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来信(232)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郝东 韩福东 小新 徐勤 兆车 艾文波 毕舸 王卫华 叶子 岳光)
“12年前海湾战争时的美军指挥官施瓦茨科普夫在他的回忆录里引述别人的话说: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超级大国,应该庆幸这个国家是美国。回顾12年来的变化,应该有大手笔。否则单纯复述一遍老故事,实在没意思。”
北京 郝东
中国综合国力世界第7?
北京 韩福东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在世界13个大国中排名第7,经济力则只居于美国、日本之后,排名第3,军事力排名第4,外交能力、生态力以及政府协调能力分列第5位、6位、13位,社会发展程度及科技力均列第11位。这是中科院2月27日发布的总计300多页的《200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所披露的内容,据报道,这是首次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进行评价。
这个消息才一上新浪网,就引起网友的强烈反弹,迄今近千条的网友评论基本都是质疑的声音。我也是抱有怀疑态度的新浪网友,依常识理性判断,这个报告不可信。与前一段时间中科院推出的中国各大城市现代化时间表一样,这个报告是否也会贻笑大方?
笔者特意和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的一位在海内外饶有名气的研究员通了电话,就这个《200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请教了一二。这个研究员笑称这是一个“垃圾报告”,他说这个报告和前一段时间的各大城市现代化时间表出自同一拨人之手,基本上就是按照既定的模型,输入一些未必准确全面的数据和指标,最后输出结果,有的研究员就喜欢这么做,但在另一些人看来,这是“垃圾进、垃圾出”。即便他们输入的数据和指标没有不准确的问题,这也是很肤浅的,靠这种利用公式外推的方式分析综合国力,流于褊狭,很多更深层次的东西靠模型肯定触及不到。
对这个报告的科学性、可靠性,当然是这些从事相关研究的科学家最有发言权,他们会依工具理性来进行细致的分析。但这并不表明我们这些外行就没有质疑的权利和能力,因为很多判断依照常识理性就可以做出,比如中国的经济力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这一点,就让人跌破眼镜。当然更深层次的细致分析还有待专家做出。这个报告有多可靠,或者多荒谬?我们不好下结论。就报告论报告,至少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个报告在科学界是有争议的,甚至就在中科院内部研究人员中就有不同意见。
济南高都司巷被拆除:城市的悲哀
济南 小新
失去历史遗存,失去历史记忆,是一个城市的悲哀。而在济南,一条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古街——高都司巷,从山东省济南市2.6平方公里的古城区腹地永久消失了,以后,你只能在旧版的济南古城区地图中找到她日渐模糊的影子。清末民初,高都司巷与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杨”之称的芙蓉街及鞭指巷等业已形成济南繁华商业街区的古街组合,虽历经数百年社会动荡、风雨侵蚀,但从整体上保留了老济南的基本面貌与特征。
虽然我们的城市在“保护”和“建设”旷日持久的冲突中还没有找到很好的“平衡术”,但简单化的拆旧建新,肯定会让我们给后世留下太多不可挽回的遗憾。对于高都司巷这样的古街的“寿终正寝”,文人们酸溜溜的感慨和大而化之的谴责未必会引来一片共鸣,事实上,面对那些并不让人满意的新城,人们的无奈是:在济南城中,真正能触摸到历史的地方已经不多了。
医院,还应告知什么?
