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来信(266)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三联生活周刊)
艾滋病与政府承诺
“为农村地区和城市中贫困的艾滋病感染者提供免费药物,是一项值得国人骄傲的公共政策,举世瞩目。这项政策能否顺利实施,能否有效抑制艾滋病感染的蔓延,还依赖全社会的努力。我们起码可以共同营造一个充满理解和关爱的人性化氛围,安抚感染者的心灵,消除他们恐惧暴露的心态,勇敢地接受治疗。”
河南 夏青
人大代表旁听庭审会干扰司法独立吗?
最高法院院长肖扬近日指出,今后对于大要案和人大代表关注的案件,各级法院都将邀请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并将其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下去。此言一出,质疑声起。
保证司法公正,一是离不开司法独立,二是离不开监督。监督法院的审判工作,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重要内容。这种监督不仅要涉及具体案件,而且要介入和调查案情,针对违法案件提出纠正意见,督促法院依法改正。当然,这种监督有一定之规:集体行使职权,不代行审判权,不直接处理案件,不干预司法程序的正常进行等;只局限于从案件的定性和适用法律提出建议,不能做出具体的处理意见,而且应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和严格的法定程序;法官对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并非必须考虑。显然,受不受干扰取决于法官。法院只要依法搞好“公开审判”,允许一切符合条件的公民旁听,包括媒体的采访,那么是否就邀请人大代表参加旁听庭审形成制度也就没有了特别意义。
河南平顶山 何向东
8亿元建消防通道与城市安全
广州市副市长苏泽群坦言:“城中村”越来越成为城市管理的难点。员村今年发生火灾后,有关部门动议在“城中村”建设专门的消防通道,但测算要投入8亿元,政府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目前一些“城中村”还只能用消防三轮车来代替无法通行的消防车。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但是显然,现在维系城市健康运转的旧有安全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城市的高度开放性导致了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和脆弱性。广州的“城中村”除了极度拥挤,实在难以找到能体现城市安全功能的东西,一旦发生火灾等突发事件,消防部门又将陷入火魔面前无设施可用的尴尬中。而以“城中村”的人口和建筑密度,火灾在短时间内就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成都 毕舸
考试的无政府状态
我在一个助学点主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工作。近来有考生愤怒反映“电子商务”专业的“综合作业”科目拖延无期,考生利益受到严重影响。
华师大主考的“电子商务”专业有一门课程“综合作业”,由上海市劳动局操办,据说是因为“电子商务职业资格证书”由他们发放。但在我看来,多一个环节则多一笔费用,而这种职业资格证书在目前并无太大意义。但不管怎样,反正是考生掏钱。而且,必须是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一起拿,不允许只取其一。可是,每当要操办“综合作业”时,衙门的拖拉作风却令考生消受不起。第一次操办原定于在2002年的11月,但一直拖到2003年春节后;这一次原定于11月,但至今没有任何动静。这样,在12月16日(华师大规定)将拿不到毕业证书。对自考生而言,每次考试都是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有人甚至失去了工作,生存状态没能得到明显的改善,有关部门的某些做法无异于在浪费有限的社会资源。
上海 一教师
将公开评议改为投诉评价如何?
前几日,镇党委一位副书记来找公司总经理,请他填“市级机关民主评议表”。总经理出差在外,填表的任务就落到了我头上。评议表是机读卡,印制精美,成本该有二三块钱。看过之后,我却傻了眼,一下子对数十个市级机关作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的评价,怎么可能?绝大多数我根本不了解,有些连听都没听过,如“人民防空办公室”等。副书记要我站在总经理的角度来填表。他催得急,我只好拿起笔”跟着感觉填”,绝大多数选的是“满意”,另选了几个“基本满意”,还选了几个“不了解”,“不满意”一个没选。
我想跟我有同样感受的人应该不在少数,“凭感觉”打“印象分”只能使民主评议的效果和准确性大打折扣。我们可否建立以市民对机关投诉的多少来评价机关的机制呢?可否建立“无投诉即满意”的认识呢?
浙江宁海县 方明威
学校要来检查团
9月份我到西安附近一所学校实习,这原是所濒临倒闭的中专,最近借高校合并“傍”上一所大学。该校教学质量毫无起色、打架旷课依然成风,直到教学质量检查通知下达,学校才开始重视起来。
先是准备材料,确切点说是制造或编造材料。一是编造考试档案,一周内连考数十次,说是考试,其实就是拿着答案抄写,还提醒要写错一些题,达到逼真效果。二是编造素质教育活动的材料,大都凭空捏造,他校“借鉴”、网上“共享”兼有。学校还下发油印小册子,印着检查团可能的提问和完美答案,说是“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经半月辛勤劳动”才搜集整理出来的。学校警告说,若有人在回答提问时给学校丢脸,至少会被记大过一次,重者将开除。我实习结束离检查团到来的时间还早,我一直担心学生们受到更多的难为。
成都 卢许峰
公厕的革命与意识的革命
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北京的公厕改造一直在积极进行。市政府近日表示,每年将改建二类以上公厕400座。公厕改造效果明显,胡同、街边的公厕设施先进,冲洗便利,没有了往日难闻的气味;饭店、商场、宾馆的公厕均免费开放;外观时髦的环保厕所也出现在新建小区。不过,硬件上去了,软件却有待提升。
笔者发现,许多商场撤掉了公厕指示牌,顾客不像收费时期容易得到指引;一些公厕在用水上过分控制,冲刷不利使新式公厕比老式公厕还难接受。10月26日,香山红叶正值观赏佳期,观者如潮。香山入口处附近的大型公厕挤满了游客,不知何故,公厕门前置一牌子:无水。人们不解,周围的饭店、商铺都开张如常,没水的只此一家。那天如厕的经历,连蹲过农村茅坑的人都觉得恐怖。令人难堪的是,几位外国游客一直在问“Why?Why?”我想,与其这样,不如收费,提供有品质的服务;再者,若真有服务意识和规章制约,水的问题迎刃可解。
北京 张可欣
伪劣辞书理应全部“召回”
今年4月份,新闻出版总署启动了辞书质量检查行动。语言辞书专家花了4个多月时间反复审读检查,结果发现19种辞书质量不合格,其中某出版社的《多功能学生字典》,平均每万字差错竟多达37.57处。
结果公布后,相关出版社及责任人无疑会受到严肃查处。对19种不合格辞书,新闻出版总署已勒令出版社收回,经改正后再版发行;对少数质量严重不合格的辞书,则要求出版社销毁。
不过,所有的处理似乎都是针对待售图书,倘真如此,读者手中的不合格辞书该如何处置?我们已经不陌生的产品召回制度,已经在保护汽车、电脑等产品的消费者利益方面做出良好示范,图书作为联合国规定的永久消费品,一旦被权威部门确认为不合格书籍,出版社也应当无条件“召回”—以收方支付邮资的方式请读者将书籍退给出版社,或“改正”后寄还读者,或全额退赔并诚恳道歉。唯有如此,读者的合法权益才能真正得以保护。
合肥 周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