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1:上海为央视“买单”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林涛)
在以往的比赛中,烟草商是FOA最大的赞助商
埃克莱斯顿
“去年10月20日,上海方面与FIA(国际汽联)和FOA(一级方程式管理委员会)签约。没过多久,上海国际赛车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郁知非就到北京找我们体育中心马国力主任,这时候我们才知道上海不仅要举办F1比赛,而且拥有2003到2010年全部比赛的转播权。”中央电视台体育中心体育新闻部主任、F1节目制片人张兴正为转播F1而忙碌,他3月3日起程赶往澳大利亚转播今年第一站(3月9日)的比赛。
“我们主要是想做推广工作,把F1的品牌做大做强,推动老百姓的消费。谈判转播权,FOA也要求必须是最大的中央电视台转播才可以。我们和央视是一个团队。”郁知非这样解释双方的合作。
与FOA签署举办协议和买断8年转播权是上海走出的两大步。上海市专门组建了上海国际赛车场有限公司,其背后的上海久事公司是上海两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之一,他们甚至就在一幢大楼里面办公。去年开工的国际赛车场位于嘉定区,从空中俯瞰赛车场整体形象是中文的“上”字形,工程一期投资大约26亿元,如果加上规划中的大型购物中心、赛车博物馆等配套设施,总投资将超过50亿元。
一次买断8年转播权的费用也不是个小数目,2002年之前一直负责转播F1比赛的广东电视台体育中心副主任周纯比较了解行情,他说:“我估计1998年到2002年,与我们合作的PPGI公司购买的中国版权费用大概是每年600万美元。在继续谈判的时候,上海方面出了很高的价钱,这是一个错误的信号,本来在中国价格不可能这么高的,没有理由做高这个市场。从做电视的角度来看,这不是件好事情。”郁知非对此的回答是:“费用确实相当高,甚至高过央视转播世界杯的价格。”
从国际范围来看,举办F1赔钱的例子也不多,《中国体育报》国际部的黎明京是国内报道F1的资深人士,他说:“马来西亚转播第二届的时候亏了,主要原因是它第一年是倒数第二站,到了第二年,成了正数第二站,等于半年的时间办了两次,所以经营的不好。澳大利亚亏了一次,是因为出了一次事故,死了一个人,赔了很多钱,并且车轮从赛道飞了出去,所以还要改建赛道。欧洲肯定不亏,他们市场经济很发达,如果亏了,肯定不会接着办。”
对于央视“免费”获得转播权的说法,双方都不认同。郁知非说:“央视并不是免费获得,只能说他们负责做节目,我们负责市场推广和广告经营。在大约200个小时的节目中,包括转播冠名权、栏目冠名权和节目中的广告时间都是由我们来运作的。我们共同努力把这个蛋糕做大。”
郁知非算了一笔账,“1小时应该有8到9分钟的广告,央视《足球之夜》的收费是每30秒超过7万元,我们只会比这个标准高。所有推广收入都要和央视来分成,当然节目制作费用都是他们自己出。我们都是承受压力的,央视牺牲也不少,比如3月份的拳王争霸赛,为了F1要改为录播。还有欧洲站的时候,正好是国内晚上8点多,与意甲的某些比赛场次会冲突。”
欧盟决定在2006年禁止烟草广告,为此今年取消了比利时站的比赛,而以往财大气粗的烟草商是FOA最大的赞助商。FOA的掌门人埃克莱斯顿不得不寻找新的财神,有分析说,他签下上海站就是希望吸引通用和大众对F1的关注。
说到F1的收视观众,周纯的心情显然是激动和失意交织,他说:“这么多年转播F1,没有太多收益。实际上,全国的F1观众都是我们培养的,我们为央视做了义务劳动。”张兴对前景非常乐观:“凭我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F1作为顶级的汽车比赛,除了体育特性,还包括高科技、时尚化、人与工具的结合等其他特性,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喜欢。”