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的中国之选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周一)

“股神”巴菲特的中国之选0

巴菲特对中国上市公司进行长期投资的信心将影响其他投资者的决策  

“物美价廉”的好买卖

这位72岁的投资“圣人”并不是一个新兴市场的狂热追随者,除非他真的看中了一笔好买卖。

“在全球范围内对便宜股票的搜索把巴菲特带到了一个令人惊喜的地方——中国”,观察家William Pesek说。

中国石油,这家中国最大公司之一的股票价格确实便宜得让人心动。近期中国石油的市盈率(股价/股息)仅为8倍左右,而国际市场上艾克森美孚(Exxon Mobil)和BP的市盈率都在17倍。

巴菲特一直奉行长期投资策略,当某家公司股价被市场严重低估时他大量买进,然后一直持有。除巴菲特外,邓普顿基金旗下Templeton Global Advisers较早前也向香港联交所申报,已持有中国石油5.7%股权。汇丰证券(HSBC Securities)的行业分析师关荣乐称,两家基金公司以发掘有潜质及股价低廉的公司著称,其行动会对投资者带来启示。

巴菲特一直不愿对其投资中国石油做过多的解释,他说对某个具体股票发表评论不是他的原则,但在5月4日的股东年会论坛上巴菲特表示,早在3年前开始关注国家能源业,目前他手中持有全美石化业8%的股份,并将在今后几年内陆续增大能源股比例。

巴菲特曾在Berkshire Hathaway公司的年报中表述过自己的六大投资策略。第一,对象是大公司,至少有1000万美元的税后利润;第二,经过证明的持续赢利能力;第三,在少量举债或不举债时,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状况良好;第四,管理得当;第五,业务简单;第六,明确的价格。

“中国石油非常符合巴菲特的投资策略。中国石油是中国最大的能源供应商,控制着国内2/3的原油和80%的天然气供应。天然气在未来中国能源结构调整中所占的份额将越来越大,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能源消费国,中国石油处在战略资源行业,其发展会一直得到政府支持。同时,中国石油是一家从勘探开发到精炼、零售,上下游一体化的石油公司,对油价波动的抗风险能力也很强”,申银万国行业分析师李晨说。

2002年中国石油以56.551亿美元的纯利,高居《亚洲周刊》评选的“亚洲企业1000”排行榜的榜首,成为亚洲最赚钱的公司。

但也一些投资者感到不解,为什么一向鼓吹公司治理的巴菲特,会对中国这个缺乏透明度的市场进行投资。

Aberdeen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组合经理Stephanie Lee说,中国石油的管理团队非常透明,管理层在提升股东价值方面总是有所动作。Aberdeen持有中国石油股票已有多月。

中国石油投资者关系部主管毛泽峰说,巴菲特是公认的行动谨慎的投资者,他的投资决定是在审慎考量的基础上做出的。

Tower资产管理公司的基金经理Albert Hung认为,巴菲特在决定对中国石油进行如此重大投资前,可能早已和该公司的管理层有过接触,并察看了该公司的一些账目。如此程度的接触和调查是中小投资者所难以企及的。

“中国石油在香港上市已经三年,三年来公司业绩稳定,股息优厚。中国石油的股票可谓‘物美价廉’,但是中国石油是H 股,无论是国内的机构投资者还是中小散户,都无缘购买这样极具投资价值的中国公司的股票”,李晨略带无奈地说。

巴菲特效应

有观察家认为,巴菲特投资中国石油是有标志性意义的,显示了他对在中国进行长期投资的信心,这将影响其他投资者的投资决策。

“巴菲特的一举一动都会引来投资追随者。虽然在上个世纪90年代,巴菲特因对网络股没有兴趣,被投资界视为恐龙而被大家所背弃。但现在,科技股泡沫的破裂使得他的人气又大幅上升。中国也许可以看到很多大型机构投资者追随巴菲特而来”,William Pesek说。

巴菲特在亚洲的支持者也众多,李嘉诚就是他管理的投资公司的大股东之一。在巴菲特介入的消息爆出后,中国石油股价连续5天的高涨反映了多数投资者跟风的心态。

中国是全球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但是机构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投资仍很谨慎。去年11月,中国向国外机构投资者开放了市值5000亿美元的国内A股市场,但是由于对中国公司治理结构和市场透明度的担忧,国外的机构投资者至今也没有真正进入国内股市投资。

巴菲特和其他投资者们当然也会非常关注中国的宏观经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内需和外商直接投资。有华尔街的分析师提醒巴菲特,中国的财政政策、国有商业银行的坏账问题,以及SARS都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

放眼全球,美国经济复苏缓慢,很多投资者认为美国股市中仍然隐藏着很多问题,美国公司的股票价格仍相对较高。就以中国石油为例,其2003年预期股息收益率为6%,而美国股市的预期平均股息收益率还不到2%。

对于美国股市,巴菲特说:“连跌三年的股价虽已大大提高了普通股的吸引力,但我们仍几乎难以找到哪怕对我们只有温和吸引力的股票。这种令人沮丧的现实情况,反映了股价在‘大泡沫’时期达到的高度是如何地疯狂。而且不幸的是,酒醉的时间可能会和暴饮的程度成正比。”巴菲特说,除非他发现哪只股票有较大的、产生至少10%税前回报的可能性,否则他将会离场观望。

同时,日本经济泥足深陷,而欧洲经济增长的步履蹒跚。即使在亚洲区内,经过一轮搜寻后,巴菲特叹称,在亚洲可供选择的投资机会实在不多。比如日本,股市的累积跌幅虽很可观,但价钱绝不便宜。他说:“日本的股本回报率仍很低。我原以为选择会很多,但事实不然。”

但是巴菲特们需要寻找到新的投资机会。巴菲特将“手头现金”定义为“我们持有但并不拥有的钱”。

相比之下,中国的吸引力就很明显。将近8%的GDP增长,巨大的市场,充满活力的城市,新兴中产阶级迅速积累的财富,中国的股市也是全球增长最快的新兴市场之一。这些都构成了中国石油股票的“投资魅力”。

“也许很多投资者还会质疑中国的上市公司,但是巴菲特已经来了”,William Pesek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