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丽虫的快乐代价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任田)
有一种虫虫,样子很恶心,但名字很好听,叫做美丽线虫(Caenorhabditiselegans)。它们中有一部分幸运嘉宾,被请进了实验室,经科学家做了个小手术,居然寿命比其他的同类长了整整6倍。因此有科学家很兴奋地宣称,如果这种技术应用在人类身上,那么人类将会平均活到500岁。也就是说,比传说里的人鱼还要能活(它们只能活300岁,且具有缺少灵魂的重大遗憾)。如果那样的话,设想你将会有机会与五代祖父母同堂,太阳好的日子,大家搬上一二十把摇椅齐齐坐在院子里流口水,顺便还能把陈年的衣物全铺在大腿上晒了。
但是,这种情况是几乎不可能出现的,因为这种长寿技术其实是一种绝育手术,甚至比绝育手术更要凄惨—被施加手术者完全被摘去了生殖系统,就像捐献器官那样摘得一干二净。在此基础上,白天便永恒地白,黑夜便永恒地黑,男人和女人永远相敬如宾,空气纯洁得像夏娃被诱惑之前的伊甸园,没有了荷尔蒙的世界突然清净了。
于是我想起一位中学同学的雌鹦鹉来,因为它整日思春欢叫,令小主人无法准备高考,便起了杀戮之心:我同学用一根很细的小木棒串起小虫逗引鹦鹉张嘴,它一伸出舌头就被木棒卷了起来,然后我同学手起刀落,曾是最喧闹的鹦鹉瞬间成了哑鸟。手术宣告成功,甚至没有一滴血落在刀片上,好像割除了扁桃腺一样无伤性命。后来那鸟果然活了很久,作为一只鸟最主要社交活动之一的啼叫已经被取消了,它可以保存更多的体力吃小米、喝水、晒太阳,直至风烛残年。当然,它终生没有下过一个蛋,也没有交过任何男朋友。
那鹦鹉究竟是错在思春,还是错在爱叫,总之它为自己的生理需求挨了江湖一刀,从此无法再领风骚。那余下来的日子,它是满足地吃小米呢,还是郁闷地照清影?小人鱼用300年的寿命,外加化作泡沫的哀伤,换来了一段似是而非的爱情,如果来个逆反过程,用一段似是而非的爱情,换它500年的漫长日子,会不会就颠覆了这个美丽故事?
英国有个“性欲旺盛者匿名联谊会”,专门吸纳那些沉迷于性“爱好”之中不能自拔的男性,并借助12道复杂“工序”帮助他们“戒掉”自己的不良癖好。这12道门槛听说不比戒毒容易—因为戒毒只要不要命就可以了,戒色还需不要脸—必须当众说出自己的性糗事以及向受害女性道歉。如果可以选择,重获“新生”后的他们,有多少会选择挥刀自官500年淡然自处,还是把心一横重新堕入荷尔蒙的无间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