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紧急旅行忠告”
作者:李三(文 / 李三)
在越南河内的一家医院门口,人们戴着口罩进行交谈
3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官方网站发出紧急通知:一种神秘的致命呼吸系统疾病(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蔓延到亚洲以外地方后,已经成为“世界性卫生威胁”。通知警告旅客和航空公司留意这种非典型肺炎。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在过去一个星期里,他们接到了超过150起病例。
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罕见的“紧急旅行忠告”说,没有理由限制对任何目的地的旅游。不过,旅客如果接触过受感染者或是到过发生病例的地区后出现此病症状,应尽快求助医生。症状包括咳嗽、发高烧(38度以上)和呼吸急促。
“紧急旅行忠告”还提醒旅客及航空公司,留意乘客有无出现肺炎病征。
在日内瓦的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汤姆森说,“紧急旅行忠告”是不寻常的,他想不起这类“忠告”上一次是什么时候发出的。
新加坡医生在法兰克福机场被带下飞机
3月15日,一位新加坡医生从纽约飞往新加坡的客机途经法兰克福机场,他乘坐的新航SQ25班机在法兰克福作短暂停留时,他被带下飞机。陪同这名医生的其他两人也被一起送往法兰克福的歌德大学医院。
据说,新航SQ25班机在美国纽约起飞后才接获新加坡卫生部通知,说机上载有可能感染了非典型肺炎的乘客。下午5时,当飞机在德国法兰克福机场降落时,德国黑森州卫生署已经接到了新加坡当局的通知。后来,德国黑森州卫生署的维尔茨医生发表声明说,机上一位新加坡医生在纽约时已开始有非典型肺炎症状,他在搭乘航班返回新加坡的途中病情发作。这名医生曾在新加坡治疗过非典型肺炎病人。声明还说,在法兰克福过境的飞机上还有另外一百多名乘客和乘务员,他们暂时都被送到机场的检疫隔离病区。
黑森州卫生署的官员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透露:在飞机没有降落前,他们已经与罗勃特·克赫研究院商量指定了应急措施,以防止非典型性肺炎传染和扩散。
在新加坡本土,疫情也有新发展,新加坡卫生部3月15日发表文告说,新加坡医疗机构继发现3名女性感染非典型肺炎后,截止3月15日又发现13人感染非典型肺炎,这些患者目前已隔离治疗。非典型肺炎的致病机理目前尚未查明。正在进行的调查表明,其病原体是一种病毒。
越南一护士患非典型肺炎逝世
越南河内越法医院的一名医生向本刊记者证实了网上流传关于越南非典型性肺炎的消息:“死者是我们的一名护士。她的血压一直下降,是最初发现的两名患者中的一个。”
据报道,河内目前共有41人患上非典型肺炎,法国和日本的医生定于周末飞抵越南提供协助。
河内白梅医院的10名医护人员,因出现流感症状正在该医院的热带疾病中心接受治疗,其中两人情况危急。
世界卫生组织说,非典型肺炎似乎是在2月26日开始发生的,当时出现症状的是一名48岁的美国商人,这名美国商人在3月6日返回香港就医,但他在3月13日死于香港的玛格烈公主医院。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个调查团,包括来自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专家,将抵达河内调查病因。
多伦多发现“夺命肺炎”
3月15日晚,在加拿大多伦多医院接受治疗的非典型性肺炎的可疑患者病情总算稳定下来。医生对其中三人按非典型性肺炎治疗,这三名病人被安排爱西乃山医院(MOUNT SINAI HOSPITAL)的隔离病房,三个人的症状基本相同:高烧、咳嗽及呼吸急促。
多伦多公共卫生局3月15日向记者通报,在多伦多地区发生的两宗死亡病例及另外五名病人中,四人均局限在一个大家庭中的两个住家。死者中有一人最近曾去过香港。
卫生官员说,名为关瑞珠(SUICHU KWAN)的老人死于3月5日,其44岁的儿子谢志贵(CHI KWAI TSE)于3月13日去世。
3月16日,多伦多发现第七宗非典型肺炎病例,使加拿大的病例总数增至9宗,其中2人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已派专家抵港
截至3月13日晚9时,香港医管局证实,有24名医护人员感染非典型肺炎,分别在港九新界4家医院留院。这次香港肺炎事件的重灾区威尔斯亲王医院公布了该医院情况,共有16名医护人员有肺炎病症,大部分人情况稳定,1人情况严重。
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杨永强3月13日下午在记者会上表示,世界卫生组织已发出警告,关注香港肺炎的发展。他表示,特区政府交给世界卫生组织化验的样本仍未有结果,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派专家抵港。
一周接到150多例病情报告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星期已经接到了150多例呼吸道急性感染病情报告,并将此疾病称为急性呼吸道并发症,简称SARS。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布龙特兰德宣布:“SARS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威胁,全世界应该积极合作寻找病毒爆发的原因并能够找到治疗这种疾病的办法。”
据悉,这种与肺炎症状相似的病源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过,这种病不久前在亚洲国家发生过,曾导致多人死亡。但初步化验结果显示,病毒不属于H5N1禽流感。该组织呼吁在查明病源之前,医院要对受感染的病人进行隔离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