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反恐提速

作者:曾焱

(文 / 曾焱)

抓捕

2003年5月22日美国ABC曾实地报道格鲁吉亚的恐怖训练营,被采访对象透露他们的成员通过格鲁吉亚一黑海一土耳其这条新路线渗透到欧洲大陆进行活动,当时这一信息并未引起欧洲反恐部门的重视。但是在土耳其事件之后,法国政府于11月30日重新启动“警惕劫掠计划”,英国、意大利、德国和比利时等国也将国内反恐警戒提速升级。

欧洲反恐提速0

2003年1 2月5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副主席佩思与土耳其国防部长格尼尔就在伊拉克境内加强反恐合作在安卡拉举行会谈

11月27日英国警方依据“反恐怖法”,在英格兰西南部格洛塞斯特市逮捕了一名“基地”组织嫌疑人。这名24岁青年被控和2001年“鞋跟炸弹事件”主犯雷德为同伙,并企图在英格兰制造同样的恐怖行动,随后他的一名同伙也于11月28日在伯明翰被捕。

11月27日,英国警方依据“反恐怖法”逮捕了一名24岁的“基地”组织嫌疑人,并对他的住所进行了搜查

意大利米兰司法部门11月28日传讯两名嫌疑人,他们分别是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人,涉嫌为伊拉克境内针对外交和人道救援目标的自杀式攻击招募和输送成员。此外,意大利还驱逐了7名被怀疑和激进组织有联系的北非人,以及一名公开支持本-拉登的塞内加尔人。此次行动代号“巴扎尔2”,是意大利政府在其驻伊拉克宪兵营遭炸弹袭击令19名意军人死亡后出台的“零容忍”反恐计划。

同一天,德国和意大利警方在汉堡联手逮捕一名叫阿卜、德尔·拉扎克的阿尔及利亚人,这次行动被欧洲反恐情报部门视为重要突破。阿卜、德尔·拉扎克年仅29岁,绰号“酋长”,他以米兰为据点,是恐怖组织Al-Tawhid的欧洲头目。该组织由基地重要成员扎卡维领导,美国务卿鲍威尔在伊拉克战争前曾认定他是拉登“基地”和萨达姆政权之间的联络人。今年9月以后,美方消息推断扎卡维躲在伊朗,并和在伊拉克北部活动的极端组织“安萨尔”共同策划恐怖行动。最近几星期里,欧洲情报部门发现他和德国联络频繁,很可能在着手招募和输送志愿者前往伊拉克。一位英国情报官员透露:“被招募的上千人都是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旧部,常备欧洲护照。”德国情报部门BND的头儿汉林格(August Hanning)认为,这些志愿者已经从英国、波斯尼亚、德国渗入叙利亚、伊朗和沙特阿拉伯等国,即将令伊拉克“成为全世界伊斯兰极端分子的聚集地”。据德国警方对拉扎克长达数月的电话窃听和跟踪,他就是这些招募行动的最直接指挥人,与汉堡、西班牙南部及北非的伊斯兰极端分子都有固定联系,11月28日在米兰被捕的两名嫌疑人也被怀疑是他手下成员。

欧洲反恐部门寄希望于拉扎克的被捕能够在欧洲恐怖网上打开缺口,直至截断“基地”组织的人员和资金募集来源。

威胁评估

依照ESISClI月20日的危险度排行榜,英国之后的目标将是澳大利亚,然后依次为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和波兰。ESISC更倾向于警告各国,威胁不仅来自于“基地”组织和他的分支,也来自一些大大小小、彼此间并无联系的独立组织。以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情报专家阿兰·肖维(Alain Chouet)为代表,他认为2001年12月后的一系列恐怖袭击中,只有5起能和“基地”扯上关系,其余都是地域性恐怖组织无直接战略目的的分散行动。而对这类袭击的判断和追踪则更为困难。

