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国·家

作者:娜斯

(文 / 娜斯)

现代人·国·家0

现在人们对美国对伊之战的争议主要是,第一,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支持。第二,如果伊拉克问题真需要国际警察来干涉,那么美国也不是顺理成章的角色,因为它不是中立的而是要维护自己利益的。

美国对伊作战当然绝对是有自己利益的,但这一批评也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雷锋精神”我们自己都不提了还要以此要求人家吗?更值得人们争论的,是伊拉克在此中能否获得利益?人民为战争已经付出了代价,他们能否得到一个和平民主新社会的补偿?这也是美国面临的考验。但是伊拉克获益也是美国获益的基础,所以我们不能完全以权力之争来看待这件事,而得有自由民主的原则因素。

我们多少年来对于家国的概念都是固定了的,环境没有给我们多少机会和条件去仔细想想这中间的究竟,也没有机会和条件去进行心平气和的争论。

我们早就不加思索地崇仰为国捐躯,好像不太理会一代和一代之间的“国”全在变化着,根本不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而抗清的后代如今津津乐道着康熙帝国雍正王朝孝庄秘史。我们早就不加思索地认为文化的“同源同种”是我们的“民族向心力”,殊不知现代国家的概念已经不是由文化的同源同种来界定,而我们自己的国家正是文化不同源不同种而结合起来的范例,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也不是一回事。我们概念中的民族、国家、政权紧密相连,实际上现在的人们除了自己的民族,可以选择自己定居在哪个国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政权,选择自己信仰什么宗教,选择自己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国家是国家,民族是民族,文化是文化,已经不是一回事。

中国不完全是由“炎黄子孙”构成的,而“炎黄子孙”也不一定就非得是中国的公民,而是遍布全世界。这年头有蓝眼睛黄头发的佛教徒,有不戴头巾的伊斯兰女人,有不会说中文的中国裔,有说中文而不是中国公民的新加坡人,有什么奇怪?在这一点上因为历史条件最彻底的是美国,美国是一个国家,这个国家不是以民族为号召,而是以一种意识形态为凝聚力的。美国的总统也是最多任8年,所以没有一位总统能成为永远的国家象征。

所以,美国的行为仍是值得人们评判的,特别是能否有其他方式解决伊拉克问题更是值得质疑的,但是,对那些完全以老一套观念来评判国际社会对某一国家施行压力的人,我也不能苟同。个人,家,国,在今天的世界里意味着什么?我们如何面对外力而发展出新的因应方式?萨达姆的命运并不值得同情,而是值得人深思。美国的行为不能让人倾心,但是光戴着历史的眼镜去解释它的一切也无助于事。

上一篇: 9%的增长率
下一篇: 近乡情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