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来信(258)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清白 李冬 安生 陈全忠 陈琛 窦兆勇 凉亭 王卫华 艾君 晓梅)
人民币不升值
“虽然我们每个人所处的地位不同,收入差距可能巨大,人民币升值对我们手中财富的转换意义可能很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我们都希望长久的安定和稳步有序的增长。因此,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决定是深受国民拥戴的决策。中国以自身利益制定自己的汇率政策无可厚非。”
北京 清白
权力驱动的中秋节送礼大军
中秋节正成为中国人除春节外最重视的节日,各单位送礼如火如荼。记得十几年前,父亲的单位承包了海边虾场小有收获,为了这个新建单位多得领导支持,父亲决定上京送礼。那时,领导还在意形象,父亲也羞愧无力拿出更多东西,商量之后决定把车停在三里河一偏僻处,等领导们错开时间前来领取。隆冬时节,老父冻饿一天才完成任务。现在送礼光明正大了,有人说它就像一场公开的权力寻租,快递公司直接把礼品送到办公室,没人忌讳只有荣耀。有的办公桌旁堆满了花篮、水果、月饼,甚至还有化妆品、毛毯等贴心贴肺之物。然而,也有收不到一盒的,显然是求人而不被人求的部门。今天的权力不仅是官位,还是职能,如果你是媒介经济部的记者,税务、银行的工作人员,甚至你是单位的财务,也一样会受到“礼遇”。只是面对这公开的不平等的挤压,人们会得到什么启示?
天津 朗园子
尊重人格是对人类整体的敬意
公安部近日公布的《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66条规定:“对违法嫌疑人进行检查时,应当尊重被检查人的人格,不得以有损人格尊严的方式进行检查。”此项规定深得人心。
比如嫖娼卖淫是不文明的违法行为,但执法中的某些做法也有不文明之嫌。我看到过一张嫖娼人员在大街上排队上车的照片,他们没穿衣裤,只有一条白色短浴巾围在腰间,难道让他们穿上衣服会妨碍嫖娼行为的认定吗?还有破门而入买淫人员未及着衣即被拍照或者当场处罚的,“扫黄”中也出过进门掀被子的丑事。我在北京时曾和一位友人夜返望京地区,那里正在搜查外来卖淫人员,一看我们是女人,就被粗暴地叫下车查身份证,见我是外地的,问话就越发不客气,问没事这么晚来这里干什么,已然被当成了嫌疑人,我们觉得备受侮辱。我认为,文明执法是对包括执法人员在内的整个人类的尊重,执法者也会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尊重。
上海 于卫
节水意识深入人心才是根本
北京现存水量仅可维持10个月的供水,而四大水源的调水也将启动,北京有难总有人帮,可北京自己该做些什么?
自然,调高1元水价能有点作用,但还堵不住浪费的漏洞。首先,一切公共场所的长流水还在流,人们还没有广泛用上节水器具,冲便器或马桶水箱设置的水量过大,节水的滚筒洗衣方式远未普及;其次,盲目追求社区高档化,新建小区大都建有泳池,只为人数不多的住户所用,小区的喷泉式水景不分是否缺水季节想蓄水就蓄水,而且更换频繁,绿化用水不用喷淋方式粗放地乱浇一气,水流到排水井或马路上的情况十分普遍,还有明知要下雨也浇上一通。最后,北京再缺水也少有一水多用的建议,而同样受缺水之苦的邻居天津,市民家家都是一水多用,洗脸水、淘米洗菜水用来冲厕,洗衣水酌情洗墩布或者冲厕,这已经成为他们的生活习惯,与节约金钱并无多大关系。所以,节水意识深入人心才是根本。
北京 晓梅
洪峰过壶口的“壮观”及背后的阴影
9月4日《新闻联播》报道说:“由于连降大雨,黄河壶口瀑布重现奔腾澎湃的景象,大雨将黄土高原上的泥沙冲进黄河,使得河水更为浑浊,怒吼着飞流直下,吸引了不少游人前来观赏。”
画面上洪水的浩荡气势令人惊叹,但更多看到的却是“浑浊”!我所住的城市离黄河仅20余公里,数次见过咆哮的飞流,可今年这样的浑浊还是让我吃惊,那水的颜色简直是发“黑”。所有的报道都在大谈瀑布的壮观,却没人提到这种“壮观”意味着植被遭破坏后严重的水土流失。站在这样浑浊的黄河水面前,谁能体会不到环保的重要?现在,在渭河、洛河等黄河支流上,抗洪军民正日夜和洪魔抗争,数十万躲避洪水的百姓还生活在帐篷里。正是类似壶口这样另一种“壮观”,给黄河流域尤其是下游两岸的人民带来了灾难。在报道壶口的“壮观”景象时,不是正好可以引导人们反思,从而激发人们重视环保的意识吗?
