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房贷开始“收缩”
作者:李三(文 / 李三)
5月20日,央行就当前货币信贷工作出台书面意见,要求各金融机构“严格执行银发[2001]195号文件有关规定,采取提高非经济适用房银行贷款利率、项目资本金比例、商品房预售条件等多种措施,严格控制高档房地产开发项目”。意见还要求金融机构对商品房空置量大、负债率高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从严审批贷款;对贷款规模过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流实行重点监控。
据说,中国建设银行是国内商业银行中第一家出台房贷收缩政策的银行。建行有关负责人在解释不久前出台的措施时向记者通报:建行将严格控制向高档住房和商业用房建设发放贷款。对高档住房和商业用房项目在基准利率基础上适当上浮,对高档住房和商业用房项目,要求开发商拥有一般不低于40%的自有资金,同时降低贷款占项目总投资的比重。另外,还将严格控制个人商业用房贷款的发放,对纯商业用房项目、办公楼等谨慎介入,对歌厅、舞厅、夜总会等娱乐性项目一律不得发放个人商业用房贷款。
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建行设立了发放贷款六大“禁区”,包括以大学城、旅游度假区、主题公园等各种园、区的名义取得土地变相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利用集体土地变相进行房地产开发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与集体经济组织私下协议圈占土地搞房地产开发的;在近期没有安排建设计划的地区圈占土地搞房地产开发的;不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不符合政府有关部门规定、违规开发的其他项目等。
目前,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居同业第一位,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业市场占比达70%。据建行公布,截至今年4月底,建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3333亿元人民币,几乎占中国住房信贷半壁江山。从这个意义,建行的动作对于整个房地产市场不亚于一次“地震”。
与建行相比,工行的“收缩”政策比较笼统。记者从中国工商银行获悉,在日前召开的住房金融业务工作会议上,工行把控制房地产过热、防范和控制房地产贷款风险作为重点,确定了今年住房金融业务发展的五项措施:继续坚持稳健的发展原则,加强对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总量和比例控制;严禁流动资金贷款进入房地产领域;继续坚持预警、整改、停牌制度;严格控制高档写字楼、酒店性质的贷款,严格限制地产信贷业务,避免出现炒买炒卖土地、圈地的投机行为,严格控制高档商业设施贷款总量,建立严格的专项管理制度;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信贷管理工作。
说明问题的“空置率”
戴德梁行是一家国际物业顾问,旗下6500名员工在全球33个国家的125个城市为各地客户提供房地产服务。北京的房地产市场情况也在戴德梁行北京分部的数据库里。
戴德梁行住宅部助理董事樊骥女士说,新建住宅主要集中于北京的东部和北部,而别墅开发则集中于东北部的顺义及昌平地区。在需求方面,购买者仍以北京市居民为主,但国内其他省市居民在京置业现象明显增长。
樊骥指出,从去年第四季度北京房地产的数据分析,公寓租赁市场总体空置率有所上升,平均空置率增加了3.8个百分点,其中高档公寓平均空置率增加了1.8个百分点;中档公寓平均空置率增加了6个百分点。别墅租赁市场总体空置率增加了2个百分点。去年全年,北京住宅租赁市场的平均空置率为21.1%。
房地产泡沫的“五高”标准
《2002~2003年度中国行业景气分析报告》长达86页,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和新华在线信息技术公司在这份报告中称:目前中国房地产的确存在区域性泡沫现象,这些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以北京、上海、辽宁、广东和浙江最为突出。近几年来,全国总体上房地产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不断上升,投资过度依赖于房地产,对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是一大隐患。
报告判断房地产泡沫有一个“五高”标准:投资的持续超高增长,消费的持续超高增长,房价持续大幅攀高或持续居高不下,房地产投资所占比重高,以及房价收入比明显偏高。
报告专家组组长、计委经济研究所经济形势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小广说:“房地产泡沫就是房价过高,绝对价位高,相对价位也高,高得整个社会无法承受。一个行业投资过快增长,并且伴随着价格过度虚高,就是一种行业增长的泡沫,它有可能演化为整体经济的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