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欲望城市》的名义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孟静)
电视剧《好想好想谈恋爱》剧照
《好想好想谈恋爱》的制片人兼策划谭璐璐在策划书里写道:“我们在策划之初,通过大量看片,发现美国HBO电视台播出的连续两年获得金球奖最佳喜剧片的电视系列剧《欲望城市》(SEX AND THE CITY)可以作为我们的参照模式。”《欲望城市》在全球风靡直接导致了大量跟风之作,谭璐璐告诉记者:“《欲望城市》能够走红无非是两点——对两性话题的大胆探讨和女性主义的视角,能够完成其中一方面就是胜利,何况它是双赢。”她认为,港台版的《欲望城市》最终站的仍是男性立场,选择朱茵做女主角就是明证,本来就是男人“梦中情人”的朱茵越来越大胆的装扮可以满足男性的所有幻想。谭璐璐承认,中国版的《欲望城市》借到的只是欲望的“壳”,因为要在明年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所以《好想好想谈恋爱》根本不可能超越大陆电视剧的禁忌。“其实在我们心里就有一个尺度,感情戏会处理得纯美浪漫。”
谭璐璐说,完全开放式结构的《好想好想谈恋爱》会在每部戏提出一个情感问题,它从人物设置、结构、剧情甚至某些细节都模仿美国版,蒋雯丽饰演的书吧老板喜欢写作,类似于美国版的专栏作家凯莉,演员梁静扮演的毛纳是最有争议的人物,相当于美国版的萨蔓莎。按谭璐璐的定义:她风情而不风骚,一个游戏主义者,与种种男人周旋,有一种复仇的性质。她是在谈恋爱但不谈爱情。谭璐璐说,这部戏将展示时尚女人的职业环境、生活环境和流行文化环境。
在4年前,与《欲望城市》中女主角处境一样的谭璐璐有了关注30岁左右独身女人的想法。她还表示,和她一样同处于单身状态的那英接拍这部戏的原因就是她和剧中人的状态也是一样,外表风风火火,内心敏感细腻,而这类女人在周围绝非少数。根据零点公司的调查统计:北京、上海等六城市女性认同独身观念的,有82.79%,在高学历女性群体中,这个比例达到89.94%。中国女性消费者有4.8亿之多,其中有21%是单身女子。在各大中城市,女孩子结婚的平均年龄比过去提高了3岁左右,而他们的收入也越来越高,相对的不像男人那样要考虑更多的压力和问题,所以,她们消费的自由度更宽泛。谭璐璐认为,能够获取这部分观众的欢心就足够了,因为她们已经成为消费的主流。
在这部电视剧里的四个女主角中依然有渴望结婚的传统型,但她们的结婚完全是出于内心需要,和社会压力及他人并无关系。剧中所有女主角的惟一共识就是不再花男人的钱,她们习惯于AA制甚至倒贴,认为这是天赋人权,并且高喊:谁规定人的生存方式只有婚姻一种?在已婚女人眼里,她们是一种潜在的威胁,或者被称为“单身公害”,剧中每一集都有大量的旁白讲述单身女性从实践中得出的结论。谭璐璐认为,实际上男性的心理也在渐变,他们也在开始注意这些有独立意识的女人,就像写出这些台词、完全站在女性立场的编剧李樯是个从未谈过恋爱的小伙子,这种两性关系背后的思考比讨论性话题本身更有力度。
《欲望城市》表达的主题是:纽约30岁的单身女人,有两个选择:找个男人委曲求全,或者是和男人一样寻欢作乐。而在最后一集,豪放、追求享乐的萨蔓莎患上了癌症,保守的芭比娃娃夏绿蒂和丈夫关系和睦,女主角凯莉还是归顺于婚姻。这样的故事搬到中国只会更加收敛,目前谭璐璐计划结局做成开放式的,先播出一季,如果效果好,再依据美国的模式继续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