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石油公司收购里海油田股权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谢衡)
两项协议如同时达成,中海石油和中石化集团将替代英国天然气集团,成为里海北部油田的股东
近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CNOOC Ltd.)宣布,计划以6.15亿美元收购英国天然气集团(BG Group,BRG)对哈萨克斯坦里海北部油田的8.33%股权。随后,中国石化(Sinopec Ltd.)也宣布,其母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将收购英国天然气集团在同一项目上所拥有的8.33%股权,收购价与中海油一样。若这两项交易同时达成,则中海石油和中石化集团将替代英国天然气集团,成为里海北部油田的股东。
但是,里海北部油田其他6位合伙人可能在协议达成后的60天内行使优先收购权阻止此项交易。这6家公司分别是埃尼一阿吉普(ENI-Agip,E)、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英荷皇家石油公司(Royal Dutch Petroleum)、道达尔菲纳埃尔夫(TotalFinaElf,TOT)、科诺克菲利普斯(ConocoPhillips,COP)和INPEX。
中海石油首席财务官邱子磊表示,这些合伙人有50%的可能放弃优先权,因为这项交易可能使他们通过与中海石油的石油置换而跻身中国市场。而中国石化对此项收购的达成很有信心,该集团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公司一位参与该项目谈判的副总经理说:“我们对收购达成有把握,因为其他几家公司大都与中国石化在国内有合作项目,其他股东可以通过这个项目进入中国市场。”
据这位副总经理介绍,由于里海距离中国遥远,原油直接运输回国有问题,中石化可能将在该项目上分得的原油份额,与其他股东在距离中国较近或运输较方便的油田项目上的原油份额进行置换,以保证新购原油进入中国市场。
标准普尔评级服务机构(Standard &Poor's Ratings Services)预计里海北部项目的石油和天然气储备相当于130亿桶原油当量,但要投入生产还需大量资本支出。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发布的报告称,此项交易价格很低,预计每桶为0.57美元。这是一项高质量的收购,在价格、生产时间及海外运作经验方面都适合于中海石油。
邱子磊称,预计从2006年开始日产量将达到30万桶左右。项目预计从2010年进入生产高峰,并在15年至20年内日产量维持在120万至150万桶之间。
彭博资讯(Bloomberg)的行业分析师认为,该收购价格还算合理,6.15亿美元仅是收购股东权益,未来还将有约390亿美元的勘探开发投入,预计最后所有成本合计约为8美元/桶。由于该项目将于2006年投产,所以对两家中国公司而言,都是为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标准普尔认为,中海石油拥有足够的流动资金和灵活的财务手段,来执行这样一桩交易。这项收购符合中海石油扩大海外储备的战略方针。标普预计中海石油还可能进行更多的收购。
“该项目是中石化集团第一笔海外收购。中国石化2001年发行A股,收购了母公司的新星石油公司,成为中国惟一一家拥有陆地和海上石油开采权的公司。但是一直以来,中国石化在海外收购上与中石油或中海油相比,显得无所作为,股价表现也不尽人意。该项目收购若成功,预计将在3年内注入上市公司,这对中国石化的股东来说,是利好。”彭博资讯的分析师说。
该消息公布后,中国石化H股股价两天内上涨4.3%,跑赢恒生指数。中国石化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成品油经销商,市场份额达60%,该公司约50%的原油依赖进口。
中国海关的公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中国进口石油836万吨,同比增长77.7%,平均进口价格上升了51%,净增11.1亿美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报告,受国际油价的影响,在2003年1月,国内原油及相关产品的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原油价格环比(与前月相比)上升7.6%,同比上升42.7%;成品油价格环比上升1.8%,同比上升25%;天然气价格环比上涨0.6%,同比上升0.7%。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接轨办法,国家计委已于2月1日提高了成品油的价格。据有关机构预测,受国际油价影响,未来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将可能继续上调。
有分析师称,里海北部油田项目2006年才正式投产,对于目前国内原油供应没有直接影响。但这次收购对于大家一直关注的未来中国原油的安全供应来说,是注入了一针“强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