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魔方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崔峤)
战争终于就这么爆发了,毫无惊奇,令人麻木,让人无言以对,对所有文字和现代传播都充满了矛盾的怀疑和无力感。仿佛一个魔方终于从远处落下来,六个面上拼出来的却都是“战争”。古代雅典人早就说过:“你们和我们知道的同样清楚,人类关系里权力只在力量平衡的时候有效,强者执行意志,弱者只有接受。”人们总喜欢“超现实”地谈来谈去,看到底这种热闹只是一种幼稚愿望而已,其实谁都根本“超”不了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现实。人类几千年来自得其乐,玩来玩去却不出其“动物”本宗。
“战争总是政治的失败结果,是所有解决办法里最差的。现在我们能做的是争取一切可能避免人类悲剧,保护平民安危。战争应该最快结束,尤其应该放弃使用大规模杀伤武器,支持联合国和其他慈善组织的人道帮助。联合国在战后应该担负起伊拉克重建的中心作用。保持伊拉克的完整和世界大家庭里的尊重和平等。”彻夜在办公室工作的德国总理施罗德在战争爆发后再次重申德国的反战态度。德方在战争爆发前被美国通知,即使如此,德国的国防部长还是异常生气:“别人轰炸摧毁的却要德国来收拾残局。”“二战”以来,这个星球上就没有一天是没有战争的。
一天之内全世界100万人游行,德国全境过百的反战游行就有25万人参加:反全球化组织,社会民主派,宗教组织,妇女青年组织,党派,工会。德国经过了纳粹悲剧,整个社会反思的深度和一以贯之真是让人佩服。东柏林亚历山大广场上是爆发柏林墙倒塌的民主游行集中地,某种柏林的历史传奇所在,20日单单一个上午就有15万中学生罢课参加反战游行。许多人投身报名22个联合国指定的救援组织,德国有关方面预计这场战争第一阶段就会有50万死伤,190万越境难民,之后还会有250万需要救援者。联合国现在倒是成了国际救助组织的指挥中心。
历史从某种意义上变成了神学,因为理智和陷阱的纠缠,因为人们的无休止遗忘。做一个自以为的聪明人很容易,但是深处面对人的能力和表面化局限的时候,选择“遗忘”是最简单的办法:特别迅速地遗忘,而且是特别愿意把他们马上忘掉。“意义,目标,社会进步”,每个人都从中抽取一些对自我有用的东西,好在这个世界上感觉美好或者更容易些。信任和希望那么单薄,而且是永远满足不够。
被誉为德国当代最有才华的女作家Christa Wolf收集了关于战争主题的15000首诗歌,制成光碟,转交给德国文化部长。她明白:“诗歌从来没有阻止过战争,所有远古以来的世界文学都是证明。战争发起者和前线的指挥官从来不读诗,即使有那么少数,军事命令也总是比一个美好的动词强烈百倍。人类其实就是分裂动物:它可以一手读诗,也可以一手杀人。但总是希望幻觉成真,也许这一切会有些用。”
“我诗,故我在。”当然是一个高雅的抱负。但是却从来不会存在一个内心尊贵或者不安的尺度,就像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正确无法拥有任何保证一样。被纳粹谋杀的著名哲学家Theodor Lessing就认为:所有文化都只不过是“尸体山前的面纱雾障”而已。
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我看到几个十六七岁的德国小女孩在走向电影院的路上,争论着柏林是否会变得更危险,看到前面约好等待的朋友,热烈拥抱,快乐说笑,然后一起走进电影院,两个小时的超现实在黑暗里等待他们。
2003年3月20日。这个星球上不计其数的重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