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人制造者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老于)
周迅
赵薇
陶红
以赵薇为例
北大华亿老总董平说他们的演艺经纪部4月就要成立,金英马的老总滕站则在计划整体收购一家大陆以外的经纪公司。大家都看到了成功艺人带来的商业利润和社会效应。经纪人和经纪公司要作的远不是发现一两个漂亮的人那么简单,这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工作量大而且琐碎。国内民营影视文化公司或早或晚,差不多都已经涉足到这一行业。
F4、赵薇这样的艺人是每一位经纪人和每个经纪公司的梦想。艺人能为经纪人或者经纪公司带来什么样的收益,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公司老总王中军大略算了算:经纪公司风险不太,投资也不大,但营业额高。假设一个好演员有四五百万元的报酬,那么10个好演员一年就可以带来四五千万的销售额。一个一般小型公司一年能挣的钱也不过如此。他专门去美国了解一些艺人经纪公司的经营状况,发现这是个非常大的产业,回来后就收购了王金花的经纪公司,成为与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公司、华谊兄弟广告公司并列而独立的一个公司。王金花是个很直率的人,她在电话里告诉记者,她很不愿意谈自己的工作,如果大家吃个饭什么的她是一个很能聊的人,但不想说公司的事情。记者通过其他艺人经纪人了解到,她的公司是目前国内做得最好的经纪公司之一。王中军也说,这三年来王金花没有把一件事推到他的办公桌上。他们公司签的演员有王姬、刘威、苏瑾、李冰冰、范冰冰等,现在又加上刘嘉玲和关之琳。王中军这一收购行为对双方都有利,华谊兄弟太合投资的电影可以让自己的演员演,给自己的片子造了声势,也为自己的演员提供了演戏机会,经纪公司也借助投资公司及广告公司拓宽了自己的路子。王中军说他不是夸口,现在他这个公司在拍港台片时,比别的公司门路都要宽。
看中这一财路的影视公司还有很多。金英马已经签了5位演员,滕站的计划里还要把自己的艺人阵容扩大。但目前国内稍有知名度的演员已经签得差不过了,像姜文这样的大演员不需要经纪公司。还有像袁泉等演员没有签,对他们经纪人公司是有矛盾心理的,不能太过热切抬高了演员身价,但这些演员又确实有签的价值。只能等看谁先伸出手来。滕站把目标放在海外,他说想整体收购一个大陆以外的经纪公司,给自己的演员和海外的演员开一个双向的通道。目前拥有经纪项目的公司还有东方神龙、世纪英雄等大的影视公司。北大华艺今年4月成立了经纪人部门。他们以前没有这项业务是认为不能为签的演员提供足够条件,比如每年不一定能让演员上戏。自己可以消化一部分演员,也可以推荐给别的公司。董平把一个演员演电影外带来的收益称为“后产品”,比如拍广告。“后产品”也有利润空间,其中20%~40%都可以收归公司。
艺人和经纪人签约的方式因人而异,有签全包的,就是演员把所有的业务签给一个经纪人或者经纪公司,也有把唱歌、演戏、广告分开签的。有海外市场的演员有时还分境内经纪和境外经纪。一般来说,经纪公司希望能全包。两者的利益分成是商业秘密,从四六分成到二八分成不等。
艺人并不是一出来就能挣钱,像章子怡那样幸运的人不多。国内经纪最成功的两个例子是赵薇和周迅。据说赵薇每集电视剧的报酬从开始的2000元飞升到现在10万元,这当中还经过了“日本军旗”、“被泼粪”等事件,但仍未影响个人事业,除个人努力外,经纪人的点拨也非常重要。经纪人的工作极为琐碎,用一位经纪人略显夸张的话说,是“像猪和狗一样工作”,为艺人选择剧本、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服饰和言辞等等。一旦一段时间内艺人没有什么具体活动,经纪人和经纪公司还要制造出小小热点保持公众对艺人的注意力。但目前国内经纪人的水准普遍不高。有的经纪人很有“死磕”的精神,他们能够泡在剧组里为自己的艺人挣到一个角色,但他们的最主要工作还是代艺人出面讨价还价。滕站说这些经纪人目前叫经济经纪人更合适。真正的经纪人要完成发现、定位、包装、推广等一系列专业过程。
经纪公司和经纪人给艺人(也有些人我们更愿意称之为演员,或者他们自己更愿意把自己叫演员)和自己带来的好处是很明显的。但F4同样证明了经纪公司为了追求利润带来的负面影响。大陆的经纪行业并没有太长的历史,这个也是优势,因为前头有太多好的例子和失败的例子作为借鉴了
陶红、周迅的经纪
在国内,艺人经纪出现得并不太晚,但就水平来说它还算是一门新行业。也有一些成功的例子。陶红是经纪人操作成功的一个范例。2000年耿双双签陶红时,她已经是个成熟的演员。成熟演员的优势是不会给经纪人带来风险,而且能自己带着戏来。问题是由于演员已经被定型,升值的空间变得很微妙。耿双双说以往陶红给人的印象是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朝成为表演艺术家的方向发展,扮演的角色基本都是苦大仇深最后崩溃掉的女性。以至于很多人误以为陶红年龄已经很大了。她想改变陶红给观众留下的印象,先是改变她的角色定位,安排她连着上了三部古装武打电视连续剧《陆小凤》、《风云》和《策马啸西风》,跟林志颖等港台演员合作。这样,在这些电视节目中,陶红焕发了青春,简直变成了另一个人。另一方面从陶红的生活方面入手。记者见过陶红,她在日常生活中确实是一个很时尚的人,经纪人就强化了她这个优势,让她参加各种时尚活动,成为一个“时髦”人物。最关键的是,为她争取了《生活秀》中来双扬这个角色,获得了“金鸡奖”,还担任了《精品购物指南》的形象大使。陶红的报酬也当然随着水涨而船高。当然,强调经纪人的作用决不是忽略掉了艺人本身素质的重要性。
周迅被李少红导演相中扮演《大明宫词》里少女时期的太平公主的故事很多媒体上都有报道。公司签了她之后,她的经纪人李小婉为她接下《人间四月天》和《绿衣红娘》两部戏,这两部戏用李小婉的话来说是有考虑的——为了给观众造成周迅是个年纪小的老演员的印象,即虽然年纪小但演技老道而且宽泛。周迅本人有偶像演员的底子和气质,公司安排既让她保留了已有的优势,也突出强调了她实力派的演技。这样安排的好处已经很明显地在周迅后来的作品中看出来,她的创作幅度非常大,从《苏州河》到《射雕英雄传》,公司还为她争取到《巴尔扎克的小裁缝》这样的影片。李小婉说他们公司很少在一个演员成名之后再签,所以无法判定这个演员一定能带来大的商业利益。是否签演员先看感觉,如果把商业利益放第一,那现在公司的有些演员是不会签的。或许由于荣信达老总李少红是导演出身,她们公司更强调艺人身上演员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