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车悬念

作者:程磊

(文 / 程磊)

进口车价格全线崩溃?

“做进口车的黄金时代已经终结。此次跌价后,2004年进口车价格可能一路唱降调探底,直至许可证取消。”经销商失望的情绪来自国家将在2005年1月1日取消的进口汽车许可证。目前的进口车市场不是捡不捡得到进口车“便宜”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捡更“便宜”的问题。

进口车悬念0

随着汽车许可证取消将至,进口车价格一路唱降调

“进口车市场变化太快,这里涉及到进口车关税调整、进口许可证发放、进口渠道以及汇率变化等,我们必须承担各种各样的风险。以前一辆车可以挣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如今我们有时候还不得不自己掏腰包往里贴钱,才有可能把车卖出去。这就有点像赌博,运气好并看准了时机,你就可能赚一笔,反之则赔本赚吆喝。”

进口丰田轿车的经销商王经理告诉记者,尽管这几年做进口车销售积累了一定经验,但“当前的进口车市场谁也看不明白,谁也不知道明天会怎样,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因此,当务之急就是把剩下的车处理了,明年再看哪些进口车好做”。

据记者了解,目前进口车几乎在全国都是降声一片,且降幅较大。

长期关注进口车市场变化的网上车市总经理华雪告诉记者:“在北京,奔驰S350最高时的报价出现在2月份和7月份,达到140万元,目前已降到120万元左右。奔驰S600的最高报价出现在8月份,为207万元,当前为193万元左右。在高档进口车中,宝马730在今年1月份售价曾高达115万元,目前已回落至106万元。而中端进口产品中,丰田佳美的价格一直呈下降趋势,从3月份的44万元降至目前的40万元左右。”

在上海,据上海奔驰有限公司销售部副经理陆炯介绍,奔驰S600的价格由一个月前的200万元降到193-194万元,“缩水”7万元左右。S350从131万元跌到124万元左右。

另据记者了解,上海的宝马760Li从一个月前的198万元跌到现在的185万元,下降了13万元,降幅达到6.5%。日本车中,丰田佳美2.4的价格由40.5万元降至38万元左右,风度2.0由37万元降到36万元,风度3.0从46万元跌至42 -43万元。受到冲击的不仅仅是轿车,连紧俏的SUV也受到冲击:日产途乐4.8GRX由66万元下降到65万元,丰田陆地巡洋舰4700从82万元下降到78万元,霸道4.0由64万元跌至61-62万元。

广州亦是大同小异,比如曾一度畅销的日产风度轿车,两个月前还在41万元价位上坚挺,如今降至37万元也卖不动了,现在广州的进口车经销商们目前都已不敢再轻易进货。

陆虎汽车授权经销商北京惠通陆华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李世龙表示:“陆虎主流产品都有引进。价格变化并不仅是一个汇率、产业政策的问题。明年关税下调,作为我们的全线产品肯定有一个变化,我们不可能说政策在变,我们没有任何反应。”

许可证是进口车的死穴,没有这薄薄的一张纸,价格再低也不能卖。汽车市场进口车行家分析,此次年底进口车全线大幅降价,直接导火索是年底国家又发放了一批“中”字头进口车批文,而且传言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用完,不能延期使用,导致市场上许可证价格即时走低,从之前的每张10万元左右,“缩水”至每张7万元。眼看年关将至,不少进口车经销商都急于把即将到期的许可证“转让”,“转让价”更是从最高时的12 -13万元,一路狂降至2-3万元并影响到进口车价。

虽然后来证实今年的许可证仍可延期至明年3月底前使用,并且马上在12月11日开始出现价格反弹之势。但在人心恐慌之下,许可证价格再难弹回原位。在宏观政策方面,明年我国的汽车进口配额将增加15%,同时关税将下降5%,导致进口车价进一步走低。国产车的竞争方面,奥迪、宝马、通用、丰田、本田等众多汽车巨头纷纷在华投产相关车型,这些车型将对相应的进口车构成冲击。据此,资深车评人钟师认为:“进口车价格恐怕很难抬头。”大部分进口车经销商悲观地认为:“今年底进口车降价只是一个开始,明年、后年还要再降,这已成为大势所趋。”

进口车悬念1

后进口车时代:换汤换不换药?  

中国进口汽车贸易中心副总经理丁宏祥表示:鉴于明年汽车市场可能的变化,加上影响进口汽车市场的几个因素,包括关税、汇率、许可证、相关政策、国产车的竞争关系等都可能有调整,而且有些因素存在不确定性,进口车的经营环境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并将促使2004年成为进口汽车存在很多变数的“调整年”。

这是一个最后的疯狂阶段,市场将在这时候作从无序到有序的调整。

进口车悬念2

如今进口汽车经销商也是针对市场谨慎进货

据海关统计,上半年中国到内地汽车及其关键件、零附件进口达到创纪录的67亿美元,同比增长114.5%,预计全年将超过100亿美元。在进口车方面,4轮驱动越野车进口23287辆,增长95.1%,轿车进口53441辆,增长78%。面对这样的市场增幅,作为主管公司销售及海外业务的负责人,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副总裁肖国普还是分析指出,明年轿车进口总量将保持小幅增长,进口车占整体市场份额不会超过2%。如果真是这样,进口车市场又会回到从前的“短缺商品时代”,那取消许可证会起何作用呢?

年末进口车的“疯狂演出”在某种程度上预演了许可证取消之后的市场状况,但真要寄希望于许可证取消后如现在这般的“便宜”,取消许可证以后是否不会再出现类似“疯狂炒证”的现象,许多业内人士还是不太确定。

“至少现在的许可证的特殊待遇在逐渐弱化。”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总经理苏晖认为。今年最后一批许可证的发放对象从过去针对地区发放改为针对几大主要的汽车集团。这种变化是否预示着进口车配额制度的未来走向?

广州AEC汽车城营运总监邓愚透露,2005年进口配额取消后,“登记制”将有可能取而代之,通过审核企业的资金实力和经营能力来确定是否向其发放进口权。当然,在提高企业登记资格门槛的同时,也可避免过去由许可证配额制度带来的恶意“炒证”行为。

新诺轿车网CEO谢卫列分析认为:“我们逐渐在被外资同化,我们逐步融入全球化,这是一个大趋势。许可证制度随着WTO门槛去掉之后,我们有关职能部门是不是为了保护所谓的汽车产业而出台新的一种贸易壁垒或者关税壁垒,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出现。”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情形在2006年关税完全放开后会大有改观。钟师分析认为:“后许可证时代我们感觉,高档进口车对市场的影响还是非常有限。宾利、劳斯莱斯零关税,购买的人群还是少量,有没有许可证,就是10万、20万许可证的费用,对三四百万元的车价来说是无所谓的。国产奥迪、宝马面临的竞争严酷性不是很大。但是中低档车可能在2006年之后冲击性非常非常强,这恰恰是中国大部分车厂最害怕的。国外大部分车是面向普通消费者,数量、品种多,价格便宜,即使两三年之后很多大厂包括按照他们的投资计划可能有30万台、50万台,但到2007年达到50万台的厂并不是很多。这种规模的厂和国外几百万台的工厂相比还是弱,那个时候消费者才会发现很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