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爱情,再见欢乐

作者:王小峰

(文 / 王小峰)

再见爱情,再见欢乐0

尼娜·西蒙的资料图片  

有3位流行音乐史上的传奇人物在最近相继去世,先是节奏与布鲁斯传奇人物厄尔·金(Earl King)在4月15日病逝,之后是有“灵歌圣女”之称的尼娜.西蒙(Nina Simone)在4月21日去世,第二天,词曲作家菲利斯·布莱恩特(Felice Bryant)也在家中去世。

再见爱情,再见欢乐1

厄尔·金  

喜欢根源音乐或布鲁斯音乐的人,也许对厄尔·金这个名字不会感到陌生,这位来自布鲁斯的发祥地新奥尔良的歌手曾经写过上百首歌曲,比较著名的歌曲有《大佬》(Big Chief)、《那些孤独,孤独的夜晚》(Those Lonely,Lonely Nights)、《来吧,让好时光滚动》(Come On(Let the Good Times Roll)以及《诀窍袋》(Trick Bag)。他的歌曲也被吉米·亨德里克斯和史蒂维·雷·沃恩等布鲁斯摇滚歌手翻唱过。

可能很少有人知道菲利斯·布莱恩特这个名字,这一方面跟她一直是一个幕后词作者有关,另一方面她一直活跃在乡村音乐领域。其实他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便与丈夫一起创作歌曲了,在她丈夫1987年去世之前,他们一共创作录制了800多首歌曲,被500多位歌手演唱过,包括像埃尔维斯·普雷斯利、鲍勃·迪伦、“披头士”、“感恩而死”、“海滩男孩”、托尼·伯内特、“西蒙和加芬克尔”、雷·查尔斯、罗伊·奥比逊、萨拉·沃恩等这样大牌歌手。

布赖恩特夫妇最成功的要数在60年代与“埃弗利兄弟”演唱组创作的一系列歌曲,也是流传最广的歌曲,像《醒醒小苏西》(Wake Up Little Susie)、《再见爱情》(Bye Bye Love)和《我想做的就是做梦》(All I Have to Do Is Dream)等等。正是这一系列热门歌曲,不仅让“埃弗利兄弟”成名,也让布莱恩特夫妇名声大噪。鉴于菲利斯夫妇的杰出成就,他们先后进入了“国家词曲作者名人堂”和“乡村音乐名人堂”。

在这3位去世的音乐家当中,名气最大的要数尼娜·西蒙,她的去世绝对是音乐界的一大损失。这位黑人女歌手一生中音乐跨越爵士、民歌、布鲁斯、节奏与布鲁斯和福音音乐,在60年代美国黑人人权运动高涨时期,她写了一首《密西西比戈达姆》(Mississippi Goddam),这首歌在当时成了黑人争取人权的圣歌。由于她当时一直反对种族隔离制度,一度被当局当成共产主义分子,受到不公正待遇。

西蒙是一个有点清高的歌手,由于她不满国内种族歧视的现状,在马丁·路德·金遇刺之后,一气之下,她离开了美国,1974年,西蒙与设在美国的RCA唱片公司解除合同,随后,她开了流浪生涯,也许她生性是一个流浪者,所以,在离开美国后,她先后去了欧洲、非洲和加勒比地区,最后定居在法国。因为她的这种做法,招致不少争议,有人认为这是她传奇一生中惟一的耻辱。但也有人认为,在西蒙的内心深处,仍是一个和平主义者。

1997年,当西蒙接受《访谈》杂志的采访时说:“我认为大多数黑人是无望的,富的更富,穷的更穷,黑人的整体情况并没有好转。”在谈到迈克尔·杰克逊漂白皮肤时她说:“我不相信种族可以混合,我决不改变。我决不改变我的头发,我的肤色,我一直为此自豪。”

在西蒙演唱的歌曲中,除了自己创作的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她翻唱的,她翻唱歌曲很讲究,比如,在60年代,为表示她的政治立场,她翻唱了《别让我被误解》(Don't Let Me Be Misunderstood)、迪伦的《霍利斯·布朗》(Hollis Brown)和《我将被释放》(I Shall Be Released)以及她与别人合作的《革命》(Revolution)。而在她离开美国后,她翻唱的歌曲趋于个人化,抗议的色彩淡化了。

在西蒙的歌曲中,除了混合了多种风格的音乐,也混合了欢乐、悲伤和愤怒,因为,当有人想把她的歌曲归类时,发现很麻烦,她在自传《我给你施了魔法》中这样写道:“(评论家)称我是爵士歌手只是一种忽略我的音乐背景的做法,因为我是一个不适合白人想法的黑人表演者,这就是种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