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豪斯的后代和拇指族们
作者:尚进法国蒙托尔设计标准委员会的让·米歇尔在接受《标准化》杂志采访时说道:“如果没有包豪斯创始人W.格罗皮乌斯的推动,20世纪的工业产品也许跟维多利亚时代一样笨重难用,人体工程学被包豪斯人引入到各类产品设计中,不仅是设计界的历史经典,更变革了20世纪后50年人们生活中的颇多细节。”实际上,人体工程学最初发起的源头来自英国,当时诗人兼美术设计家、社会活动家W.莫里斯,以机械是为人的生产和生活服务,还是人将要成为机械的奴隶,这个工业时代初期的尖锐矛盾为导火索,发起了著名的手工艺运动。在当时这样颇具哲学意味的话题,就像现今社会对人与电脑关系的争论一样引人注目。莫里斯强调手工生产的精良,受其影响产生了新艺术运动、风格派、分离派等分支。这种思潮感受到机器太生产时代中丧失人性的倾向,要求艺术家参与设计,强调将艺术设计移植到现代工业产品中来。尽量减少机器使用者的疲劳,更好处理机器与人和环境的协调关系,成为了人体工程学的实际定义,以1949年福特V8汽车为代表的第一批人体工程学设计很快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不同国家设计者对人体工程学的不同认识也影响颇多。国际工业设计学联合会的奥斯汀在学会期刊上写道:“西方国家工业产品之所以受到欢迎,不得不说是人体工程学的效力。”
小手机大课题(本刊资料)
目前人体工程学早已无处不在,不久前召开的微软鼠标20年纪念会上,休·马卡龙(HughMcCLONE)更是对人“体工程学设计过程解释说:“鼠标就是人体工程学最好的例子,为了适应使用者的手,设计者们想尽了办法,普遍认为鼠标与手掌和手指接触得越多,使用起来就越舒服。为了在设计过程中从视觉上证明这一点,我曾在手上涂墨水进行各种试验,甚至想出了使用红外线相机拍摄残留手掌热量印记的办法,这种方法是我联想到施瓦辛格主演的《铁血战士》闪现出来的。”但是并不是所有设计者都能不受限制地使用人体工程学,曾经担任爱立信手机设计的纳辛斯基就对《P CMagazine》的专栏作家约翰·德瑞克(John c.dvorak)抱怨道:“手机键盘太小了,可经理人们非要在9个数字键上安排出26个字母,所以目前世界上通用的数字键盘手机,在人体工程学上都是失败产品。”实际上,9键手机的制约问题早已经是手机大亨们心照不宣的问题,如果为了满足键盘使用的便捷,设计26个字母键的话,势必手机体积庞大,但是随着短信和3G手机的技术需要,9键输入太慢了。曾任沃达丰手持技术经理的高斯帕在接受《卫报》科技版记者采访时就对日本短信用户大为不解,“真不敢想象日本人都是拇指族,室外很少能见到打电话的用户,更多的人则是两只手拼命握住9键手机,美国人绝对忍耐不了用9个数字键去输入复杂的日文平假字和片假字”。
纳辛斯基补充道:“目前9键键盘严重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即便输入英文使用起来也不方便,迟早要被新技术替代。”《连线》杂志曾经在1997年就抱怨过手机键盘输入的矛盾,实际上微软和美国在线都在暗自研发替代技术。微软亚洲研究院牵头的语音识别技术就被比尔·盖茨视为解决输入难题的克星,而美国在线旗下的T9输入法也不甘示弱,试图从编程算法本身再挖掘9键输入的潜力,美国在线副总裁Ciaig Peddie坚信T9新版本的PTI输入法比语音识别技术跟有优势,化解释说:“语音识别固然有技术上的突破性,但是使用者输入时的私密性无从谈起,你输入的任何信息都可以被你周围的人听到,这无疑将大大制约语音输入技术使用的场所。”似乎德国的TecChannel评价更为中肯:“各种新设备早已令我们的手指应接不暇,让德国人在索尼爱立信的小手机上顺利输入信息就很不容易,早已无暇顾及舒服不舒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