欧洲反恐情报部门近年来一直抱怨,在欧洲本土发现恐怖组织和确定其组织形式都如大海捞针。它们的行动指令往往借助于复杂的社团交往,尤其是能得到伊斯兰欧洲社团的资助,这种情况在英法两国最为突出。英国原来一直被称为伊斯兰教徒的“欧洲避难所”,而法国也不相上下。法国部分专家和国家高层都相信,目前生活在他们境内的穆斯林人口有600万之多,是法国的第二大宗教群体。但是人口统计学家翠芭拉最近指出,确切数字实际上只有370万人,其中有170万移民,170万移民子女和不到30万的移民第三代。在法国,超过23%的居民是外籍(至少其父母生于国外):690万来自欧盟国家,300万马格里布人以及70万非洲人。虽然穆斯林人口并不比意大利人和西班牙人多,但多年来总是法国政界和媒体的敏感话题,从移民政策到社会福利政策,以及今天最受瞩目的反恐问题,它都显得牵一发而动千钧,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不仅仅是个统计数字,600万还是370万,政治分量是同等的。

欧洲申根国之间的自由边界也为恐怖组织训练营的授课提供了便利,他们利用欧盟成员国之间的法律差异频繁往返,不断伪造身份证件转换身份,给反恐情报部门的定向跟踪造成了很多障碍。1998年法国举办世界杯期间,反恐部门逮捕的100多名GSPC成员就分散在欧洲大陆5个国家内,该组织从阿尔及利亚恐怖组织GIA派生出来,它们的成员先后和阿尔及利亚另一恐怖组织Takfir以及其后的本一拉登基地组织发生交叉,在法国曾被判刑的部分GSPC成员后来又在阿富汗被美国重新逮捕。

这些小规模的恐怖组织有一大半选择在法国境内落脚。巴黎专门负责反恐案件的布律吉埃法官(Jean Louis Brugiere)认为,法国虽然和华盛顿保持距离,但由于历来已久的阿尔及利亚问题令它一贯反对伊斯兰极端势力,所以很可能成为恐怖组织在欧洲本土行动的首选目标。法国司法部门近几年的调查也证实,一些恐怖组织的行动网早已经在法国国内初具脉络。2001年7月,法籍阿尔及利亚人贝盖尔在从阿富汗训练营返回DUBAI后被捕并引渡到法国,他奉命组建了欧洲行动网,准备攻击巴黎的美国大使馆。英国穆斯林分子雷德也是在巴黎被抓获,2001年12月22日他企图以“鞋跟炸弹”引爆巴黎飞往美国迈阿密的班机,而正是法国境内的巴基斯坦居住区有人为他提供后勤资助。对2001年4月突尼斯杰鲁巴岛恐怖袭击案的调查也披露了很多令人吃惊的细节,比如“人体炸弹”所使用的卫星电话便是由其兄在法国购买。最新一个案例发生在今年11月25日:DST反恐机构在塞纳一圣一丹尼省传讯了一个名叫卡尔法乌伊的青年,他被怀疑和穆斯林激进组织Francfort保持联络,该组织在2000年圣诞期间曾策划对法国斯特拉斯堡天主教堂进行恐怖袭击。

无论“基地”还是其他,伊斯坦布尔的惨痛提醒了欧洲大陆。正如法国时事周刊《国际通信》所分析:“‘基地’现在更像一个思想体系而不是一个组织,这才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法国的“警惕劫掠计划”加强了本土安全

资讯

法国“警惕劫掠计划(Le plan Vigipirate)六上六下

法国政府制定反恐“警惕劫掠计划”的想法始于1978年,但第一次实施推延到1991年1月2日的海湾战争期间。

1995年10月,巴黎一家犹太小学被汽车炸弹袭击,紧接着巴黎快速地铁RER奥赛博物馆站被炸,“警惕劫掠计划”被迫重新启动。

1996年12月,RER再遭袭击,“警惕劫掠计划”再启。

1998年足球世界杯在法国举行,“警惕劫掠计划”成为保安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0年11月,科西嘉岛发生系列炸弹袭击事件,法国政府高度戒备。

2001年美国“9·11”事件,“警惕劫掠计划”启动至今。

该计划分为“普通”和“强化”两个版本,目前采用的是后者。法国全境安排超过4000名警察、宪兵和军队待命,各警局必须在各自市政府的协助下做到:对可疑包裹进行监控;避免公共道路出现人群聚集和交通堵塞;在博物馆和商场入口对包袋实行检查;行人密集场所的垃圾箱必须妥善封闭……此外,空军10架战机随时待命,确保能在2分钟内截击领空上任何来历不明的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