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SARS非典型复发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庄山)
9月10日,在新加坡一所医院门口戴口罩的保安在为人们测量体温
SARS重现?
“从现有的情况看,没有办法证明这一病例带有普遍性,只能说这是一个非典型的病例。”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流行病研究所所长祝庆余对记者分析说,他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尽早搞清楚该病例的传染源。
面对在新加坡以及周边各国引起的骚动,新加坡卫生部代部长许文远多次强调:“这个新的SARS病例只是一个孤立的个案。”世界卫生组织也强调,这起病例并不能代表SARS的再度爆发,他们甚至怀疑这是不是一起确定的病例,“以目前情况看,这个SARS病例同严重的SARS 病例稍微不同或比严重的症状稍轻。”
新加坡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马美林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该患者被证实为非典病例的依据是先后三轮的检测报告都呈阳性反应,但他同时也承认:“该患者先后共进行的三次X光胸透检测结果都显示正常,并无任何阴影。”
据马美林介绍,该患者27岁,华裔男性,任职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微生物实验室,专事研究西尼罗河病毒,他同时也为新加坡国家环境局环境卫生学院的实验室做一些工作。他最后到访曾做过SARS 病毒研究的环境卫生学院实验室是今年的8月23日。发病前,他没有到过前SARS疫区,也没有接触SARS病患的历史。
新加坡国大医学院院长黄聿立教授强调:“这起事件在国大实验室发生的机会微乎其微。”新加坡环境局公共环境卫生署署长王南枝也觉得在实验室受感染简直不可思议。
新加坡卫生部公布的发病经过显示,2003年8月26日,该研究生前往国大的实验室上班,当天午夜开始发烧。8月27日他前往一家西医诊所求诊,医生开给他一个疗程的抗生素,但他并没有退烧。于是又在29日前往中央医院急诊部求诊,当时他的肺部X光显示正常,中央医院诊断他为病毒感染引起发烧。之后他的病情没有好转,于是在9月1日前往一家中医诊所求诊。两天后,9月3日,他又到中央医院急诊部门求诊,开始入院治疗。此时,他强调自己有发烧、肌肉酸痛及关节疼痛等症状,但并没有任何显著的呼吸困难。入院后他开始干咳,医院连续为他做了三次X光胸部检查,检查结果一切正常。但9月8日,他的再次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测验和血清测验,结果还都是阳性。
关于标准的争论
新加坡“非典”病例未构成重大健康威胁,医院仍采取严格预防措施
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福奇表示:“类似‘非典’这样的呼吸道传染病如果突然消失,反而不正常。”世界卫生组织也在9月2日指出,随着季节变换,特别是北半球冬季将至,“非典”有复发的可能。
新加坡SARS病例的确认争论却让人们产生了担心:SARS一旦再度来临时,我们能够迅速检验出来吗?确诊有没有准确的标准?
新加坡中央医院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批准的“聚合酶连锁反应检测法”(PCR)对研究生患者进行测试,由于这种检测方法可能出现“假阳性”的结果,世界卫生组织官员认为,新加坡的监测不符合世卫“严格”的SARS定义。世界卫生组织亚太地区发言人彼得·科丁利说:“这并不符合我们的所有标准,我们不想挑战新加坡政府的结论,但我们正在等待更多的信息。”世卫发言人查比也说:“X光并没有显示这是SARS,其他测试却显示这可能是SARS,这样的测试结果是互相矛盾的。”
“从科学意义上说,虽然我们对SARS临床诊断认识更清楚了,手段也多一些了,但出现误诊并不是不可能的。”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流行病研究所所长祝庆余认为,以目前的信息对新加坡的病例还不好说什么,但他强调,科学争论是有积极意义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著名呼吸疾病专家钟南山向记者透露,在广州1274名确诊的“非典”患者中,他们跟踪抽查了近700名康复的患者,通过血清检验,发现有30%的患者不是“非典”,而只是流感引起的典型肺炎。
“由于过去的经验不够丰富,SARS 临床症状容易与流感等病症混淆,肺管的X光片也不是特异的,早期诊断还不成熟,检验核酸病毒抗原,用于临床会出现假阳性,假阴性。”祝庆余解释说。
祝庆余向记者介绍,对SARS的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一直就在修订,9月初再次组织了几十位专家刚刚制定了新标准,结合临床和实验室辅助检测手段后,SARS诊断的准确率会高许多。
“谁也不知道‘非典’会不会重来,但现在已有重来迹象。例如新加坡发现‘非典’病人,便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钟南山一直在奔波、忙碌,9月12日,他组织的“2003防治‘非典’(广州)学术研讨会”召开,他的手机更是几乎没有开机的时候,他向记者介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能有效治疗冠状病毒。”但他同时强调,他们研究发现,“90%的‘非典’病人是‘自限性’的,只要好好休息,就可以自己康复。93%的病人自己能完全好转。因此,感染‘非典’,首先是支持疗法,而不是特效药。”
实验室安全吗?
新加坡感染SARS的研究生工作过的两个实验室都曾经做过SARS病毒研究,在感染源一时没有确定的情况下,一种强烈的意见便把感染矛头指向了实验室的安全。
世界卫生组织在9月11日的大会上,把实验室安全作为一项重要议题来讨论,并派出了对新加坡实验室展开调查的小组,负责检查新加坡实验室安全的小组由大约10人组成,其中包括两名世卫组织成员、两名美国疾病防治中心成员以及新加坡本地的医学专家。新加坡环境发展部长林瑞生表示,新加坡国家发展部目前已开始展开内部调查,加上业界的调查和外国专家的独立调查,相信三管齐下必能使新加坡的实验室在安全程序上达到最高标准。
“中国对SARS病毒研究的实验室特别重视,实验室的条件、管理措施以及人员的胜任度都有严格要求,只要按这些要求做,实验室感染几乎是不可能的。”祝庆余向记者介绍说,任何采用活性病毒进行高度传染性研究的试验,都必须在防范措施严格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进行,这一级实验室的进出空气都经过了高效过滤器过滤,任何人不能擅自进入取得病毒样本。所有进出这类实验室的研究员都必须穿太空装,病毒样本也以零下80摄氏度被冷藏在低温冰箱中,操作更是在封闭很好的、安全必要的设备里进行。
但祝庆余还是担心,“有病原体的单位挺多的,而这些单位是不是都具备必须的条件呢?”其实,中国卫生部9月1日已经发出了建立国家“非典”样品资源库和毒株库的通知。指定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所、广东省疾控中心、北京市疾控中心和军事医学科学院作为样品的保管单位。指定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防治所、军事医学科学院和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作为病毒毒株的保管单位。 非典传染病sars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