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画片:有行业没产业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老于)

中国动画片:有行业没产业0

2001年出品的《怪物史莱克》已经把票房攒到了4.55亿美元  

中国动画片:有行业没产业1

电影《千与千寻》剧照  

《海底总动员》在美国上映了两个星期,总票房收入1.44亿美元。1986年史蒂夫·乔布斯花了1000万美元把卢卡斯工业光魔公司的计算机动画部买下来,成立了一家独立公司:PIXAR。公司形象是一盏可爱的小台灯。不知道史蒂夫·乔布斯当时有没有预见到PIXAR会成为他手中一个巨大的赚钱工具。1995年PIXAR的《玩具总动员》全球票房收入约3.6亿美元,1996年《玩具总动员2》票房收入约4.9亿美元,2001年《怪物公司》票房收入约5.3亿美元。这些收入还不包括边际产品的收益。这样的成绩真让人眼红,所以更多的美国电影制片公司敢于把宝押在动画片上,事实证明动画片确实非常能挣钱。且不说1994年迪斯尼一部《狮子王》到现在全球累计票房收入已经达到了7.83亿美元,2001年出品的《怪物史莱克》也已经把票房攒到了4.55亿美元。“梦工厂”的另一部动画片很快就要上映,故事是老故事:辛巴达航海。除了画面依然美丽动人外,“梦工厂”还配了一个超豪华的配音阵容:布拉德·皮特,凯瑟琳·泽塔·琼斯,米雪尔·法弗依,约瑟夫·费因斯和热门电视连续剧《24小时》中黑人总统候选人的扮演者丹尼斯·海斯伯特。而目前日本宫崎骏导演的《千与千寻》的全球票房也已经达到2.38亿美元。

但在中国,做动画片却不挣钱——“至少不能挣大钱”,介入国内动画片制作行业多年的郭毅这么说。国内很多动画公司一直处在提供廉价劳动力的位置上。孟军的《聊天》曾获得第一届独立映像展最佳短片奖,现在他正在大运村的一个工作室里和工作伙伴加紧制作动画版《小兵张嘎》。孟军曾经在深圳工作过一阵,当时主要做的是来料加工——海外电视台或者动画公司找到他们,提供剧本、人物造型、分镜头剧本和一个周期,他们负责提供设计稿一直到交样片的过程。孟军说他加工过英国的《金银岛》,美国的《街头霸王》等等。从80年代初到现在,基本上国内动画公司也还是这样的赢利方式。如果这样的工作在国外完成,成本至少是现在的10倍。这和国内动画业内始终没有竖立起自己的品牌产品有关。韩国动画在起步阶段与中国现阶段非常相似,陈汉泽在《动画亚洲》中对韩国动画片的发展过程作了简单描述:“然而就在数年之前,韩国动画还在困惑于创作力缺乏的问题,该国动画人曾和我国动画从业人员一样,每天为了海外公司的外包生意而笔耕不辍。但是随着CG热浪来临,韩国政府同时配合以大力发展电影业的宏观政策支持,韩国动画业发展非常迅速。”她以《美丽密语》为例,“这部投资4亿韩元的短片就曾在2001、2002年度两次获得KOFIC(韩国电影协会)资金支持,作为剧情片帮助其提供制作和翻译基金。如今已经获得全球发行机会,除在东南亚、欧洲上映,本国重映外,影片已开始在美国参加展映。”

韩国AKOM公司现在每月能生产20集26分钟长的电视动画系列剧,该公司有17年的历史,现在有114名动画师,90台计算机工作站。日本动画界更有宫崎骏做领军人物。而国内,李宵峰曾经为了给一个广告找合适的动画公司忙了两个月,通过这段时间了解,他最深的体会是国内动画业缺乏“整合”。炎炎也说,现在不是做动画的人少,而是太多了,出现相互压价的情况。炎炎是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的学生,还没有毕业,有一个工作室“花样年华”,今年已经注册成立了一个公司,成员是他和七八个朋友。他的工作室动画方面的主要业务是给电视栏目做包装、做广告或者电子游戏中的动画部分,还有网站方面的活儿。炎炎说他们被剥削得很厉害,普通的FLASH 一分钟两三百元甚至更低。像他们这样的工作室,北京、上海、深圳有很多,基本情况都差不多。为了改善目前这样局面,炎炎说他们正开始建立自己的品牌,他的理想是将来有人COSPLAY自己作品里的人物。