郑州 艾君
如此爱绿得商榷
福州号称榕城,其绿化一向很有名。尤其近几年,即使是酷热难耐的夏季,也会有丝丝阴凉的感觉。在这么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生活,满城满眼都是绿色,不由我不对榕城的规划者和建设者心存感激。
可最近我的这一看法却有所改变。一次在一个街边公园,我偶然听到一段外乡人和本地人的对话。外乡人由衷地感叹:“福州真是漂亮,你看这满城的树木,简直就是个大公园!”“是啊,这树一茬一茬地换,能不漂亮吗?”“看来,你们的领导都很有环保意识,我们那里就差远了。”下面的话让我有些吃惊,不过结合城市现状稍加思索,我觉得本地人说得不错:“可是爱绿爱过了头就难说是好事了。你想想,换一届领导换一茬树,这城建资金和绿化资源经得起折腾吗?”的确,倡导环保,美化城市固然是一件好事,但为了营造政绩工程或者某种功利目的而一波一波地挖树植树,这与某些山区农村的毁林造林有区别吗?
福州 王卫华
人大代表届内辞职办法可圈可点
日前常州市钟楼区人大出台了一个人大代表届内辞职的办法,获得社会好评。目前已经有五名人大代表由于迁出本选区、担任行政职务本身就需要人大监督以及职务发生变化不能代表原选举单位等正常原因辞职。积极的评价是“能上能下”,破除了“占住茅坑不拉屎”的现象,有助于提高人大代表对这一神圣职务的履行程度,使代表真正能代表本选区人民。
虽然这是地方上制定的办法,但也代表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种趋势。长期以来干部能上不能下被百姓诟骂,而人大代表负有监督官员的权力,也是责任,“问责制”就是官员对人大负责。但是谁来监督人大代表,不让政府官员过多占有人大代表的位置,人大也不是官员们的二线,而是国家或地方权力机关,这一点必须得到法律的保证。可喜的是随着我国法律的逐步完善,这必将成为现实。
常州 凉亭
立法,先倾听老百姓的声音
近日,山西省人大常委会举行立法听证会,就《山西省城市房屋拆迁条例(草案)》征求各界意见。16名拆迁人、被拆迁人、律师、教授、法官等方面的代表就“如何解决低收入家庭的拆迁补偿问题”发表了意见。
如果说,南京拆迁户自焚事件暴露了把拆迁简单等同于政府行政行为的诸多弊端的话,那山西就拆迁进行立法听证就是法律程序上的一种“纠偏”。立法听证的目的就是用民间智慧解决矛盾。许多社会行为,其实践主体是广大民众,需要如何规范这些行为,要规定哪些权利与义务,如何保证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他们最有发言权。以往不少拆迁条例由政府部门起草,立法过程变成了追求部门或地方政府利益的过程,违反了立法公平公正的原则,忽视甚至损害老百姓的根本利益。而立法听证使对问题的调查更深入,制定过程的透明度更高,不同意见和观点的表述更充分,这就保障了法律法规在制定之初就不会“偏向”。
四川乐山 窦兆勇
学生军训切莫走入误区
近日,不断有学生军训晕倒训练场的报道,江苏省泰州几所中学在为期7天的军训中,学生晕倒比例竟达20%以上。认为学生体能素质一年不如一年,心理素质和毅力明显不足的担忧非常普遍。
我是一名军人,曾多次带过大、中学生的军训。我的感觉是,学生的体能素质较差是一方面,如今学生军训指导思想不明确、训练方式不恰当则是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其实“军训”并非“军事训练”而是“军政训练”的简称。“政”应以国防教育为主。大多数学生对国防知识非常感兴趣,却因学校没有开设相关课程,知识又极为匮乏,军训是补这方面课的好时机。可以在早、晚天气稍凉时进行室外军事训练,中午前后天气炎热时在室内进行国防教育。另外,学生毕竟不是军人,没必要像训练新兵那样训练学生。我认为,学生军训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让学生们受一回罪,吃一回苦,而在于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增强他们的国防意识,丰富他们的综合知识。
上海 陈琛
“一票否决”应该被否决
我中学时的语文老师非常优秀。论师德,在同事和学生中有口皆碑;论教学,拿过全市评比的一等奖;论成果,迄今发表文章近两百篇,只可惜没有论文。按规定,申请高级和特级教师没论文的“一票否决”,因此他的职称年复一年地陷落在半途。
职称是对一个教师教学能力和成果的综合肯定,论文和英语固然可以作为衡量教师能力的一个方面,但它能否作为一把大剪刀,一刀切去一个教师的全部,实在让人生疑。人有专攻,人才有差异,用流水线上衡量标准产品的标准去衡量人才,是不恰当的。它反映了管理者简单直线的评估思维,以及对人才差异性和多样性的漠视。除论文外,教师们难道就不能用文学、评论、书画艺术等来表现他们对教学的思考吗?目前针对中小学教师的职称评审办法是对高校评估体制的模仿,非常脱离实际。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决定纠正用论文“一票否决”的规定,我们可以期待更多这样的好消息吗?
