女王二号”将在一年中横越大西洋约20次,其余时间则在世界范围内巡航。在Cunard公司看来,这种世界巡航才是航运公司真正的市场所在。最近的数据统计也为21世纪的远洋客运业勾勒出乐观的前景。来自航海乘客联合会(Passenger Shipping Association)的报告表明:乘坐远洋客轮旅行的英国乘客的数量在2003年增长可观,有史以来第一次达到了100万人,而美国选择坐邮轮度假的旅游者人数更是占到了总人口的2%。尽管运营豪华邮轮的公司通常都会拥有不少几乎“以船为家”的老客户,但Cudard公司仍要努力发掘新一代的年轻乘客,这其中依然是以美国人为主要目标。

与此同时,“玛丽女王二号”自己也成了别人的目标。美国情报官员2003年12月截获的情报显示:“基地”组织已经扩大了恐怖袭击目标,有可能袭击海上豪华邮轮,这其中就包括“玛丽女王二号”。Cunard公司也证实,在首次航行期间曾收到恐怖袭击的威胁。不过该公司一名发言人表示,“玛丽女王二号”已经做好了应对恐怖袭击的一切准备:“我们虽然收到威胁情报,但我们对目前的安全防范措施感到满意。”速度优势在过去曾经使不少大型邮轮都被军方征用,改造成运兵船乃至航空母舰。这一点在德国于两次大战期间建造的大型邮轮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其中最辛苦是“欧罗巴号”:在它33年的航行史中,共有12年是在为军方效力。但如今的情况毕竟有所不同,按照英国军情六处官员的说法:“‘玛丽女王二号’符合‘基地’组织的袭击要求,它是一个软目标,因为它没有防御能力,完全依赖速度来逃避麻烦。”

虽然“玛丽女王二号”已经成了一个太招摇的目标,但没有一个港口能抵御这样一艘豪华邮轮的诱惑。2004年8月雅典奥运会期间,“玛丽女王二号”将被包租为海上饭店停泊在希腊雅典海港内,用以接待各国参赛选手及贵宾。香港尖沙咀海运码头因设施欠佳使“玛丽女王二号”避而远之,香港旅游事务署发言人的回应是:政府已有计划加快在东南九龙发展一个新邮轮码头。香港旅游业协会则指出:选乘邮轮的旅客均属消费能力相当高的人士,他们正是香港最需要的旅客,业界希望政府能加快工程,以免香港流失这一批旅客。

英国女王为“玛丽女王二号”剪彩的前一天,英国温彻斯特圣公会主教为在舷梯事故中遇难的人举行了哀悼仪式。1月12日,“玛丽女王二号”由英国南安普敦港驶出,前往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劳德代尔港,开始它为期14天的处女航。

海外特稿:“玛丽女王”——高傲的处女航7

伊丽莎白二世出席命名仪式  

海外特稿:“玛丽女王”——高傲的处女航8

2003年12月18日“玛丽女王二号”向公众开放观众可以上船参观这艘华丽的巨轮  

豪华邮轮娱乐节目简史

看过那部电影《泰坦尼克号》的人都会注意到:当时远洋邮轮上的娱乐设施少得可怜,乘客不过是在甲板下的统舱跳跳舞、玩玩纸牌或是打扮齐整参加甲板上层更高级的舞会。

然而随着邮轮的日益休闲化,乘客对晚餐后娱乐项目的要求也逐渐增加。一些航运公司都开始在船上提供现在所称的“四人同台(four-on-the-floor)”式的表演,即:四人表演组合穿着他们自己准备的演出服在与观众席齐平的舞台上表演歌曲或舞蹈。表演使用的手动追光灯由某一船员负责,演员换装也只是在公众休息室。当时的乘客以上年纪的有钱人为主,他们对这类表演颇为欢迎。

20世纪80年代初,挪威巡航公司(NCL)公司开始在自己的航班上安排上演缩减版的音乐剧《窈窕淑女》,由此开创了这个公司在航班上演出百老汇戏剧的传统。在此后的十年里,用美国百老汇舞台或电影中的音乐或情节改编的歌舞剧占据了各个航班的舞台,成为远洋邮轮晚间娱乐的保留节目。

90年代以后,新一代邮轮及其乘客的涌现催生出更精致的娱乐节目。乐于引入新技术装备的航运公司都开始在娱乐节目中使用激光与人造雾气效果,老式的手绘舞台背景也开始让位于大荧幕。大型演出公司像巡回马戏团一样轮番拜访这些邮轮,舞台上充斥着良莠不齐的各种版本的《猫》、《歌剧院幽灵》。如今,连从巴黎“丽都(Lido)”移植的大型歌舞表演都已经很难确保乘客满意。航运公司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引进人造冰场、攀缘壁、船上篮球场、九洞微型高尔夫球以及更多的模拟器上。

