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二的尊严是条狗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老于)
电影《卡拉是条狗》海报
《卡拉是条狗》是一个人的自尊被不断放低的故事
冯小刚说《卡拉是条狗》才是大片,《英雄》不是。他的话说得有点大了,甚至误导了还没有看过这部片子的人。一部500万人民币拍出来的电影无论如何不能往“大片”上靠,即使它已经成了经典之作。前两天一位导演很不客气地说,你(指冯小刚)这么说,你也去弄一部挣两亿的电影给大家看看啊。但《卡拉是条狗》确实在500万的预算里做得非常好了。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有限公司投资这部电影又一次证明了他们的眼光。
路学长拍电影的路一直都不太顺,他的前两部电影《长大成人》和《非常夏日》历经删改。在《卡拉是条狗》公映之前,有媒体说他放言能有“1000万元的票房”。有点让人奇怪,这不像他的一贯作风。果然在采访中,他断然否认他说过这样的话,1000万是公司说的。但他也认为,只要观众能走进电影院,这部电影肯定不会让他们失望,至少养狗的人会对电影感兴趣。惟一的威胁来自正版VCD,在《卡拉是条狗》公映的同时,10块钱的VCD 已经在市场上有卖了。如果国产电影跟盗版斗争完,再跟正版抢观众,那可是太吃力的一件事了。
夏天的晚上,草坪里遛狗的人多得可疑,但居然没有一个人看见闪啊闪的警灯。但这个不合理的开头很快因为下面的故事被忽略不计。老二的妻子怎么跑也没能救了杂种狗卡拉,他们家必须在第二天下午4点以前交5000元办狗户口才能领出狗来。无论我们如何觉得自己不能去嘲笑一个倒霉而无能的人,但老二还是引起了电影院阵阵笑声——不单单因为他是葛优扮演的——他不敢跟老婆发脾气,跑到厕所里才敢放口痛骂;他去买狗被人骗,花了300元买了只化过妆的小东西。路学长说他在放映厅外时,一阵阵的笑声让他最初有点发毛,因为他的本意不是讲一个可笑的故事。后来电影学院的教授黄式宪跟他说这是一部“悲喜剧”。有笑声并不证明这是一出喜剧,它是一个人的自尊被不断放低的过程。所以老二必须穷尽他有限的、有点可笑的办法,把惟一给予他尊严的卡拉救出来。
老二让人想起阿巴斯《风儿带着我飞》里那个赔教室窗户玻璃的倒霉孩子:他先去找窘迫的父亲要钱,然后去买玻璃,到了玻璃店却发现忘了量尺寸。回去量完尺寸,买了玻璃,战战兢兢拿回去,刚放到窗框里,却被一阵风吹落,他只好再去买一块。小人物的挣扎不是新鲜话题,即使如此,还是推荐去看看《卡拉是条狗》,哪怕单是为了那几个演员的表演。路学长用“敬重”这两个字形容丁嘉丽,她是一位能把导演对角色的想象准确表达出来的演员。电影其实应该停在最后一个镜头,而不是一行字幕上。老二的老婆去小铺子买水买烟,运狗的车从身后开过,导演用了两个取景不同但角度几乎一样的镜头,表现了老二妻子回头那一瞬间,丁嘉丽的表情足为影片作一个总结。
在《长大成人》和《非常夏日》里有路学长和他的朋友的影子,《卡拉是条狗》没了他,路学长比划着两手说,他把眼光放在了周围人的身上。葛优的打扮也比照着“周围”人的样子,长了头发,留了胡子,把上身放在腰上走路,眼神都变了。老二的每一个动作都是经过设计的,却无设计感。建议看的时候,注意一下葛优的手,他的表现让路学长彻底信服了“塑造”这个词。葛优降低了报酬拍老二,从来不愿意坐飞机的他还同意各处跑跑作推广工作,即使要在路上比别人多花几倍的时间。看来他的确很喜欢自己的这部新片子,喜欢自己塑造出来的这个斜腰掉胯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