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香港信心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谢衡)

重建香港信心0

迪斯尼落户香港,让香港更具娱乐性  

CEPA助力香港经济再起飞

近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对外宣布,内地与香港就“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简称CEPA)的磋商已经取得重大的实质性进展,将于6月30日在香港举行协议签署仪式。

该协议内容主要包括商品贸易、服务业和投资便利化三部分。目标是为降低甚至取消香港货物进入中国内地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并帮助香港经济复苏。董建华表示,从香港进入中国内地的许多商品将享受零关税,包括银行、旅游以及会计等服务行业也将因此得益。

香港总商会总裁翁以登认为,协议首先会令香港制衣、眼镜、珠宝和钟表等行业受惠。根据中国加入WTO协议,在中国入世五年内,需要将平均关税降至9%至10%,但事实上仍有很多产品关税会在25%至40%。因此,零关税令香港地区制品在成本上更具优势,将吸引在内地设厂的港商回流和外商在港设厂。德意志银行发布的报告认为,制造业中成衣业最能受惠零关税,去年港产商品输往内地约值420亿元,当中成衣产品占36%。香港去年出口珠宝的总值达190亿港元,但只有约1%销往内地,因为内地的进口关税以及增值税较高。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即使达成CEPA协议,港商实际的得益未必如想象得那样理想。港商要享用零关税的优势,必须将一定比例的生产工序搬到香港才符合有关条件,现在倾向的工序比例是25%。业界担心,香港租金及人工昂贵,若零关税所带来的好处不能抵消在香港生产工序的高成本,就可能出现成本吃掉优惠的情况。翁以登也承认,内地比香港低得多的劳动力成本,仍在吸引香港的工厂北上。“如果我在广东开着一家雇佣4000名员工的成衣厂,我是不会搬回来的。”他说。但他表示,如果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中,一些产品的某些零件的关税能得以取消,还是有部分工厂可能会搬回香港。

分析师们认为,给香港经济带来更大帮助的将是该协议中涉及服务业的内容,而不是有关商品自由贸易的条款。毕竟,制造业仅占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5%。花旗银行的高级经济学家Joe Lo表示,服务行业是香港经济最重要的一块,取消制造类产品的关税对香港的经济并没有很重要的意义。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位合伙人称,目前香港的会计师行须通过与内地企业合营,才可拓展国内业务,CEPA可能允许香港会计师行在内地独资经营业务。香港的中小型会计师行更有灵活性,CEPA有助于香港中小型会计师行在国内拓展业务,并可提高两地从业人员的水平。

董建华明确表示,包括管理咨询、会议展览、广告、法律、会计、医疗、房地产、建筑工程服务、运输、分销、物流运输、旅游、视听、银行、证券、保险等16个服务行业将会受惠。

在CEPA协议中,“原产地原则”和“香港公司界定”这两个问题备受各方关注。董建华表示,这次的协议“充分考虑到香港作为国际大都会的地位及目前的实际情况,采取了既有利规管,又比较灵活的办法来作出相应的规定”。

摩根大通的中国大陆市场策略师郑杏娟说,有关官员们正在考虑一些资格标准,例如某家公司是由香港地区居民还是外国人拥有和控股、该公司在香港经营了多长时间、其收入中有多少来自香港业务以及在香港所缴纳的税收额度等。恒生银行经济学家Vincent Kwan称,他们需要香港公司的具体定义,以及“构成某种香港服务的”服务所在地。如果香港可以成为某服务行业的原产地,这将有助于创造就业和提振香港经济。

德意志银行的报告预测,现时内地进口产品平均关税为9%,CEPA可令香港每年节省约40亿元关税开支,有助提升经济增长0.3%,失业率则可下降0.15%,预计新关税优惠可为香港创造5000至6000个职位。高盛(亚洲)董事总经理胡祖六指出,CEPA使内地与香港之间的贸易更为便捷,是内地与香港经济“双赢”的安排。随着中国大陆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以及加入WTO后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内地和香港经济将逐步整合与一体化。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