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武士清兵卫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老于)

夕阳武士清兵卫0

电影《黄昏清兵卫》剧照    

黑泽明经常说起他母亲的一桩“英勇事迹”:有一天,他母亲在厨房炸天妇罗,锅里的油着了,在火烧着其他东西之前,她用两只手擎起油锅走过玄关,还按规矩在门边穿上木屐,然后才把还着着的锅拿到院子里,把火扑灭。为此,他母亲的手一个月之后才能拿东西,但她从来不说疼,只是安静地坐着。如果需要的话,《黄昏清兵卫》中的井口清兵卫也会这么做。他为了心爱的朋江小姐不受前夫的打扰,提出代朋江的哥哥跟那个人决斗。他的语气平淡,却像拿定了“即使牺牲也无所谓”的坚定。这种带有斯巴达气息的自我牺牲是黑泽明最喜欢的品质。按照宣传材料上说,这部电影是黑泽明“生前最大心愿电影”,现在山田洋次很漂亮地完成了他的心愿,日本影评人把该片评为2002年日本十大电影首位,宫泽理惠因为朋江这个角色从去年到今年,得了好几个最佳女主角、女配角奖。

如果黑泽明自己去拍,未必有现在这样的“成果”。他对日本电影成为文化上的“研究对象”贡献殊多,但上个世纪60年代时就已经被当作“传统价值”的代表,遭到当时还年轻的大岛渚等导演的反对。后来黑泽明拍片子的频率越来越低,筹措资金也越来越困难。山田洋次则一切都顺利,渥美清去世前,他每年拍一部《男人真难》系列电影,过年时日本人举家观看,成为节日的固定节目,而且他还有工夫去拍《幸福的黄手帕》、《远山的呼唤》这样的电影。综观黑泽明的经典作品,比如《罗生门》、《七武士》、《乱》等,就会发现,黑泽明不长于,或者注意力不在处理男女感情。山田洋次却能用略带忧伤的温柔的方式讲男女感情故事。这一次,他仍然用自己擅长的方法,讲了一个黑泽明想讲的故事,把一个关于武士的电影拍成了史诗性的通俗剧,一部能打动所有人的电影。

按照德川时代的规定,“即使身份最低的武士也不能合法地从事生产”(《菊与刀》),清兵卫却偷偷在家里做笼子挣外快,他头发蓬乱,长期不洗澡身上一股子怪味儿,险些冲撞了主人,这皆是因为俸禄微薄,中年丧妻,有家庭拖累之故。他不与同僚喝夜酒,不近女色,下工就回家,被同僚称为“黄昏清兵卫”。他却对此安之若素,他在社会规范给他的小格子里已经尽最大努力做到最好,再没有额外的奢望。清兵卫喜欢朋江,但认为她属于另外一些地位更高的人,因为她哥哥比他地位高。他秉承日本人的传统,恪守等级制度,更不愿意让朋江日后抱怨自己地位低微。只有在主人让他进行一场生死决斗,并许诺提高工作报酬的时候,才向朋江求婚。

清兵卫有理想的武士品质,他武艺高强、恪尽职守,有斯巴达气质,山田洋次给他增加了克制的柔情。这样的感情总是让观众喜欢,北野武在《花火》里也是如此处理了男主角与妻子的关系,一种静默而深情的关系。清兵卫在最后的决斗之前,请朋江为自己穿衣、梳头,把自己去之前最后的时间给了她,朋江除了有些忧伤之气外,并不在他面前流一滴眼泪。清兵卫背对镜头坐着,画面上只有他的头发,朋江的手温柔地梳理着,这样表面看起来与现代人很不相同的古典爱情方式,却正是打动现代观众的地方。

夕阳武士清兵卫1

清兵卫是一位夕阳武士,他处在武士时代没落时期。这让很多人联想起萨姆·柏金帕的电影,那里是牛仔没落的时代。其实在萨姆·柏金帕身上有浓重的黑泽明的影子(也有理论掉转了他们之间的传承关系),不同的是,外部世界很少干扰到清兵卫的内心,他不曾为自己族类即将消失感到难过焦躁,即使社会变革导致了他早死,他只维护着自己心里的东西:女儿、朋江、家庭和规范给予他的东西。在当今变数更多之社会,观众看着他,仿佛凭吊着一种品质。

真田广之,在现实生活里曾经是一位花花公子,但在电影里,他是一个完美的“最后的武士”。扮演朋江的官泽理惠的电影生涯,似乎应该从杨凡的《游园惊梦》开始,她的温婉到了极致的地步。至朋江,她完全为自己赢得了女演员的称号。

《黄昏清兵卫》让人又禁不住回过头来看看《英雄》,忽然发现张艺谋最大的缺失在于他已经不了解当代人感情审美的秘诀在哪里,所以每个角色的感情都平庸,每个角色之间的关系都太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