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动画的边界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老于)

拓展动画的边界0

动画片《海底总动员》剧照  

麒麟神每踏出一步,地上就长出绿叶和红花,但当它抬起脚,脚下的一切登时就枯萎了。这是宫崎骏《幽灵公主》里令人难忘的一个画面。麒麟神的每一步都赋予着生死,宫崎骏与PIXAR公司当然不能与之相比,但他们的每一步都在拓展着动画境界,让观众看到了以前从来不曾看到的东西——或者是精神上的,或者是想象力上的,或者是技术上的。比如大友克洋通过《亚基拉》等讨论暴力,诺曼·麦克拉伦不断探讨动画电影的各种创作形式等等。

《黑客帝国:重装上阵》上映后,票房收入已经超过了第一集。但看网络上的评价似乎不怎么样,集中在故事不够清楚甚至拖沓,也没有能让观众获得全新的视觉性震撼。《星球大战前传》上映后也是类似评价,仿佛技术是一件过大的衣服,套在了一个瘦小的、营养不良的孩子(故事)身上。但如果从技术角度看,它们对电影的贡献良多,下一部电影也许就可以在他们提供的技术平台上游刃有余地构思一个好故事。PIXAR公司的确在通过他们的每一部电影在为动画电影技术搭台阶。

PIXAR公司至今都是幸运的,他们每一部新电影都在故事和技术创新上保持了平衡。只要留意PIXAR公司前后几部动画,就能很明显看出电脑技术在制作上的进步。《玩具总动员》里的角色几乎都是光溜溜的,《怪物公司》里的动物开始毛发飘逸。这一次,PIXAR开始在《海底总动员》尝试解决用电脑动画表现水。用电脑制作水的动画一直效果不太好,而且不经济。但《海底总动员》的故事就发生在水下,PIXAR公司的制作人员必须解决这个问题。导演斯坦顿说:“我们从看大量水下电影开始,并分析是什么使它们看起来像是在水下。”他们看了国家地理拍摄的影片,还看了著名的《大白鲨》、《深渊》和《完美风暴》等,最后他们分析出来几种元素:光线、细微物质、波涛、巨浪、阴暗的环境等。如果能用电脑模拟出这些元素,就可以制造出一个看起来真实的海洋。除了海洋,6个技术小组的人还要造出各种各样、数量庞大的鱼,在这些“鱼”出现在电脑屏幕之前,一个小组的人还要负责做出它们的模型。这是一个极其复杂和耗时间的工程。然而PIXAR的几部电影都证实了,这些花费都是值得的,而且总能给投资方带来经济回报。

所有这些技术支持着一条胆小的鱼马林去寻找自己的儿子尼莫。马林是一个过分小心翼翼的单身父亲,而尼莫是一个过分有好奇心的孩子。它们被大堡礁分开后,马林开始寻找儿子,一路上遇到各种各样的鱼。最后完成了父子同时成长的过程。这个故事像是《狮子王》的升级版,新增添了成人成长内容。虽然说的是鱼,实际上暗喻了人类社会的关系。比如单身父亲,比如成人面临子女终究要成长离开的现实时的反应等。

实际上几乎每一部好莱坞动画片的故事都是简单的,而且几乎都聚焦在成长过程上。这跟欧洲、加拿大等地的动画片很不相同。前苏联的尤里·诺斯坦曾创作出被称为“史上最优秀动画”的《故事中的故事》,它的内容几乎无法概括成一个能讲述出来的故事,它更作用于人的情绪,使人对战争发出叹息。这样的动画片不害怕最后把观众驱入失望之乡。但好莱坞动画片从来不这样。然而就此把《海底总动员》与《故事中的故事》对比,得出结论后者不是真正的电影艺术是不公平的。所谓电影,从来不止艺术一端。但不能否认的是,前者越强大,遮蔽后者的阴影也就越大。

拓展动画的边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