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NC到通讯:信息经济第二次蜕变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尚进)
当8年前,网络计算机(NC)概念由SUN和甲骨文公司联合提出的时候,无数经济分析师认为网络计算机代表着信息社会新的方向,引起了一场要网络不要速度的变革。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随后的互联网热在全球引发了的烧钱竞赛,却丝毫没有使网络计算机从中受益,反而是雷声大雨点小,最终了无声息,连最热衷于此的拉里·埃里森(LarryEllison)也渐渐失去了兴趣。于是评论界停止了关于计算机与网络如何走向下一步的争论,转而去探讨如何将热钱变为好商业模式。但是这并不代表这场信息经济如何走的争论就此终结。
实际上早在1962年春,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尼古拉斯·G·卡尔(Nicholas G. Carr)就在波士顿的一个讨论会上诵读了题为《后工业社会:推测1985年以后的美国》的长文。这是1959年夏季奥地利萨尔茨堡论坛上首次出现“后工业社会”这个名称以来,最为有力的对未来技术社会的阐释。丹尼尔·贝尔所探讨的未来“智能技术”和科学在社会变革中的决定性作用,被当时视为后工业社会的主要特点。而40多年后,丹尼尔·贝尔的观点被对号入座,经济理论界和技术推动经济派学者极力将40年前的观点判断与今日现实结合。而不久前尼古拉斯·G·卡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那篇《IT不再重要》的文章,则被视为对后工业社会经济模型的误读。
尼古拉斯·G·卡尔
英特尔公司总裁保罗·奥特里尼(PaulOtellini)在5月9日的一次巡回会议上感叹道:“中国人只买最新的技术产品,这太壮观了,对于我们来说,中国是亚洲市场上最为重要的一个,这毋庸置疑。”实际上,英特尔作为计算机技术革命20年来的领军人物,始终在坚持以摩尔定律为技术限制的18月提速一次的商业原则。但是面对互联网带来的整个信息世界生态格局的改变,我们看不到英特尔再侃侃而谈他著名的“intel inside”,而是看到以移动无线计算为噱头的迅驰笔记本,以及专门为手机开发的PXA系列芯片。而IT的另外半边天微软则也以自己软件的方式在做出类似的迎合,史蒂夫·鲍尔莫自从1998年就任总裁以来甘愿MSN业务连续4年亏损,也绝不动摇其网络个人服务概念。
几乎信息工业时代的所有企业都在渐进或者隐蔽地履行着向通讯靠拢的趋势。正如《商业周刊》上所提倡的有限计算一样,速度已经不再是网络所主宰的信息社会的极度追求目标。分析家富瑞斯特在文章中说道:“核心服务器将主宰大多数计算,每个信息终端将仅仅是一个终端,就像收集一样,未来的个人计算机不用再过度追求计算速度,反而应该追求功能了。”
皮特·菲格(Peter Fingar)曾经写过一本名为《“e”之死与真正新经济的诞生》的小册子。在他看来,20世纪最后20年所建立的“e”商业模式,也就是将传统经济模型向信息化转化的过程已经结束了,而真正新经济的诞生直到信息化向通讯界靠拢才开始,皮特-菲格试图综合传统管理学大师的精华,为21世纪的科技和策略构建一个说得过去的商业模型。尽管尼古拉斯·卡尔那篇《IT不再重要》中将IT斥之为水和电,但是他也没有否定通讯作为第二次信息革命的导火索的价值。从技术角度上看,信息化确实已经足以了,2001年的计算速度已经足以应对今天日常的办公应用,以至于mquirer在2002年12月撰文评价游戏对计算的拉动作用。文章尖锐地讽刺道:“要不是为了实现3D游戏中空间模型的逼人,要不是游戏迷们为了能看清楚劳拉的露脐装,计算机根本用不着不断的提升速度。没有年轻的游戏迷们的推动,英特尔和与其类似的诸多公司都毫无发展的价值。”
尽管怀疑主义始终保持对通讯与计算关系的畏惧之心,但是从技术角度上看,这种融合的趋势在所难免。以至更多的焦点集中在了IT与通信在未来谁掌握主导权上,这也成为以微软代表的IT和以通讯为代表的诺基亚对抗的核心,甚至被国际政治主义者视为北美大陆与欧洲联盟的一次戮力。实际上在众多科技企业中,最狡猾的就是英特尔了,它打着Wi-Fi无线网络技术出台的迅驰系统,既保持了自己IT本色,又颇有前瞻性地将Wi-Fi无线网络这个涉及电信的模块拉了进来,尽管移动运营商们更希望笔记本连接到GPRS和未来的3G上,但是WiFi无线网络所带来的网络基础接入新订单,也够电信接入商们靠拉网架线挣上一票了。虽然电信的后台服务器都是IT产品,技术也未必有IT群精湛,但是电信大亨们有牌照和市场准入这张护身符。
而曼纽尔·卡斯特在他的《网络社会的崛起》一书中则将通讯对信息业的第二次改变称之为“创造性的破坏”,在他看来,虽然社会组织的网络形式已经存在于其它时空中,新信息技术范式却为其渗透扩张遍及整个社会结构提供了物质基础。当前的技术范式变迁是从主要以廉价的能源投入为基础的技术,转移到主要以廉价的信息投入为基础的技术,而这些信息原子与微电子和电信技术的进步,则会在信息化经济初级阶段之后,为第二次信息步进提供技术动力。这似乎与彼得·G·W·基恩和罗恩·麦金托什合著的《自由经济》在思想上有着惊人的一致。正如SUN总裁麦克尼利在1997年的一次谈话节目中说的那样:“最终的变革在所难免,也许没有人能明白我为什么总能预言信息业变革,但是我却能肯定地给你列出一个时间表,现在的互联网浪潮证明我1988年所做的一切不是空想,而5年后无处不在的通讯计算,将证明1995年的网络计算机(NC)概念非常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