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物身上找SARS病毒,就像大海捞针

作者:巫昂

(文 / 巫昂)

三联生活周刊:农业部成立“国家动物冠状病毒组疫源专项调查组”,目前做了哪些工作?

童光志:专家们已经在广东省展开动物管状病毒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对象包括非典型肺炎疫区内的家畜家禽、水生动物、宠物和野生动物,全面到连蟑螂也不放过。目前,几乎能找到的野生动物都没有放过,大概有上百种。首先要做的是采集样本,能抽血的动物抽血,不能抽血的采集相关分泌物。然后进行样本分析,检测是否存在SARS的抗体,或做PCR扩增,看动物体能是否有相似的DNA序列。

三联生活周刊:动物体内是否存在冠状病毒?

童光志:动物体内一直有冠状病毒,包括猪、牛、鼠,人也有冠状病毒,并没有什么危害。但这一次是冠状病毒变种,同源性只有30%~50%。就目前研究看,动物身上还没有发现这种冠状病毒的变种。

三联生活周刊:为什么会怀疑到动物身上,认为有可能动物是SARS的源头?科学依据是什么?

童光志:因为历史上很多疾病都是动物传给人的,而且有很多病是人畜共患的,比如说结核病、艾滋病和埃博拉。动物是新病原体的重要来源,历史上许多次人的流感大流行就是由此而来。我们现在还不知道SARS是什么时候以何种方式传给人类的,但来自非人类的其他物种的可能性很大。而且野生动物的可能性与危害会更大,因为野生动物身上有什么病毒,我们并不知道,只是人类的开发进入到它们的区域,和它们密切接触后这些病毒在人身上的作用才会展现,可能是无害,也可能危害无穷。现在我们所做的工作是地毯式的盘查,就像大海捞针。如果没有在动物身上找到病毒的源头,也不能否认危险不是来自动物。

三联生活周刊:那么,SARS究竟有多大可能是来自动物呢?

童光志:目前没有结论,必须要等待调查结果。所有假设和推想,都需要实施验证。比如说,SARS是否有和NIPAH病毒相似的传播途径?几年前马来西亚NIPAH病毒发作,死了100多人,后来研究发现,这种病毒的宿主是在山中的蝙蝠身上。由于森林大火,蝙蝠飞出了森林,在一个猪场吃了果子,果子落在地上又被猪吃掉,当然猪肉最后被人吃,这样病毒就通过蝙蝠和猪传到了人身上。然而就SARS而言,还不能确定其可通过消化道传染。

三联生活周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动物得“非典型肺炎”?

童光志:是的。协和医院在几只猴子体内接种了这种病毒,但猴子的体温还没有达到预期值。SARS病毒与动物或者是人类已知的冠状病毒间的差异很大,其演化关系也是推论,没有取得直接依据。

三联生活周刊:在我国的传统农业中,人畜接触比较频繁,这是否会是一个潜在危险?

童光志:还不能这么说。有些病是动物有而人没有的。某些病毒在野生动物体内变异慢,传染给家畜后,由于是集中养殖,传染可能会很快,而且发生较快的变异。但人不可能和动物不接触,关键是要对那些潜在的病毒和有可能人畜共患的病毒,做好防治准备。

三联生活周刊:吃野生动物是否危害更大?

童光志:病毒只有进入细胞才能繁殖,在外界条件下存活周期不长。以中国人的做菜方式,不生吃的话,是不会有病毒吃进嘴里的。但是总归要烹饪野生动物,要现杀,这个操作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