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丢失的“北京人”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庄山)

2003年5月1日至5月15日,全世界已知仅存的三块北京人头盖骨残片之一将在周口店与游人见面。周口店遗址博物馆馆长杨海峰介绍说:“这是从1966年挖掘以来第一次向世人展出。”

“这块头盖骨(额骨)残片与其他化石一起一直在院里的保险柜封存,偶尔在所里展出过一两次,也曾经到日本作过一次展览。”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吴新智院士介绍说,1966年的发掘工作是由裴文中先生主持的,从3月15日到7月14日,一共发掘了一个头盖骨、一枚牙齿、173件石器、用火的遗迹以及大量动物化石。有意思的是,1966年发掘的头骨残片竟然能够与已经丢失的30年代发现的第五号头骨合并成一个近乎完整的头盖骨。

1936年,28岁的贾兰坡和工人们在11天之内连续发现了3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旧石器时代的石器、用火遗迹等,当时,这一新闻在世界各地媒体爆炸性的发表了两千多条消息。其实,世界的震惊并不是从此时开始,早在1929年12月2日,地质学家裴文中在周口店已经挖掘出“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那时国际学术界就在为之欢呼:“这是古人类全部历史中最有意义、最动人的发现。”

遗憾的是,由于“二战”的爆发,周口店人类遗址的发掘工作也被迫中止。中科院多位学者都表示,化石丢失的过程是相对清晰的,可以肯定地说:“北京人化石是在美国人和日本人手里丢失的。”

“‘北京人’到底哪去了?”这件看似简单的事情几十年来却一直谜团丛生,中科院周口店古人类研究中心主任高星介绍说:“对化石下落的可能性推测,流行的有三种,一种是说‘北京人’已不复存在。被日本兵毁掉了。第二种是‘北京人’随美国‘哈里逊总统号’轮船或日本巨轮‘阿波丸号’葬身海底。第三种推测是,化石还在陆地上的某地,可能性最大的是日本、美国、中国、东南亚等。”

几十年来,寻找工作沿着各种推测的可能性延伸,但每每是进入“不可能”的死胡同无功而返,日本和美国甚至都有专门的寻找组织,但也从未发现过有价值的信息。一个代表性的事例发生在不久以前,有人通过大量调查,言之凿凿地表示“北京人”化石埋藏在北京日坛公园的地下。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对日坛公园的地下作了地球物理勘察,并对勘探发现的异常地段进行了发掘,但最终没有任何发现。中科院古人类研究中心张双全认为:“这些年,各种消息几乎都是空穴来风,结果是令我们做了很多无用功。”

“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作百分之百的努力。”高星的话很坚定,然而,寻找“二战”中丢失的“北京人”头盖骨工作几十年来几乎成了无望中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