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东西(247)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三联生活周刊)
《神经漫游者》
(NEUROMANCER)
作者:威廉·吉布森(WILLIAN GIBSON)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版
1984年的《神经漫游者》,以及1986年的《读数归零》和1988年的《蒙娜丽莎超快感》被称作威廉·吉伯森科幻的点阵三部曲(MATRIX TRILOGY)。吉布森的作品从构思到风格都非常奇特,故事讲述一群电脑牛仔如何使自己与计算机网络相互连通、并放弃躯体进入赛博空间(Cyberspace)去进行奇妙的探险。小说中的世界阴冷昏暗,经济和政治生活都由日本式的大型垄断财团控制,“公司”概念取代了“国家”概念,只有服从公司,发誓效忠,才能得到生活保障,而不服从某个公司,希望离开它,就意味着你已背叛。重要的是《神经漫游者》中频繁使用的赛伯朋克(Cyberpunk)甚至引发了后来的赛伯朋克运动,《纽约时报》的评价更加干脆:“《神经漫游者》改变了新浪潮科幻小说对技术的抛弃,即便是在黑客时代,也勇敢地拾回了从玛丽·雪莱、凡尔纳、威尔斯到黄金时代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等一直坚持的以科技变化对人类影响为科幻主题的观点,使科幻小说完成了本体回归。”
《虚拟现实》
(Trading Reality)
作者:迈克尔·里德帕思
(Micheal Ridpath)
主人公马克是股票经纪人,他战无不胜的决策依赖于一个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的证券全景速写系统。该系统是费尔公司的产品,他哥哥理查德是总经理。这套系统的出现将引发金融、通信、商务、医疗、建筑等一系列变革,从而带来难以估量的巨额利润。虚拟现实将成为新一代软件界面的标准。作者暗中将费尔公司影射为未来的微软,而理查德就是盖茨。然而就在技术开发进入关键时刻,理查德突然被暗杀。与此同时美国、日本、欧洲的大公司围绕这项技术迅速展开殊死争夺。这种形势下,为了查清真相,马克接任了理查德的位子,开始了惊险小说的惯常旅程。
《Bad Memory》
作者:杜安·弗兰克里特
(Fanklet.D)
中文版译为《黑客》译林出版社1999年6月
一本较早描写商业黑客的写实性小说,讲述了一个公司与黑客对抗的基本案例。位于休斯顿的西姆公司是年销售额200亿美元的全球最大计算机公司之一,就如同现实中的戴尔电脑或者惠普公司。西姆公司在互联网上建立的销售系统被黑客突然莫名其妙地侵入,黑客敲诈100万美元,而公司副总经理白瑞不同意向黑客妥协,请来安全专家登恩父子要决一死战,但是猫捉老鼠的黑客游戏令西姆公司遭受重创。《Bad Memory》比较早预见到电子商务背后的安全危机,为9 0年代后期那些启动企业电子化管理的公司提供了心理上的启蒙,也令人们看到了黑客是如何扰乱资本为王的商业帝国的。
《欺骗的艺术》(The Art of Deception:Controlling the Human Element of Security)
作者:凯文·米特尼克、威廉·西蒙(Kevin D.Mitnick & William L.Simon)
2000年1月保释后的著名黑客米特尼克与威廉·西蒙合写了这本在eBay上热销回忆录,获得过奥斯卡奖的导演Kevin Spacey还要把这段FBI聘请日本专家追踪米特尼克的故事拍成电影。按照米特尼克自己的解释:“这是传奇的商业价值,自己写的书和写自己的书都是畅销书。”而凯文·米特尼克的个人网站(http://www.kevinmitnick.com/)更是有趣,“自由的凯文·米特尼克”成为了标志性口号。在他假释以后联邦通信管理局恢复了米特尼克的业余无线电执照,这对于无线电迷兼黑客的米特尼克来说,业余无线电执照比高达16000美元的罚款更可贵,因为《欺骗的艺术》相当畅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