不能挣大钱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大投入。迪斯尼公司制作《恐龙》(2000年)时,成本高达两亿美元,《怪物公司》是1.15亿。更重要的是,动画片的制作周期非常长,以《花木兰》为例,迪斯尼在这个题材上花了10年,这样的周期和成本是中国投资人难以接受的。关键是一个产业链没有搭起来,一个良好的产业链包括动画人才、投入资金、市场操作、经济回报等等。郭毅强调说尤其是没有形成“赚钱效应”,一旦没有赚钱的保障,不仅影响到投资,还造成动画人员的流失。在孟军看来,现在国内从业人员的素质甚至有下降趋势。这样的素质是指制作大型动画电影的素质,国内目前能达到这样要求的人微乎其微。他目前正在做的《小兵张嘎》除了需要稳定的资金外,至少需要七八十个人工作一年,但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最困难的是,这几十个人的水平必须均一,一个人的水平达不到要求,整个产品质量都会受到影响。在郭毅看来,国内甚至还没有真正的动画导演,一个动画导演不仅要懂艺术,还要能迈过技术门槛。

没有人敢说中国没有好的动画片,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早年作品的水平在当时是处于世界领先的水平。但目前,它们多的是通过盗版的形式送到动画片爱好者手里。但迪斯尼那些更早的黑白动画片还在源源不断地挣回钱来。如果有一个好的产业,也许《天书奇谭》这样的老动画片也能产生良好的商业效应。不过这个说远了,人员缺乏、资金缺乏等等都等着良好的产业链来解决,可是良好的产业链还等着人员与资金投入的改善,中国动画业还处在蛋等着鸡、鸡等着蛋的状态。

中央电视台:哪吒重登风火轮

国产动画片很多是从中央电视台这个平台播出的。中央电视台动画片部主任赵文江说,仅《动画城》栏目每年要播出8000分钟动画片,一部分由动画片部自己制作,另一部分从诸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等制作单位购买。虽然说现在有很多公司参与到动画制作,但目前中央电视台动画片部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仍然是最主要的两个制片单位。在《动画城》、《大风车》和《东方儿童》这些栏目里播出的动画片确实有制作上的一些问题,观众眼界早在若干年前就被日本动画片和米老鼠抬高了,赵文江也不否认央视的动画片部收到批评之声,但他说动画片部经过努力,这些年来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去年年产已经达到3071分钟,今年还会更多。电视动画片在中国上世纪80年代后期才出现的一个片钟,达到这样一个事实求是的产量已经很不易了。

今年6月1日,52集动画片《哪吒传奇》开始在中央电视台一套《动画城》播出。这是一个新的哪吒故事。2000年10月份,中央电视台为创作《哪吒传奇》,争招编剧,先后近十组人马参加竞标,吴楠、孟瑶和卞智洪三个人的剧本方案中标。中国古代神话中,哪吒的故事其实并不多。为了重新构架出一个新的,为现在观众所接受的故事,卞智洪说他们把重点放在了一个儿童的成长经历上,这其实是好莱坞动画片里最常用的母题之一。至于成长的含义,则是学会责任、选择和思考。他们借鉴了所有出名的神话和中国童话,并把30岁左右的人对世界的理解用儿童故事的方式传达出来。

这套动画片被赵文江称之为“央视动画大片”,它前后经历了2年半的制作周期,投资数千万元人民币。这是中央电视台电视动画大片的项目之一,从《西游记》开始,每两年要起一个这样的项目,需要单独立项投资。这些项目投资大,制作水平等级比较高。此外,赵文江介绍说,从《哪吒传奇》开始,央视动画片部尝试走产业化的道路。如果说以前动画制作以电视台播出为只要目标的话,现在则从开始就考虑后产品的开发。后产品是动画形成产业后相当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拿《哪吒传奇》来说,除了播出外,还有VCD、图书、商标使用授权以及国际市场等诸多领域已经或者正在开发。中央电视台在中国传播界的地位,以及其资金和人才后备都为这些计划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哪吒不止一次在动画片里出现过,要演绎新的故事,也还担当起央视动画片产业化的龙头。如果考虑到中央电视台在中国传播界的地位,以及其资金和人才后备都为这些计划提供的强有力的支持,也许可以说中国动画片的产业化要先从电视动画片开始。

中国动画片:有行业没产业2

中国动画片:有行业没产业3

中国动画片:有行业没产业4

中国动画片:有行业没产业5

中国动画片:有行业没产业6

中国动画片:有行业没产业7

中国动画片:有行业没产业8

中国动画片:有行业没产业9

动画片《哪吒传奇》人物造型(本组图片由中央电视台动画片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