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的增长率

作者:邢海洋

(文 / 邢海洋)

我国一季度经济增长呈井喷状态,达到9.9%,这真是让人且惊且喜。惊的是,去年第四季度的增长率是8.1%,3个月后陡增1.8个百分点,这在几年的统计数据中罕见;另一个是几年来经济增长的目标一直没有脱离过保七望八的窠臼,年初包括联合国在内的权威机构对我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预测也是以7%为基点。突然来一个“十”,快了将近一半,让没有心理准备的大众一时惊诧于这意外的果实。7%的时候,我们已经被形容为“一枝独秀”,现在的状况,套用桂林独秀峰的景观,该形容为“独秀仰止”了。

但身处其中,如果时时注意披露出来的经济数据,就会发现这个9.9%的增长率并非十足的意外。今年中国前两个月进口增长57.1%,同期出口增长32.8%,这就是一个不寻常的信号,加入WTO后关税的变动直接刺激了经济,出口的拉动显示出来。同时,国际采购也旺盛到赤字的程度,可见人民的消费欲望遇到便宜了的舶来品,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购买力。实际上,这种购买力十分强劲,国内连续一年多的通货紧缩也得到改变。头两个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同比上升0.3%,3月份价格总水平仍为上涨,高达0.9%。这样,一季度物价指数连续三个月出现正增长,彻底结束了14个月的价格下滑趋势。很多经济学家据此认为,我国经济将进入新一轮的增长期。

除了出口,9.9%的增长率还要归功于工业投资的加速。工业增加值增长了17%,而一年前,这一数字还是11%左右。困难的时候甚至低到8%。尤其是通讯、计算机、交通、化工、冶金和纺织设备等重工业,增速远远超过了轻工业。仅这6项产业在工业增长里的贡献率就达到55%,可见国家投资基础产业的政策起到作用。另外,随着产业升级和轻工业产品的利润越来越受到挤压,民间的投资也在向规模和资本型的经济转移。光通信设备、移动电话机、电子计算机、微机、显示器等电子通信产品生产增长都在40%以上。当然工业增长的最大亮点仍然是汽车,一季度汽车产量105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54%,轿车生产40万辆,同比增长1.2倍,甚至连钢材这样相当传统的产业都达到平均值以上的增长。这么多占国民经济相当比重的行业都有两位数的增长,难怪GDP增长率也接近了两位数的水平。旺盛的投资和生产,显示企业界对未来经济的信心,统计局的资料显示,自去年年中,大部分行业企业家的信心都处于增强中。

9%的增长率0

房地产投资成为经济增长中的顶梁柱  

如果再回溯到去年,更会发现这个忽然冒出的增长率有其连贯性。去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6%,二季度增长8%,三季度增长8.1%,到了四季度,据说已经达到了9%,统计局觉得数字太烫手,还是保守地报为8.1%。把这些GDP 数字连成一个序列,如果没有这样主观的压低,公众自然也就能形成去年四季度宏观经济翘头,今年一季度爆发的概念,不会莫名惊诧。关注工业增加值的统计,这样的结论甚至在年初就能得出。去年一年,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都处于上升之中,下半年更从12.5%稳步上升到15%,到了今年2月达到高潮,升至20%,重工业更在这个时候升到接近25%的高热水平。轻、重工业的分流也是从去年后半年逐渐加剧的,8月前两类工业的增长率相差无几,9月后重工业就独自奔跑起来。GDP的上升加上重工业的特殊表现,已经在半年前宣布我国经济进入了新的扩张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对经济是否进入新增长周期还没有形成统一认识的时候,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已经从2月峰值时的20%回落到17%,一轮中等时间尺度的工业生产的上升周期已经结束。房地产的产销两旺被赞誉为9.9%增长率的最大贡献者。房地产投资增长高达34.9%,购房消费更增加了76%。房地产之所以贡献重大,不仅在于它如此大幅度的跃升,更在于它基数的庞大,到去年房地产投资已占到国有及其他经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3%,比1997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今年头两个月,这一比重又上升到31%。在国民经济中的独一无二的比重,适逢超速的增长率,足以成为经济增长中顶梁柱一样的力量。

迅猛的涨势能不能持续?有人把9.9%归功于美元带着人民币贬值以及WTO的开门效应等偶然因素。但如果看到来自去年的连绵不断的上升趋势,就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偶然只起了一小部分作用。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我们对汽车、对住房的渴望不会受到任何外在因素的打击,这些目标没有实现前,高增长是完全可以持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