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游港客“圣诞扫货”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邱海旭)

“我们店里60%的金饰是卖给内地来的游客。”陈女士一边招呼两位内地顾客,一边对记者说。这是位于香港尖沙咀弥敦道的宝国珠宝金行,陈女士在这里做店员已经有7年时间。实际上,她本人是上海人,7年前被宝国珠宝金行招聘到香港。

陈女士认为老板的眼光很精明,现在店里的店员不少是来自上海、福建等地的金行,她们比本地店员更能了解大陆顾客的喜好和眼光。陈女士告诉记者,就在前一天,一位浙江来的客人一次在宝国珠宝买了100多万港币的首饰,其中一串南洋珍珠项链价值20多万港币。“现在只有内地客人出手才会这么大方。”陈女士说。

“购物天堂”香港传统上每年有两个黄金购物期,一是夏季7月至9月,二是圣诞节前的11月至次年2月。在这几个月里,从高档商场到街边店铺都纷纷减价迎客,就连最高档的名牌精品,都实实在在地大打折扣,让人不能不为之心动。而这两个黄金档期随着近两年内地游客人数的激增,已经被大幅延长。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共有33万内地游客访港,整个10月份内地访港人数高达87.8万,两地相关机构的调查数据都显示,无论哪个年龄层的大陆访港客,“购物”都是香港行里最优先的目的。

记者从香港入境处了解到,从7月份起国内城市纷纷开放香港个人游之后,个人游港的比例以每月超过50%的数字增长,10月份内地游客个人游占了16.8%,11月份截至26日个人访港人数已超过13.74万人,即将创造历史新高。香港本地的市场调查公司发现,目前内地游客人均在港消费8000港元,其中个人游旅客的平均消费要普遍高于团体旅游者。由于内地游客的超强购买力,香港人已经把内地人的购买行为称为“扫货”。

无论是商家业主还是港府官员,都对今后一个月里内地游客的消费势头充满期望。据了解,目前报名在圣诞前后游港的内地旅游团已有八九成满,较去年同期的五成满大幅上升。上海一些旅行社推出的圣诞前后香港4日游的价格平均降到2500元左右,日前上海青年旅行社更是将4日游报价降至1580元的新低,包来回机票及三星级酒店住宿,较SARS之后的特价优惠团还要便宜100元,是近10年来的游港最低价。

内地游港客“圣诞扫货”0

提前到来的香港圣诞购物热潮

香港入境旅行社协会副主席吴光伟对记者表示,在内地旅行社纷纷降价和个人游带动下,今年圣诞节和元旦前后的12天里内地游客人数将超过“十一”黄金周,达到40万人左右,并将至少为香港带来24亿港币的经济收益。11月27日,香港特区政府公布了第三季度经济增长数据,4%的增长超出之前的普遍预期。香港特区政府经济顾问邓广尧将香港经济的显著复苏归因为SARS疫情的迅速收尾、内地抵港游客的迅猛增加以及全球经济的好转。专家认为,内地游客的圣诞采购热潮将一直持续到春节以后,第四季度香港经济受益于内地消费者的幅度将更大。

两大利好的预期直接支撑了今年香港圣诞购物必定火爆的判断。首先是广受瞩目的人民币结算问题将很快趋于明朗,特区政府正从7家申请银行中挑选1家开展人民币结算业务,结果将于近期公布,这对解决700亿滞港人民币的回流问题意义重大,同时也会让香港商家更愿意接受人民币。另一个令商家和游客都翘首以盼的利好是年内内地银行卡有望在港获准使用。香港银联通宝日前已与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共识,标有中国银联标识的银行卡将通过香港银通的自动柜员机(ATM)提取港币现钞消费。包括渣打和汇丰在内的几大香港银行都已对此计划表示出浓厚兴趣,进一步的合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

内地游客的蜂拥而入让香港圣诞购物热潮提前到来。记者看到,在太古广场等香港著名高档购物场所,圣诞彩饰和各类节日折扣活动已提前登场。11月26日,太古广场请来十余位本港人气最旺的超级名模,与专门从加拿大请来的圣诞老人和本地国际学校学生组成的儿童唱诗班一道,全面揭开圣诞购物的序幕。在尖沙咀、铜锣湾等商店云集的区域,大大小小的商家也已打出“圣诞消费”的旗号,一些化妆品超市和药店为将街道上熙熙攘攘的内地游客引入店中,还推出人民币兑港元I:l的特别优惠,欢迎内地游客以人民币消费。

内地游客到香港购物的主要目标照例以金银首饰、皮具、名牌服装、化妆品、数码电器为主,由于香港是免税区,许多国际名牌价格比内地要便宜1/4左右。太古广场购物区三层国际顶级品牌的汇聚程度即使在香港亦很少见,路易威登、爱马仕、铁狮东尼、TOD'S、Burberry、Loewe等品牌对内地游客中处于消费层高端的人来说无疑是莫大的诱惑。

Burberry亚太区域总经理李卫民(Mark Nevill)告诉记者,内地游客按地域划分有着有趣的特点,北方客人出手往往比较大方,对看中的商品一般不会讨价还价,而南方客人尤其是广东游客会在价格上算得更加精细。

对于较少问津国际品牌的消费者,香港同样提供了足够的购物去处,很多内地女游客一到香港就直奔SaSa、彩虹、卓悦等连锁超市,因为里面的高级化妆品比内地要便宜2/3左右。记者在湾仔的SaSa看到,店铺里全是提着大包小包的内地客人,据店员告诉记者,现在香港本地人反而很少到这种化妆品超市购物。

不过内地游客在港购物也并非全是愉快的经历,其中尤以强买强卖和水货的问题居多。记者在弥敦道上一家未清楚标示店名的电器店亲眼目睹,一位想买手机的内地男游客与店主在价格上无法谈拢,转身想离开时被店主揪住胸口衣服斥骂,店主并叫出两名男子助阵,最后这位游客被迫买下手机。记者随后留下这位游客的联系方式,第二天与其通话时得知他已向香港旅游发展局投诉,并且在当天下午得到了店主的道歉和赔偿。香港媒体和消费者协会已经发出呼吁,要求市场监管部门加大执法力度,杜绝“黑店”骗客,维护香港购物天堂的形象。

在香港购物应注意些什么?

1.货比三家。一般而言,商户并不接受顾客以索价过高或主意有变为由退货。百货公司及连锁店出售的商品均以明码实价发售,而小商铺或露天市场的商品有的没有标明价格,故在购物前应先查明价钱,最好货比三家,或可致电香港消费者委员会,查询商品的总代理定价。

内地游港客“圣诞扫货”1

内地游客在繁华的香港商业区选购物品

2.拒绝“水货”。“水货”指非通过总代理进口的商品,售价一般较低,但总代理并不为“水货”提供保养服务。若希望享有完善的售后服务,应购买由总代理进口的商品。

3.识清利诱游说。在购买影音或电器产品前,应先了解不同商品型号在性能及价格上的分别,并查明所有配件是否已计算在内。购买中药材及参茸海味时,应查明商品单价及重量的计算方法。切勿轻易因售货员的游说而改买其他商品。

4.核查单据。要确保商品资料及所有在交易时售货员作出的口头承诺均在单据上清楚列明。购买珠宝金饰时,应确定单据上列明黄金的成色、含量、宝石种类和重量等,资料正确无误方可付款。

5.处理纠纷。如遇纠纷,不要在店内争持,可向香港旅游发展局或消费者委员会投诉。提前到来的香港圣诞购物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