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世收藏
作者:邢海洋(文 / 邢海洋)
盛世收藏,但藏什么,不藏什么,却是外行很难索解的。中央电视台有一个艺术品鉴宝栏目,每一期都请持宝者自己给宝物估价,再请专家给定价。这里面,你会发现,如果收藏品是祖上传下来的,持宝人非职业收藏家,价位的出入就非常之大。最近的一期,印象里一个九层象牙球的自报价是500万元,而专家给出的市场价只有1000元。
收藏基本上是专业选手的战场,参与者相对于大众,是极少数。但盛世享平日久,普通人家也希望把子女培养得多些艺术气质,会早早地送他们去文艺学校,必定造成专家队伍不断扩大的局面,为艺术品收藏扩大范围,此为艺术品必定升值的原因之一。原因之二,是有钱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有钱,而工业品,比如汽车飞机之类,毕竟随着大规模生产而贬值。有钱人凭此积累财富,却不能靠它们显示,也不能靠它们升值,只有诉诸艺术品,故价格只有上升没有下跌的份。当然,有钱人买艺术品,最好的去处是拍卖会,有拍卖公司把关,过滤掉假货,再有同行竞价,使价值呈现。
齐白石作品《山水册十二开》。在1 1月2日下午中贸圣佳国际拍卖会上,此作品拍出1452万元的高价
如此一说,就不难解释“非典”之后第一个重头的拍卖季里,书画市场令人难忘的火爆场面。11月2日下午中贸圣佳国际拍卖公司举行的2003年拍卖会上,齐白石《山水册八开》和《山水册十二开>分别创下了1661万元和1452万元的高价,创造了齐白石作品拍卖的最高纪录。而在前一天,傅抱石作品创下1980万元高价,打破了中国近现代书画作品纪录。8开的《毛主席诗意山水册》,从起拍到落槌仅仅用了约3分钟的时间。此前,中国近现代绘画的纪录也是傅抱石保持,那是傅抱石赠给郭沫若的《丽人行》,1996年在嘉德拍卖,成交价1078万元。这次的《毛主席诗意山水册》专家普遍估价800万至1200万元,最后成交价格翻番。另一个令人称奇的奇迹是齐白石的《山水册八开》5年前曾经出现在市场,1998年在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上以159.5万元的价格成交,时隔5年,价格涨了10倍。
今年的买气之盛,从报价方式上就可想见。傅抱石的作品起拍价是100多万元,仅用了十几秒,价格就叫到了300万元,接着价格又跳到了500万元,高潮迭起。齐白石的作品起拍价也是100万元,很快就以10万元为一个跨度升到150万元,在一个短暂停顿后,有买主大声叫出了500万元的价格,全场雷动。
齐白石、傅抱石生于乱世,各路学派思想混杂,但对艺术家,却是至为宝贵的形成风格、独开一片创作天地的时机。文人画由于时代变迁而过时,西画的技法和精神汩汩传人,两位大师融会古今,又借鉴西方成就,在国画中的非凡地位早有定评。持有他们的作品,升值只是个时间问题。可以说,中国富豪将来有多少资产,他们的作品就能有一个相应的价位。西方的绘画,动辄千万美元计,而油画作品,虽有些耗时数年,但像雷诺阿那样一生7000件作品,毕加索那样一生3000件作品的也存在。从创作用时长短上来判定国画价位一定远低于西方油画只不过因为西方人不理解国画的创作规律罢了。艺术的精神是中西方通用的。
西方的艺术精神极端注重创新,在相当程度上就像科学实验,10000个小组同时攻克艾滋病毒,但有一个成功了,所有的万个小组的工作也都有价值,唯有不思进取不创新没有价值。近来国内学院派和实验艺术家经常争论绘画是不是该用现实主义的方法歌唱时代,反映真善美,这的确是一个尴尬的问题。照相术发明后画家不得不从画得像向画得不像转型,从而发掘绘画反映人的精神状态的能力。技术层面上各种表现的可能性一时被挖掘得淋漓尽致,以至于今人再想创新,已经很难找到空间和方向,于是有人说,架上绘画已经死亡。留给学院派画家的,似乎也就是先用苏联传承下来的写实方式,改革开放后再用西方的古典方式反映现实,以至于形成当代世界上少见的严谨写实而古典的风气,这些画家,普遍被称为实力派画家。嘉德的油画拍卖最能反映这方面的真实状况,比如现为徐悲鸿艺术学院副教授的徐唯辛用两年时间创作的《圣地拉萨》拍出了40余万元,另外,实力派画家的绘画多以高出估价的价格成交,藏家对实力派的认同从价位上就反映出来。
其实任何艺术门类创新都是最难的事,尤其要得到观众的认可,符合审美趣味。在印象派和后印象派把所有美丽绚目的颜色穷尽之后,再在颜色上的实验充满凶险,夏俊娜多用焦色作画,在颜色上的实验可以说独树一帜,市场却给予了相当的认可。这次拍卖的高130厘米、长240厘米的《青春组曲—姐妹》以40余万元成交,高出估价四五倍,足以说明收藏家对艺术家创新精神的认可。 画家盛世收藏傅抱石齐白石美术文化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