浙江 徐勤
最近有位朋友做一个眼部小手术,因考虑手术虽小可毕竟是眼睛,保险起见就到了上海的一家大医院。这大医院在手术前照例先给了一份《手术术前告知暨知情同意书》,要求“仔细阅读,并慎重考虑”。《告知书》一条一条地列出什么手术可能出现什么情况、什么后果,不可谓不详细,也不可谓不全面。当然,这些“可能”都是手术可能的“不良后果”,叫你仔细阅读是要你明白:这些后果你事前知道了,清楚了,并且你同意了,签字了,以后真的发生了,你可不要麻烦医院,因为你“知情”且签着大名呢。
朋友的手术本来很成功,很完美,但手术回家后拆线却出现了意外,当地一年轻医生的疏忽加上自己的不小心,创口血管破裂而充血,后来不得不进行二次手术。不仅给朋友带来肉体上的巨大痛苦,还给全家人带来精神上的极大折磨。而这本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医院把该注意的事项也像手术“告知书”那样打印清楚给病人一份,让病人与家属照着去做就行了。
像这种手术后再出麻烦据我所知绝不是特例,这就让人不能不认真审视一下医院的“告知”。病人有知情权,这知情权并不是只要“知”哪些不是医生的责任之“情”。都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可见护理之重要,而手术后的护理,病人自身及家属起了重要作用,他们绝不会缺责任心,他们最缺的就是相关知识,而这正是医院、医生有责任告知他们的重要内容,也是应知之“情”。作为病人,固然想知道你这家医院有哪几位专家,想了解做一个手术有哪些风险,同时,病人还很想知道、也应该知道一种疾病或一个手术自己和家属应该注意什么,应怎么配合治疗与护理,以求更快更好地痊愈。这些,应该是病人知情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特价书的年代
南京 兆车
特价书店的出现与出版社大量积压的库存是直接相关的。最早是一些不太知名的出版社将自己的库存以特价的方式转让给一些小的书商,渐渐一些著名的大出版社也加入了进来,大的书店也开始经营,特价书的品种也就越来越多,质量也是越来越好。今天的特价书市场已经初具规模,虽然大部分特价书店都不是很大,但数量却不少。网上的书店也开始涉足这个领域,甚至有了一个专门的特价图书网。
特价书对于读者,尤其是手头不是很宽裕的读者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用很低的价格就可以淘到不少好书。笔者就有多次的经历:一套《朱光潜全集》原价要300元,特价书店里也就100元左右搞定了;哈耶克的《自由秩序原理》现在就12元(原价47.8元);巴斯摩尔的《哲学百年·新近哲学家》外面的书店都很难找到,特价书店里也就15元(原价41元)。大部分书都是那种可买可不买的,但一旦变为特价之后,也就觉得还是不错的,起作用的是性价比的经济学原理。特价书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但因此也就有了为便宜买了不少根本就不会用到的书的情况。
特价书市场把出版社的库存盘活了,使得大量积压的图书回到了市场,节约了出版社在仓储方面的费用,又可以获得不少的销售收入,将积压的负担变成了现金,对于自身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有一点是值得警惕的,那就是消费者的特价心理依赖,就怕有一天我们的读者非特价书不买,这也许就是出版业的悲哀了。
我们为什么不能“征服”沙漠
西安市 艾文波
新华社报道,在中国工程院公布的《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中,包括35位两院院士在内的课题组发出呼吁:不可盲目向沙漠进军。
显然,这是与我们的期望不同的声音。报告指出,通过总结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科学合理的结论是“人进沙进,人退沙退”,因此防沙治沙的重点在于防止原有耕地、草地、林地的沙化,而不是盲目向沙漠进军。事实上,沙漠的沙化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由于治理沙漠工作进展缓慢,而是我们自身破坏非沙漠化资源的速度太快,以致沙漠面积越来越大,沙尘暴的年年肆虐。虽然也存在一些“人进沙退”的典型,但也需要我们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加以分析和正确引导。否则,这些典型激发了一些人的“征服”雄心,只能给治理沙化工作带来更多的麻烦和损失。如此,反思我们的所作所为,“征服”沙漠不如好好检讨自己,先“征服”我们心中的破坏欲。
从赈灾物品挪用看赈灾法律制度化
成都 毕舸
新疆震灾最为严重的琼库尔恰克乡四村党支部书记因囤积外界救济的食物私分给亲戚朋友,目前已受到撤职处分。
由此引发一个问题:除临时性的救灾措施外,我们如何将赈灾行为法律化、系统化和制度化。既不给某些别有用心者以可乘之机,也可以让赈灾效果最大化。目前,赈灾物品的募集和发放基本都由政府一手包办,对于赈灾物品的流向控制,只能依靠经手人的自觉性和事后的检查,这就削弱了政府对于赈灾过程的控制力,无法实现全程跟踪监控。那么,能否更多地动用非政府公共服务组织与基金会对社会投入的预算与使用进行管理,以达到社会资源利用效率和公平最大化?
谁在讳疾忌医?