徐州 陈全忠
社会病的消除靠法律也靠我们
浙江大学毕业生周一超因体检结果为“小三阳”,虽公务员考试成绩优异但录取时遭拒,激怒中刺死公务员被判死刑。心痛之余,除有人建议追究歧视者的负责,我们还看到周一超身后1.2亿遭受社会性歧视的庞大群体。
大约20年前,乙肝开始广泛流行,治疗无特效药。因不幸染病遭人厌恶毁了生活的例子并不鲜见,后来歧视扩展到病毒携带者身上。不要说非公有制经济,就是大多数政府部门、国家级科研机构和国有企业也都拒绝病毒携带者就业。在一些企业,一旦被发现携带病毒,就得立即下岗,虽然国家有关规定只限制其在食品和育儿类单位工作。照此下去,中国至少会有10%的失业率,许多人不仅陷入生活的困境,更患上心理疾病,社会安定和稳步发展从何谈起?现在乙肝的治疗已大有进步,疫苗也投入使用,但人们的恐慌还未消除,提高对乙肝传播规律的认识,制定相关人群的权益保护法是避免悲剧再度发生的当务之急。
北京 安生
是热线就该收费吗?
9月8日,北京电视台晚间新闻播出了北京开通骨髓捐献热线的消息,画面中电话接通时传出的第一句话竟然是:“本信息台每分钟收费1元。”我在想,像我这样希望了解捐献事宜的人,听到这话会有何感受?
到底什么样的热线该收费,什么样的信息不该收费,开设热线的部门仔细想过没有?是否每项措施都附加了经济效益才能推行?我是做IT的,从技术角度说,这条热线起码可以分路成寻找骨髓的收费,希望捐献的不收费两种;而如果从社会道义的角度说,需要骨髓移植的人是明显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怎么忍心再收他们的钱呢?再说,我们这些付费者也有权知道钱最后装进了谁家的口袋?如果这钱捐给了那些需要骨髓的人,我心甘情愿,但即便如此,也该在“收费1元”的后面加上适当的公示性说明。其实,捐献骨髓是一种很高尚的助人行为,少一些商业“智慧”的干扰会让捐献者更愉快一些。
北京 李冬
邮资究竟有没有标准?
有朋友从国外带回一些有趣的画册、彩色图片和有关国外的文字介绍。一天我去邮局想把这些东西寄给延吉的同学也欣赏一下。邮局工作人员看了纸袋里的东西,称过后说:“1.8元。”贴上邮票才发现地址不详,只好回家再查补。第二天,拿上写有地址的纸袋,交到邮局一位小伙子手上,他看了东西,称过后说:“12元。”我说昨天称过,袋上是按要求买的邮票。他说1.8元是按印刷品收费的,这里有几张是复印纸,只能按平信收费。这些东西昨天都看过,复印纸也是从书上复印的,为什么不能算印刷品?再说,就算这几张不是印刷品,也不能让一堆印刷品高攀信件选最高的计价收费吧?略加思考后,我将几张复印纸取出当平信寄,他称后说:“两块四。”我又花两毛钱买了张信封,就这样印刷品装一袋,复印纸装一袋,花了4元4角邮出了这些东西。折腾了这么半天,我最后也不知道自己是赚了还是赔了。
大连 乔玉松
何必强求知名学者当本科生班主任
由知名学者担任本科生班主任,将成为云南大学生命科学院的一项长期制度。笔者对此做法持保留态度。
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大不相同,如果教授、博导们把时间和精力花在班主任工作上,势必会影响自身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是一种人才浪费。况且,知名学者也未必是从事管理工作的好手,哪怕只是管理一个班级,他们也未必胜于那些年轻的教职人员。这项举措的初衷是增加知名学者与本科生接触的机会,以他们的学术精神、人格魅力、创新思维对本科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启发和教育。其实要达到这个目的,让他们力所能及地多给本科生上课,多些辅导,多些讲座即可。在美国,教授实际上被分成多个等级,二三流的教授以教学为主,而那些知名教授主要从事科研活动。笔者赞成大学教授多上讲台,但并不赞成一刀切地要求大学教授都给本科生上课,做本科班主任更不该提倡。
上海 易家言 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