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254)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李爽 庄子禾 张萍 小庄 何润泉 乔玉松 张卫)

读者来信(254)0

公共安全教育不能忽略的课题

我生活的齐齐哈尔就像坐在侵华日军化学武器库上的城市,突发的毒气污染和不断上升的感染者人数闹得人心惶惶。芥子气中毒对人体的损害非常严重,重者可能致癌致疾,全世界都还没有找到特效治疗药物。有战史专家根据日军遗留文件估计,齐齐哈尔地下约有20万件毒气弹等化学武器。此外,日军当年在中国18省进行化学战,在许多城市化学武器也有相当数量的分布。

我想,除了积极敦促日本履行1999年中日双方签署的销毁在华遗弃的毒气武器备忘录,积极主动地清查和处理遗留在华的化学武器外,从现实出发,还要加强民众的防范意识,降低爆发感染的危险。事实上,日军化学武器伤害事件在我们那里时有发生,最早的一次发生在1950年,当时的情形与此次极为相似。建筑工人若了解基本常识,也许可能降低感染的危险。还有,通过建筑公司的管理对挖出物做合理的处置也该引起重视,是求得安全的保障。

齐齐哈尔 张萍  

“封刀之作”请留情

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将于10月开工,然而这座博物馆要拆除四五千平方米的太平天国忠王府建筑,不可避免要废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贝聿铭能将“封刀之作”献给苏州,也算了却了乡愿,苏州也是求之不得,将新馆放在拙政园、狮子林之间的黄金宝地上,足见其重视程度。不过,新馆虽避开了世界文化遗产,但却要一旁的重点文物忠王府“牺牲”。忠王府既是太平天国运动的一个缩影,也保留了“康乾盛世”时代很多建筑遗存,历史价值可见一斑。我们由衷地为5000年中华文明史深感自豪,但我们从哪里去触摸文明的脉搏,或者说中华文明又体现在哪里呢?更直观的不就是体现在四合院、园林府邸里吗?如果总以各种名义对它们拆来拆去,百年之后我们还能找到多少原汁原味的中华文明的代表作呢?我想,贝老先生如果知道自己的作品要毁掉他一直大加赞赏的古典建筑,他恐怕也不会赞成吧。

南京 庄子禾  

重庆,为什么不“炒炒”自己?

与重庆一衣带水的湖北宜昌,日前展开“新三峡十景”评选活动,30个候选景点重庆仅占3席。此前,宜昌还推出“三峡东移论”:即三峡截流后,重庆境内原川江段的景观大多改变,三峡还值得看的景观大多“东移”到了宜昌地界。

重庆业界中人被激怒,主管部门却只发出孱弱的声音:它们是在炒作,这样的炒作不具权威性。其实,三峡之争早已不是纸上谈兵,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宜昌就开始了与重庆的竞争:造了那么多豪华大船,开辟了逆江而上的旅游线路,几年下来,几乎能与占尽三峡旅游景观优势和顺水而下最佳水上游路的重庆平分三峡的旅游市场了。宜昌开发旅游新资源无可厚非,但靠水吃水更是占库区人口绝大多数的重庆人发展库区经济的一项重要任务。所以,重庆该把注意力放在对本地优势旅游资源和优秀文化遗产的推陈出新的推介上,在竞争中做大旅游市场,让重庆人民也得到新三峡的充分滋养。

重庆 张卫  

南京“冠生园”可否走出“冷宫”

中秋节又要来了,月饼市场“千娇百媚”,可对于吃惯了“冠生园”月饼的老南京来说,颇有些“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失落。自从南京冠生园破产后,南京商贸局一直希望有企业来接手这个品牌,“冠生园”像是烫手的山芋,让人垂涎却又不敢轻易碰触,毕竟这个牌子背负了太重的骂名。

南京的板鸭、腊梅香肚和冠生园月饼等都是人们对南京的念想。我想,我们能否像对待一个犯过错的人那样,给“冠生园”一个改过自新、回报社会的机会,在有效的监督和自律下,重塑品牌形象,也使南京人的文化传统得以承继。

南京 小庄  

也该曝光开“讲座”的电台名单

广东省卫生监督所公开曝光了41条以电台讲座形式发布的医疗广告,这些广告存在着内容虚假、夸大疗效或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等问题,均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出证或超出了审批范围。将这些医院的名称、地址、科目和主讲医生等信息公之于众,真是大快人心。

惟一觉得美中不足的是,没有将那些为虚假广告提供“表演舞台”的相关电台也一同曝光。其实,今年早些时候广东有关部门已通过新闻媒体发布消息说要整治医疗广告,电台上的医疗广告一度也少了很多。但可能是见有关部门迟迟未动手,各种名目的讲座很快又死灰复燃,有些电台甚至变本加厉,把以往放在夜里的讲座拿到白天提前开讲。我想,作为大众传媒,负有为公众提供真实可靠信息的责任,为一时的利益而无视听众利益,给庸医和不法分子传播虚假失实信息提供讲台,完全丧失了作为社会公器所应具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应该受到谴责。

广东番禺 何润泉  

我遭遇了绑架?

这几天老是干咳,还伴有发烧,很像“非典”,我决定去医院。在一偏僻小道上,突然被窜出的两人架住胳膊。我想是只在电视、电影上见过的绑架让我赶上了。我被按到一辆车里,其中一人告诉我他们是警察。我略微放了一下心,问:“能不能把您的证件给我看看?”矮的一个张口就骂。我想完了,这分明是绑匪。我颤抖着回答了姓什么住哪里之类的盘问后,一人说,“抓错了”。我被弄出车后,一人说,“对不起,我们认错人了”。我感动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这么久终于听到了一句礼貌话。我又说:“能把证件给我看看吗?”车门“砰”的一关,车子就开走了。我镇静了一会,挂110报警,接电话的小姐听后说:“你挂公安局举报监察科的电话吧。”就挂断了电话。我终究没挂电话。至今,我都不知道我是被什么人弄到车上去盘查了一番,只知道连110小姐也没给我再说话的机会。

大连 乔玉松  

上一篇: 生活圆桌(254)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