世界四大名船

海外特稿:“玛丽女王”——高傲的处女航9

伊丽莎白女王号

1938年9月27日,“伊丽莎白女王号”在苏格兰船厂下水。英国女王亲临仪式并剪彩。该邮轮总吨位8.36万吨,长314米。一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伊丽莎白女王号”被美国政府征用,成为运兵船。在此后的几年中,“伊丽莎白女王号”曾多次遭到德军潜水艇的追击,但它的速度使所有潜水艇望尘莫及,而且躲过了不计其数的水雷的威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伊丽莎白女王号”已经累计航行了643万公里,907次横越大西洋,被尊为“大西洋第一夫人”。1968年11月29日,“伊丽莎白女王号”正式宣布退休。当时香港著名的实业家董浩云以320万美元买下“伊丽莎白女王号”并运回香港,准备改建成一所海上大学。1972年1月9日,尚未完成改装的“伊丽莎白女王号”毁于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火灾的原因至今不明。

海外特稿:“玛丽女王”——高傲的处女航10

法兰西号

20世纪临近末期时,在横渡大西洋的航线上称霸的豪华邮轮几乎只剩下了“法兰西号”。“法兰西号”横渡大西洋的时间为85小时。船上的通讯系统包括1300台电话机,还可以每天从海水蒸馏出35万加仑的淡水供旅客生活用。“法兰西号”的船体有一半是双层船壳,此外还分为15个水密舱;如果船体洞穿,只需按动电钮就可以紧闭59扇钢门,防止水淹。430个热传感器可自动探察出任何突然升高的温度;船上没有木制品,连艺术品都是耐热防火的,可绝对保障航行途中的安全。船上服务员与乘客的比例是1∶3,设有一家巴黎最好的百货公司的分行、两座室内游泳池、一家664个座位的电影院、一所23张病床的医院。船上的厨师超过150位。

1956年7月25日,正返回欧洲的“法兰西号”救助了与大型邮轮“斯德哥尔摩号”相撞的意大利邮轮“多利亚号”,使船上除在撞击过程中已死亡的52人以外的2000余名海员及乘客全部获救。然而,时至20世纪70年代,每年有1000万旅客乘飞机横越大西洋,而乘坐邮轮的只有不到15万人。1974年,“法兰西号”退出大西洋航线。它的隐退标志着乘坐豪华邮轮航海旅行的黄金时代的结束。

海外特稿:“玛丽女王”——高傲的处女航11

奥丽安娜号

“奥丽安娜号”始造于1957年,1960年12月3日首航。在当年“泰坦尼克号”首航的英国南安普顿港,英国亚力山大王妃主持了剪彩仪式。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于1964年10月1日专程登船并题词。“奥丽安娜号”总吨位4.2万吨,全长246米,高52米,宽33米,甲板13层,船舱面积6万平方米,客舱903间,载员3000人。船上配有空调机121台,电梯6部,照明灯3894只,救生艇22只。据说要打开船上所有的房间需要1402把钥匙,念完各种菜单需要1小时15分钟,参加全部娱乐节目需要五天半。“奥丽安娜号”于1986年3月24日完成最后一次航行,在英国普利茅斯宣告退役。

在26年的航行历史中,“奥丽安娜号”共航行650万公里,访问过全球108个著名港口。虽然它与著名的“泰坦尼克号”出自同一船厂并在同一港口开始首航,但设备远为先进的“奥丽安娜号”相比之下幸运得多。它曾经历多次海盗、飓风、海底火山爆发,但最终都安然无恙。最后,“奥丽安娜号”在夏威夷附近海域与一艘美国航空母舰相撞,结果航空母舰彻底报废,“奥丽安娜号”动力系统损坏,此后不久宣布退役。

“奥丽安娜号”退役后由日本别府市一家旅游公司以37亿日元买下,改建成一艘没有动力的大型观光船,停在港湾供游人游览休闲。1995年后,“奥丽安娜号”被转手中国几家公司,分别辗转在秦皇岛、上海停靠,作为旅游观光项目对外开放。目前“奥丽安娜号”落户大连市的星海湾,将以3亿元人民币的投资改造成一座豪华游轮主题乐园。

海外特稿:“玛丽女王”——高傲的处女航12

皇家公主号

“皇家公主号”总吨位达10.9万吨,但它最著名之处还在于船上拥有曾经是海上最专业化的舞台。舞台上配备有电子升降装置,可容纳近30名乐师的乐池也可通过液压装置升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