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爷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小宝)

十四爷0

诺贝尔文学奖的号召力已经大不如前,瑞典人这几年挑出的作家——至少从翻译作品来看——也就是一般人。去年上海译文出版社的一个编辑去巴黎和米兰·昆德拉接洽版权,10月10日,瑞典皇家文学院宣布匈牙利人凯尔泰斯·伊姆莱为2002年的得奖人,有点纳闷的昆德拉问来自上海的编辑:这个匈牙利人是谁?他的作品好不好?上海的编辑瞠目不知所对,当时全中国知道凯尔泰斯·伊姆莱的大概不会超过10人,那些诺奖评委制造的年度焦点人物竟比隐姓埋名的职业杀手更不为人所知。

《英国旗》([匈牙利]凯尔泰斯·伊姆莱著,余泽民译,冒寿福审校,作家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让中国读者第一次亲近凯尔泰斯·伊姆莱,原来他是位很有资格的作家,曾获德国国家最高文艺奖等一系列大奖。他起初是个翻译,向匈牙利人介绍了大量的德语哲学和文学作品,颇得德国文学界和出版界赏识,在匈牙利反而不算闻人。伊大爷是匈牙利第十四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匈牙利,诺奖得主长得比野草快。

凯尔泰斯·伊姆莱是犹太人,14岁被投入德国纳粹设在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后又转到德国境内的布亨瓦尔德集中营。“二战”后一直在匈牙利生活。他因为“揭示了人类恐怖的堕落与沉沦”、“以一个脆弱易伤的个体对历史进程中的野蛮暴政相抗争”而得奖。《英国旗》收了作者的三篇小说:《英国旗》、《笔录》、《寻踪者》。一遍读过,真没有发现多少令人衷心致敬的地方。它似乎就是我们通常见到的抗议文学中的一类,情绪激烈,满腔仇恨,表达有点晦涩——一半是长期处于检查制度下的习惯,一半是作者自己也没有想得特别明白,几乎没有故事,几乎全是议论,属于我并不特别喜欢的那类读物。对于获奖,作者自己也有几分惊讶,他说:“对于这个喜形于色的获奖作家,对这个突然拥有了世界各地广大读者的作家,我反而觉得比较陌生。”

《给讨厌数学的人——数学的奥秘&生活》([日]小室直树著,李毓昭译,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不是数学的普及读物,它是数学思维的普及读物。数学思维与数学有关,但不等于数学。它告诉读者为什么要用逻辑和其他的数学方法来观察社会诸相。

作者学问渊博,思维缜密,他标举的所有例证都经过自己的研究,所以表达十分简洁明快。小室直树说,数学思维要求提出问题,然后求解,有没有问题,是不是求解,往往关系重大。15世纪大航海时代(旧一点的历史书称为地理大发现)是人类历史的一次转折,它“不仅发现了许多土地,也颠覆了人类的世界观”,是近代资本主义和近代民主主义的发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是中国的郑和,他率领的船队规模巨大,比达·迦马早80年到达加尔各答。但郑和被历史遗忘,“大航海家郑和是朝着既有的路线前进,并没有寻找新航路的意图。在他的眼里,并没有所谓的‘存在问题’。正因为如此,他那些空前的航海事迹在世界史上一点都不重要”。而哥伦布、达·迦马、麦哲伦航海都是为了发现新航路,“新航路”是问题,“发现”是求解,一“解”才足以千秋。尤其是麦哲伦,就是要寻找连接美洲大陆和亚洲的海峡,他九死一生后的成功,为大航海时代做出最完满的解答,在人类智慧史也留下一笔:“他最后确认了地球的公转(绕着太阳转动)”。

小室直树这样的学问大师好像不能算日本的特产,《越傻的男人越可爱》([日]田口蓝迪著,禾化译,漓江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才是当下日本流行的风骚笔墨。田口Randy是日本女作家田口惠子的笔名。日本另一位对她有些不以为然的女作家评论说:“田口蓝迪是病态时代的萨满女巫。她借奇怪的笔名,说出别人不敢说出来的实话。”她先是在日本的网络成名,成名之时已经四十来岁,她很露骨,但又很认真地写作女人的情、欲、性,“有人觉得恶心,也有人感动得流泪”。听一下她随笔集的书名:《给消费不再是快乐的女人们》、《越傻的男人我越爱》(大陆新版——出于众所周知的清洁意识——把“我越爱”改成“越可爱”)、《裙子底下的秘密》,对她的豪放就能略有感觉。田口蓝迪的写作完全口语化,漓江版的译者似乎未得其神。

十四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