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离格莱美有多远?

作者:王小峰

(文 / 王小峰)

第46届格莱美奖提名于12月初揭晓,从提名名单看,黑人音乐继续称霸格莱美,从获得提名的唱片来看,多少缺少点让人兴奋的东西。不过格莱美就是这样,每年都不怎么招待见,但是每年人们还都把它当个事儿来看。

我们离格莱美有多远?0

如今的格莱美奖已经包罗万象

不过这届格莱美奖有件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克林顿和希拉里双双获得提名—克林顿与前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合作的《彼得与狼》、希拉里的《亲历历史》。而且他们获得提名的还都是同一个奖项:最佳儿童故事朗诵专辑奖。当然,我们很难看到克林顿夫妇同台领奖的场面,毕竟只有一个赢家。

这件事在格莱美奖上大概算不了什么,因为总统获得格莱美奖提名也不是第一次了,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在1997年和2001年获得过两次提名,美国总统文武双全从格莱美奖上就能看出个一二来,更何况克林顿的萨克斯吹得相当不错呢,说不定哪一天他还能获得最佳表演奖呢。

拿克林顿说格莱美奖无非是想说明格莱美奖发展到今天已经包罗万象,虽然它的权威性和审美标准一直是人们喜欢质疑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格莱美今天已经覆盖到美国各种音乐领域。从1957年格莱美奖设立时只有37个奖项到今天已经发展到流行、摇滚、爵士、布鲁斯、拉丁、古典和波尔卡等几大领域104个奖项。这几十年它们在不停地调整,以让这个奖更加适应音乐潮流。

像格莱美、奥斯卡那样,国内很多机构都把目标锁定在这些权威的奖项上,试图让格莱美奖在中国安家落户。前段时间,有消息说格莱美奖学会的几个成员要来中国,和中国洽谈设置华语格莱美音乐奖事宜,同时我们也看到国内至少有三家单位开始以格莱美为蓝本,大操大办起来。那么,格莱美是否会设立华语领域的奖项?答案肯定是否定的,目前格莱美奖只单设了拉丁音乐奖,它设立拉丁音乐奖无外乎有这几个理由:第一,美国说西班牙语的人仅次于说英语的人,所以拉丁音乐在美国有着广泛的市场;第二,拉丁音乐的丰富程度令人吃惊,现在格莱美奖的一些奖项无法将拉丁音乐包容进去;第三,从商业角度,单设拉丁音乐奖无论在美国还是在整个南北美洲都有巨大的市场回报;第四,由于中北美、南美唱片市场不好(盗版问题),导致很多这个地区的音乐家把发展方向都定在北美,这无形中增加了拉丁音乐在美国的影响力。而现在拉丁格莱美奖的奖项也不过是十几项而已。

那么华语流行音乐呢?基本上不具备上述的几个方面,大概我们的唯一优势就是说汉语的人比整个美洲的人都多,套句俗话说:“我们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市场。”反观另一个流行音乐比较发达的国家英国,他们的音乐奖也没有按格莱美的模式操作,也就是我们,什么都爱拿美国作参照。如果说格莱美在拉丁音乐之外再去设立一个语种的奖项,那也应该是法语格莱美。

其实设立电影、音乐、戏剧奖项,要具备一个首要条件,那就是这个领域内的产品要丰富。国内流行音乐大奖很多,原来都是胡来,谁能参加颁奖演出谁就有份儿,后来有识之士看到这样下去游戏不好玩了,才开始专业化,这一专业化便陷入格莱美的误区。今年,至少有三家单位都是打着“中国格莱美”的旗号操作颁奖,但是结果令操作者有些尴尬,因为有些奖连候选人都凑不齐。格莱美奖刚刚设立的时候不超过40个奖项,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流行音乐还算比较发达了,照理说弄出七八十个奖项跟玩一样,但是他们没有这样做。目前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谁都知道,包括港台地区,也变不出几个花样来。

大陆这边爱干矫枉过正的事情,不是颁奖总有猫腻么,那好,我们来个权威的,把格莱美拉过来,于是几个大而无当的“中式格莱美”便出炉了。比方说,有个奖要设立最佳R&B奖项,这个奖在格莱美奖里被归到布鲁斯领域,布鲁斯这一大项里又分传统和当代布鲁斯,而我们刚有人鹦鹉学舌,就迫不及待地要设立一个奖项。再比如,重金属奖是在90年代之后才设立的,而重金属音乐早在70年代就流行了,你可以说格莱美比较保守,但它在奖项设立上是比较慎重的,Hip-Hop流行好多年了,但它并没有单独设立一个奖,而是把它归到其他具体的奖项中。

中国格莱美们显然是没有看到中国音乐的特色,而盲目引进美国操作模式,打着权威、科学、客观的招牌,实际上千的都是违背这些的事情。如果非要给中国音乐分一分类,那么根据现在的情况,应该分为:流行、摇滚、民歌和戏曲四大类,为显示中国特色,还可以考虑设一个傍大款领域,每一类里面再细分几个小品种,加在一起有30个奖也就差不多了。

所以,何必非要都去与格莱美比肩呢,把自己弄得不伦不类,还不如踏实一点,有什么做什么吧。

上一篇: 人民反对摇头丸
下一篇: 武士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