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那处听那歌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森林木)
第一次听郑钧的《流星》是在意大利托斯堪纳山区的公路上。那天天色将晚,我们的汽车刚刚离开小城阿兰佐,驶向通往佛罗伦萨的高速公路。本来那天我们的目的地不是阿兰佐,但之所以去那儿,是因为导游告诉我们:小城里有一个广场,这个广场曾经出现在费里尼的获奖电影《美丽人生》中。这个信息顿时吊起了大家的胃口,虽然几个人不是什么电影发烧友,但《美丽人生》还是看过的,而且一致认为是部好电影。恰好当时意大利正在热映费里尼的新片子《皮诺曹》,所以几个人便热烈地讨论起费里尼和他的电影。
但当我们真正到达那个广场时,却无法将眼前的现实与电影里的画面联系起来。因那天正值周末,广场变成了一个旧货交易市场,人声鼎沸、车水马龙,完全感觉不到电影中费里尼所需要的那种喜剧氛围。大家有些失望,挤在人群里观赏摊位上各种各样的旧货。等到了集合的时间,才发现夜色沉沉,摊位上也挂上了各色小灯。没有照相,没有留影,拼命翻动记忆中关于《美丽人生》的画面,感觉电影中的广场和眼前的广场只有两点相同:一样的陈旧,像在中世纪;它是倾斜的,因为建在山顶。
坐上返程的车子,大家完全没有了来时兴致。汽车盘山而上,将幕色中华灯初上的小城阿兰佐甩在身后。车里面的气氛有些凝重,没有人说话。可能大家有点疲惫,也可能是那天谈《美丽人生》太多了,受到了其悲剧性结尾的渲染。就在车子即将到达山顶的时候,这种安静突然就被车载录音机里震撼的音乐声给打破了,那是一段强烈的混合着贝司和鼓声的前奏,而后,一个男人富有磁性的嗓音切了进来。导游说,这是郑钧的《流星》,大家的精神为之一震。这时,汽车也戛然一声停在了路边。导游让我们下车看风景。我们刚好在最高峰,阿兰佐就在脚下,又仿佛在天上。因为此时我们分不清哪里是城里的灯光,哪里是天上的星光。亚平宁舒适的风穿过繁茂的橄榄树向我们吹来,带着橄榄特别的香气。车里的《流星》一遍遍放着,配合着把我们包围了的闪闪的、迷人的灯光和星光。大家又兴奋了,顾不得过往意大利人的侧目,一起跟着郑钧唱:我想知道/流星能飞多久/它的美丽/是否值得去寻求/夜空的花/散落在你身后/幸福了我很久/值得去等候/于是我心狂奔/从黄昏到清晨/不能再承受/情愿落在你手中/羽化成黑夜的彩虹/蜕变成月光的清风/成月光的清风/我纵身跳/跳进你的河流/一直游到尽头/那里多自由/在最美的时候/情愿落在你手中……
那天,我们在山顶呆到很晚,想着《美丽人生》,看着阿兰佐,听着《流星》,忘记了时间、忘记了饥饿,忘记了自己身在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