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说官员不能开宝马?
作者:李三(文 / 李三)
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力是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原因
3月27日,德国宝马终于与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结婚”,宝马集团董事长赫穆特·庞克(Helmut Panke)和华晨中国汽车主席吴小安成为签字仪式上的主角。记者注意到,赫穆特·庞克博士在答谢中,少了一个重要名字——仰融。而此时此刻,远在大洋彼岸的华晨前掌门人仰融,花了大价钱在香港《大公报》等媒体刊出专版祝贺广告。
3月31日,德国驻华大使为德国巴伐利亚州长中国之行举行了欢迎晚宴,巴伐利亚可谓宝马公司的“老家”,宝马的总部就在其首府慕尼黑,席间,庞克博士接受了本刊记者的简短采访。
庞克
三联生活周刊:薄熙来省长在3月27日宝马招待会上说,作为辽宁省长他很自豪世界上最豪华的轿车将在沈阳生产,但是作为官员如果乘坐宝马轿车会被认为是腐败的表现,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庞克:宝马轿车在全球销售,凭借的是优良的性能和良好的安全保障,宝马轿车的客户主要是社会各阶层精英,其中当然也包括政治界精英。我与薄熙来省长也交换过看法,他要表达的意思是,只要有一定的经济能力,购买宝马轿车的人越多越好。在西方有许多政界精英驾驶宝马轿车,中国的政治精英如果能驾驶宝马轿车有什么不好?
三联生活周刊:宝马公司在已经在亚洲的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国都有工厂,在中国沈阳落户的宝马有什么特点?
庞克:沈阳的宝马厂与您提到的其他亚洲国家工厂区别很大,宝马原来在亚洲国家的厂都是组装厂,而沈阳将是一个完全按照宝马在德国生产流程开设的完整的生产基地。这个工厂与宝马在美国南卡罗莱纳的生产基地是一样的,当年在美国建生产基地时,我曾参与过一些工作。我在前两天参观了沈阳的基地,那里从厂房到喷漆车间以及最后的组装车间都是全新的,我对工厂筹建非常满意。
三联生活周刊:宝马寻找中国的合作伙伴用了很长时间,请问为什么最终选中了华晨?
庞克:原因其实不是很复杂,宝马公司与世界上其他大多数公司不太一样,宝马不是上市公司,宝马最大的股东掌握在一个家族手中,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也希望找一个资产结构很透明的公司。
三联生活周刊:华晨在前一段因为产权的问题导致了很多矛盾,比如前总裁仰融的离去,这是否影响过宝马与华晨的合作?
庞克:我也一直关注这个问题,据我所知,华晨以前与中国教育基金有一些产权方面的纠纷,我得到的准确消息是,华晨依然是一个产权非常清晰的公司,公司以市场经济为原则的经营理念仍然有效。辽宁省政府在华晨拥有约10%的股权,辽宁省省长薄熙来也代表辽宁省表达了对宝马公司的支持。我认为华晨的一些变化不会影响宝马项目的合作,更不会影响宝马在中国制造的决心和进度。
三联生活周刊:宝马在合资企业中投入了多少资金?
庞克:到2005年,项目投资将达到4.5亿欧元,大约合40亿人民币,宝马集团持有合资公司中50%的股权。
三联生活周刊:在中国最先出场的宝马是哪种型号?国产化率将是多少?
庞克:最先是宝马3系,接下来是宝马5系。2003年下半年开始投产,计划年产量将达到30000辆。第一批产品的国产化率将达到40%左右。我要强调的是,在中国“出生”的宝马将与全球执行同一质量标准,与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的宝马一样杰出。
三联生活周刊:您如何看待宝马在中国的市场前景?
庞克:中国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之一,对汽车行业来说尤其如此,即使在今天,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市场之一。2002年汽车总销量达320万辆,其中115万辆轿车,增幅比2001年高50%还多。2002年,中国轿车的保有量大约为650万辆。这相当于每1000人拥有5辆汽车,国际上平均值是每1000人拥有133辆汽车。从这些分析数字就不难看出,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力。
三联生活周刊:您认为这些数据对像宝马这样的豪华轿车也有指导意义吗?
庞克:作为豪华轿车的生产厂家,我们决定在这个时间进入中国市场也是有原因的。1999年到2001年,中国高档轿车销量几乎增长了3倍,预计这种强劲的增长势头还会继续。刚刚过去的一年,宝马在中国销售了6700辆轿车,比2001年增长了61%,大中国区2002年销售轿车中最高档的7系宝马为最多,说明豪华轿车在这个地区有很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