西安 王卫华
据《华商报》报道,2月21日,西安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召开紧急会议,立即发出通知,要求全市各药品经营、使用单位对“银屑敌胶囊”进行查封,全面控制该药的使用和流通。其原因是2002年7月以来,宁夏药监部门相继接到群众投诉,反映一些牛皮癣患者在按说明书要求服用了西安市八达科研制药厂生产的“银屑敌胶囊”后出现不良反应,其中有三人失明,一人因医治无效死亡。经国家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检验,西安八达科研制药厂生产的、被广泛用于牛皮癣治疗的药品“银屑敌胶囊”被查出含有有毒化学药品松香酸。
“银屑敌风波”波及全国,媒体沸沸扬扬炒得很热,但既没有人站出来承担责任,也没有人提出调查其流向市场的原因,而是围绕“银屑敌胶囊”伤害了哪些人大做文章,他们忌讳什么?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这不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要整顿医药市场秩序,就绝非砍几条“出头椽子”能解决问题,封杀问题药品,控制其流通固然重要,但仅有封杀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关键部位、关键环节伤筋动骨地来那么几下方能奏效。
自杀的经济学
北京 叶子
经济学文章看得久了,知识没学到多少,歪理倒是听了一堆。比如某位专栏作者一日祭起某学派的大旗,一脸恨恨地说,“所有失业都是自愿的”。他的看法很好理解,一个人要是愿意放下身价,找工作是很简单的,一月两三百的工作还没有吗。只是每个人对自己的评介不一样,于是定位也不同。这不同的定位就造成了对工作的不同要求,如果这要求不能满足,就会出现“自愿”的失业。这失业并不是真的找不到工作,只是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罢了。
让我感兴趣的是能否将他的理论推到极限。比如我们可以推导,所有的谋杀都是自杀。谋杀可以分为好多种,情杀,劫杀、凶杀等等。如果你不去抢别人的情人;不挣很多钱来让别人眼红;家里没有大额存款;平时又不仗势欺人;不去治安恶劣的场所;不玩高危险的游戏……简而言之,你把自己变成一块木头,那么就永远不会被谋杀了。举个详细一点的例子,设某人的财产数和惹来杀身之祸的概率之间存在一个函数关系。当他增加一定数量的财产时,就会想到惹来杀身之祸的概率也提高了。如果他是风险回避型的人,那么按照定义,会将许多钱放在避免杀身之祸上,比如买保险,雇保镖,修铁门,广积粮,深挖洞等等,这中间当然也存在某种关系。再假定这条被杀函数是递增函数,递增的速率则是递减的,极限当然是1了,而避杀函数则是条递减函数。于是在边际上必然存着一个最优点,此时,该位仁兄的拥有钱财数正好合适,否则都是得不偿失。多了的话用在防杀上的钱比赚的还要多,少赚的话就是傻冒。
这个故事的结尾是,所有谋杀并不是被杀,而是自杀,因为其实是主人公对生活的一种态度,或者说是不同风险偏好下的理性选择。
你还是个环保分子了!
福建 岳光
到嘉兴出差,公事完毕后主人带我们到南湖参观。走马观花逛完南湖把我们拉到海盐南北湖,江南的菜肴量少而精美,色香味俱全,多是素菜,口味清淡,再来上几口绍兴黄酒,十分痛快。此时上了道荤菜,油炸的,金黄色,香味扑鼻,只是外观颇为可疑,主人招呼:“来来,很好吃的一种鸟,快尝一尝。”并带着神秘的表情加上一句:“保护动物啊,偷偷地吃,不敢说的。”
我和同伴举着的筷子停住,对视了一眼,很尴尬。转盘转了三圈,主人第三次招呼,我和同伴陪着笑不知道该怎么办,主人看了看我们俩的神色,起身把炸鸟夹到我们盘子里,有点气呼呼地说:“吃!你还是个环保分子了!”
是啊,我还是个环保分子了。现在去爬山,都顺手拣一袋垃圾带下山,不过当这个袋子满了后,对路边的垃圾不也是视而不见,谈笑风生地下山去也。真环保,怎么不带两个大编织袋上去,装满了挑下山?
终究没动盘子里金黄色诱人的炸鸟,服务小姐换盘子把它端走了。我不可能惊世骇俗地掀翻桌子扬长而去,可为什么不敢心平气和地回上一句:我就是个环保分子,不吃这个。更想不明白的是主人说那句话的时候,为什么气呼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