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铃声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小于)

致命铃声0

电影《电话亭》剧照  

致命铃声1

电影《电话亭》海报  

“憨豆先生”罗温·阿特金森最新一部电影《强尼·英格利士》(JOHNNY ENGLISH)另一个名字是《0.07特工》,他扮演一位“不知道害怕,不知道危险,什么也不知道”的特工,约翰·马尔科维奇则扮演头号反派,他觊觎英国女王宝座,打算把英国变成世界最大的监狱。很明显,一系列的007电影是这部电影灵感的源泉,但一切都反着来,007总有美女相伴,而强尼还没有来得及碰到女主角的嘴唇,她就被汽车上的机关弹到天上。《强尼·英格利士》对007系列的嘲讽完全可以看成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而美国最近上映的《电话亭》着实有些让人毛骨悚然,它参照的不是电影,而是现实生活,它一再提醒人们“哪里是最安全的地方呢?”——这是现在最折磨人的问题。

纽约第8大道只剩下了最后一座电话亭,第二天早上8点将被拆除。史都是最后一位使用这座电话亭的人,他有手机,但不想让妻子知道自己跟别的女人有私情,就用公用电话。就在他打完电话后,铃声又响起,他不由自主拿起听筒。听到有个男人跟他说,只要电话响人们就会接电话——对观众来说,这个声音听起来非常熟悉,它在美国热门电视连续剧《24小时》每集开头就要重复一遍,那是基夫·萨瑟兰的声音。准确来说,不是基夫·萨瑟兰,而是他的声音扮演了无名狙击手的角色,他本人只在片尾出现了一二分钟,而扮演史都的柯林·法莱尔几乎是一个人承担了整部影片的镜头。片长约80分钟,75分钟围绕着柯林·法莱尔,如果他的表演稍微松懈,或者前后不连贯,这部电影就毫无看头了。4月份公映后,对片子的评价有好有坏,但柯林·法莱尔赢得一致的称赞。

致命铃声2

罗温·阿特金森在电影《强尼·英格利士》中扮演“什么也不知道”的特工  

史都是典型的纽约人,忙、时髦、有自信心,同时用两部手机跟客户联系,每个客户都是他“最喜爱的客户”,他万没有想到自己已经被一个不知名的狙击手盯上了,该狙击手了解他的一切。史都完全僵在电话亭里,他如果出电话亭狙击手会杀了他,如果他不出来警察不会放过他,他也没有办法逃脱狙击手的控制。这个不知名的狙击手不想要他的钱,也不想借助他成名,只是为了毁掉他。他强迫史都对电视台的摄像机说出自己背叛了妻子。为了吓唬他,并把他逼到绝路上,狙击手把一个想揍史都的皮条客打死。

再仔细看看这部电影:故事发生在纽约市中心,突如其来的恐怖威胁,受害者在明处,狙击手却隐藏得很好。这有点像小规模地复制“9·11事件”,它除了复制恐惧之外,更复制了一种含混的状态,后者是通过这个故事的缺陷表现出来的。《电话亭》有个绝妙的构思,类似《生死时速》,主人公都只有极小的余地回旋,主动权在对方手里,所有加在主人公身上的限制推动着影片紧凑前行。但问题是敌人的目的在哪里?狙击手曾杀了两个“有罪”的男人,这并不能构成他后来冷血对待史都的理由。一个人应该不会随随便便要在几百万人里找一个牺牲品,而史都有外遇又是太平常的事情了。而且为了让电影继续下去,有些情节很禁不住推敲,只要警察去查一查皮条客的子弹是从背后射来的,就清楚凶手不是史都了,这不是麻烦事。

导演想通过影片传达出一个信息:普通人的生命正在受到外来的威胁,而敌人的面目不清楚。但他也就到这里停步了,他没有能力说清楚为什么会有威胁,其实那些受到威胁的普通人也说不清楚。或许导演想到“9·11”后政客们的口水仗,干脆退缩不想这个问题了,把所有的糊涂账全推到一个连名字也没有的杀手头上。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部电影是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